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年儿童研究》2008,(5):47-48
问:我的女儿14岁,在学习和生活上一直都没出过什幺问题。最近她说她的朋友都不理她了,原因是老师总是在女儿面前说一个女孩学习不好会带坏她,那个女孩很生气,于是鼓励大家孤立女儿。女儿从没觉得那女孩是坏孩子,也没有类似的表示,因此觉得委屈。我想帮她去和那女孩说说,可是她又不让,觉得会在同学面前丢面子。现在她整天一个人独来独往,我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2.
典型案例:这是一个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来信,来信说:"我这人,整天不高兴,觉得自己每天都碌碌无为,而且还会给别人造成麻烦。我的性格比较内向,也不太爱说话。其实我也想像别人一样,性格开朗,善于言谈,但我却不知与同学说什么。我想说的,我所想的,我觉得与其他同学不一样。所以我不愿与同学说话,总觉得别人都看不起我,这种心情一直困扰着我。我  相似文献   

3.
寻找快乐     
许多同学经常抱怨学习太累太紧张了,以至于觉得生活很没有意义。其实,学生时代每个人都得经历,每个人都得先吃点苦,关键是如何从苦中寻找乐趣,使自己劳逸结合,享受青春的快乐。我的生活很精彩,因为,我是一个  相似文献   

4.
高考的紧迫感越来越强烈,不少同学在紧张的复习过程中常常会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有时候有些同学会因为一次测验的失败而觉得自己太笨,甚至会自惭形秽地独自落泪,这种灰心的情绪使这些同学很长一段时间都进入不了学习状态。相反,有些同学在感到压力无处不在的情况下,心胸反而会变得格外宽广,斗志也会越来越强。产生这样截然不同的情绪,这都是心理疲劳在作怪。心理疲劳容易使人对自己在学习上的付出产生怀疑,使学习兴趣大大减小,学习没有激情也没有兴奋点。这些同学整天都处于一种被动的应付状态,感觉好累,有时内心还会冒出莫名其妙的“怨气…  相似文献   

5.
脾气变得很不好,会忽然觉得全身无力,会郁闷到吃不下饭,很好的同学也会因为几句话而吵得各自烦闷。这是高三下学期我的变化,自己都觉得震惊。因为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对高考持着很轻松的态度。同学们劝我不要乱想,可是我该怎么告诉她,其实我什么都没想。高一高二的时候,觉得高考顶多也只是一场很重要的考试,自己肯定不会如其他人一样,太过担  相似文献   

6.
初秋的一天,我在心理咨询室值班,一个女孩如约而至,她腼腆地看着我,想笑又没有笑出来。我请她坐下,微笑着问:“今天来想跟我聊聊,是吗?”“老师,我总是心情不好,总觉得别人看不起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是不是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不,学习上我一直挺顺利的,去年我还得了一等奖学金,别的同学还挺羡慕我,可我就是高兴不起来,我觉得学习好不算什么。嗯……我觉得自己太没用了,只会死啃书本。别人都有这样那样的特长,参加这个那个活动,就我一点能耐都没有。班里搞活动,我没有勇气也没有资本出头露面,大家对我这个人也好像没有什么印象。有时候我想,要是我消失了,可能都不会有人发现。”女孩说到这儿,声音有些哽咽,头更低了。  相似文献   

7.
<正>一、"老师,我考试时总会睡着,怎么办?"小静(化名),女,高三学生,17岁。自高一从外地考入现在的学校后一直住校,父母在老家工作,无法陪读,家中还有读5年级的弟弟需要照顾。小静在家喜欢"闹腾"。但进入高中后,接触了一些课外书籍,小静开始喜欢安静的生活。她觉得"闹腾"时的快乐会让她感到空虚,而安静地阅读、思考会让她充实,看到自己的价值,找到归属感。虽然这"安静"让她感到自由,但是很多时候她的独处、不说话,让她找不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这让她情绪低落。对此,她感到很担心,觉得这样的状态"不健康"。小静怕父母、同学无法接受这样的自己,一直强迫自己像父母、同学期待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小学的考试一一结束,相信很多同学都在为自己考出好成绩而高兴、欢呼。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考得不理想,还在失落,还沉浸在叹息声中,十分难过。其实,我觉得没有必要这样。因为分数并不能衡量学生是否优秀,分数高的同学,只能说明他(她)掌握的知识相对较深;而分数低的同学,也不  相似文献   

9.
燕子姐姐:我们班上一些同学特别爱攀比,比谁穿的鞋是哪个明星穿的牌子,比谁过生日的地方高档气派,比谁的父母官大……我觉得这样很不好,一些家境不太好的同学会觉得特别自卑。我希望大家一起来坚决抵制这种不健康的攀比风,可我不知道怎么做才有效?南康市实验小学四(3)班李灵李灵同学:姐姐首先要表扬你,善于发现问题并能这么为同学考虑,真是个好孩子。在学校里的确存在你说的这种不正确的攀比之风。这种爱攀比的同学其实是他们的虚荣心在作怪。他们好扮酷耍派,认为自己比别的同学吃得好穿得好就很有面子。其实,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学生都是…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我所在的班内有一个很好的学生在日记中写到,她自己很难受,她说她和男朋友分手了。现在的她上课没有精神,不想吃饭,满脑子都是他的影子。她觉得自己现在是毕业班,马上要中考,心情很低迷,问我现在两个人分手对吗?我告诉她,初中男女同学可以建立纯洁的友情,但是不能沉湎其中,否则会影响自己的学业。近年来,早恋在中学生中已经占了一定的比例,并不是所有的恋爱者都成了对方的牺牲品,但是一部分中学生对自  相似文献   

11.
严国仙 《江西教育》2004,(13):94-94
编辑同志:我觉得现在的学生不知道怎么了.对老师的要求渐渐会说“不”了.似乎越来越对师长不敬。比如:一次我叫班上的同学来帮我提点东西。他竞然扭头就走了,不肯为老师做些小事。还有一次,我们学校准备参加全县中小学学生艺术节.我安排一位同学做主持人.结果她就是不去,说了三次都没有答应。这位同学成绩不错,我平时也很喜欢她,她说“不”,真让我想不到!学生时老师说“不”,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2.
生活在小岛上的女孩苏西觉得自己的生活一团糟。她不喜欢自己的家,不喜欢校园生活,跟父母和同学的关系都很糟糕……她唯一的朋友,是一个跟她同龄的男孩山姆,他们靠写信成为了笔友。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我觉得现在的学生不知道怎么了,对老师的要求渐渐会说“不”了,似乎越来越对师长不敬。比如:一次我叫班上的同学来帮我提点东西,他竟然扭头就走了,不肯为老师做些小事。还有一次,我们学校准备参加全县中小学学生艺术节,我安排一位同学做主持人,结果她就是不去,说了三次都没有答应。这位同学成绩不错,我平时也很喜欢她,她说“不”,真让我想不到!学生对老师说“不”,该怎么办?某中学教师:韩摇星2004年5月16日韩老师:你提的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或许是现在许多老师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在答问之前,必须明确这样一点:当今社会,学生…  相似文献   

14.
放云 《家长》2006,(Z2)
问题孩子的背后是问题家长小颖文文静静,性格内向,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父母眼中的乖乖女。由于中考时失误,小颖没能考入理想中的重点高中,从此一蹶不振。她觉得自己这么努力却换来这样差的成绩,太不公平,对不起父母,更没有脸面见同学、亲戚。到了普通校后,她又觉得自己鹤立鸡群,和同学们没有共同语言,在班里成了没有人理睬的“透明人”。小颖变得郁郁寡欢,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觉得生活一点儿意思也没有,她甚至想到了死。在学校里的情况和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小颖从来不向父母说。她在日记里写到“:…  相似文献   

15.
帮亦有道     
我所带的班上有一位女同学,来自偏远山区,家庭关系比较复杂且生活贫困.了解到她的家庭情况后,我本想在班上为她搞一次捐资助困活动.但这位同学性格倔强、自尊心很强.考虑到该同学的性格特点,她有可能不愿意接受这种方式,弄不好还会伤害她的自尊心.再者,为了使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学会应对复杂局面,学会生活,应该让学生在各种困难面前锻炼自己,提高抵抗困难的能力和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16.
女学生小姚的父母都是工人,因为他们自己识字不多,对女儿的学习抱很大希望。可是小姚的学习成绩很差,还自甘落后,不求上进。父母对她束手无策,教师也感到棘手,同学们更看不起她。小姚呢,谁的话也听不进,益发疏远大家。我接任班主任后,发现她对老师处处存有疑惧和对抗情绪,时时准备挨批受训。我觉得这种心理状态不利于她的思想转化,积极的办法是为她创造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鼓起她前进  相似文献   

17.
艾沫沫突然觉得自己好孤独,是的,就是孤独,那种没有真心朋友的孤独。 她不是一个孤僻或孤傲的女生,她很开朗,碰到同学她会主动热情地打招呼。她也主动找同学聊天,但她发现,自己似乎不太受欢迎。  相似文献   

18.
小西是在班主任的安排下来到我面前的。之前,班主任曾告诉我她的简单情况:“独生女,初三年级,新转来的学生,不合群,人际关系不好,平时有违纪现象,曾偷窃同学物品多次。”小西很有礼貌地向我问好,但看得出来,小西的心里很不安。她直接就告诉我说,自己的罪恶感很重,可每次又忍不住去偷。我觉得小西心里肯定压抑着些什么。于是我转了话题:“你现在的心情我能理解,那你觉得还能适应这里的学习吗?”小西说,她以前的那所学校学习风气浓,压力大,自己的英语和数学学不好。现在到了这里,看到别的同学渐渐进入了学习状态,自己却丝毫没有进步,心里特急,…  相似文献   

19.
绿孔雀很骄傲,她喜欢在众人面前展开漂亮的羽毛,而且还到处说自己是森林小学里最聪明的学生,许多同学都不喜欢她。一天,燕子在家里举办文艺表演会,绿孔雀觉得不能错失这个展示才华的良机,便兴冲冲地赶去。很快,她来  相似文献   

20.
舞弊是为了维护形象主持人:考试舞弊,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你们有没有作过弊,对此有什么想法? 张迪:我觉得舞弊的现象可以从两方面来讲。对于学习差的同学,他(她)为什么要舞弊呢?因为他不想在老师中留下坏印象,不想让家长骂自己。另外他(她)可能又觉得他不比别人差,但考试时有些题目他(她)确实不会,怎么办?那就只有抄呗,另外别的同学都考八、九十分,而他(她)就考个不及格,心理也特别不好受,别人也会看不起你。然后我觉得比较好的同学也会舞弊,一方面他(她)担心别人会超过他(她),从而影响他(她)在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