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本文从。Culture Shock”现象探讨在英语教学中认识英汉两种文化交际差异的重要性。通过实例分析阐明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引入对学生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有很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在句法结构上存在巨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英语的句法结构是树状而汉语的句法似竹状,英语是主语突出而汉语是主题突出,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等。本文在分析英汉句法结构差异的基础上,探讨了英汉语句法结构对翻译的影响以及在翻译过程中针对英汉句法结构差异采取的翻译策略,以期达到忠实通畅自然的译文效果。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英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本文从"Culture Shock"现象,探讨在英语教学中认识英汉两种文化交际差异的重要性.通过实例分析,阐明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引入对学生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有很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等层面存在着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语学习.在英语教学中,重视迁移规律的影响和作用,全面了解和准确把握迁移现象,科学运用评议迁移规律,对促进学生语言学习中的认识和记忆,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英汉对比分析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本文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法、句法以及篇章差异方面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两种语言文化和英语写作的规律,提高其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语言和思维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对词法、句法、篇章等方面有不同的影响。本文结合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从英汉思维模式角度分析大学生英语写作中词汇、句法结构和语篇三个方面存在的差异,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差异,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就英汉两种语言在基本句法结构上的差异和句型转换翻译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可以看出,两种语言确实在句法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揭示、研究英汉语言基本句法结构的特征,对学习、掌握语言及其互译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和英汉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异,导致了这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存在很大差异。英语句法重形合,呈树形结构;而汉语句法重意合,呈线性结构。深刻理解两种语言句法结构的不同特点能够为我们在进行两种语言转换时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英语和汉语在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两种语言在词形构成、句法结构、篇章构架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很难克服母语表达的思维定势,导致在使用英语表达时会出现中文式句式结构、措辞不当、不伦不类的语法错误.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比较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异同,应用英汉比较的方法实施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的途径,在学生中进行了英语语言文化水平测试和英语语言文化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显示:多数学生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非常有限,对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较低。这说明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忽视了文化导入,淡化了通过文化知识传授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导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英语是一种以动词为中心的语言,其基本句型都是按照动词的分类而形成的;而汉语并不一定依赖动词,却是积字成句,积句成章。英汉两种语言不仅在句法层有如此的差异,在语篇层也有语篇发展和语篇连贯的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一定困难。为了减少这些困难,本文对某些代表性错句予以分析,以帮助这些英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  相似文献   

12.
英汉介词与介词短语有相似之处:介词在句法中都起定位、粘着作用;介词短语的主要句法功能都是用作状语。不同之处是:在句法结构方面,英语介词与介词短语的句法特征说明英语语法以形统意;汉语介词与介词短语的句法特征说明汉语语法以意治形。在句法功能方面,英语介词短语的语序不影响句子的语意;汉语介词短语的语序决定句子的语意。英汉表示时间与地点的介词短语的语序反映了两个民族认知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割裂了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受到压制。在英汉两种语言句式差异的辨析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到汉语句式具有惜"主"如金,多用人称,较少物称的特质;英语句式具有主语必不可少,SV搭配统领全句的特质。而英汉句式尤其是主语的规律及特征,是由中西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的。  相似文献   

14.
汉英有灵句与无灵句言语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汉英语言中“有灵”、“无灵”句式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到“有灵”和“无灵”句式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思维倾向的差异,这有助于汉英语言学习者对两种语言所反映的思维规律的认识,从而在语言学习中注重思维习惯的培养,避免生硬、牵强的表达方式,增进学习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制约着语言结构,从而导致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如果根据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行英语写作,那势必会在语序、句法、段落结构等方面产生许多错误.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以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汉语是比较典型的“主位-述位”结构的语言;而英语则是很严谨的主语-谓语结构的句子形式。汉语“主位-述位”结构有两个明显的特征:①在某些句型中,主位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而实际上却不是句子的语法主语,或者说语法主语不在主位的位置上。②汉语中,小句做复合句的句式主位时,很多情况下,句式主位的语篇主位即连词省略,但英语里是不能省略的。这些差异,给英语学习者带来干扰。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掌握“主位-述位”这一理论,让学生了解英汉语的差异,排除干扰。  相似文献   

17.
汉语方言与英语双宾句对比,是通过辨析汉语方言(母言或第二方言)与英语双宾句的语料案例,设计问卷调查和语际间对比取样,对英语双宾句语法使用中的偏误进行的实例分析,结果显示,母言对英语的学习有负迁移的作用,其中,英语双宾句的语法偏误是受各地方言规则的类推和泛化诱因影响而产生的。因此,在英语的教学中,要重视母言和第二方言对英语语法学习的负迁移的作用,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规避母言和第二方言的语法牵引,正确运用英语双宾语句。  相似文献   

18.
通过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篇连贯方面的对比,试图揭示两者的修辞方式在这一方面表现出重要的不相同性,同时探讨英汉对比修辞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马勇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7):107-109
语言之间存在共同性。通过对英汉句子语序的比较发现英汉两种语言之间也有很多共通之处。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如果运用对于汉语句子语序的母语思维帮助学习英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