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美”是客观与主观的辩证统一。音乐美具有物理、生理的客观基础,故音乐审美评价有着相对统一的标准,但音乐美又与人的心理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音乐审美又有极强的主观性,不同人群或个人在音乐审美方面便颇有差异,总体上是“爱者为美、适者为美”。一般人觉得美的音乐,大致上有四种情形。  相似文献   

2.
体育舞蹈与美是紧密相联的。它与艺术美是统一的,并具备动律美。它是以人体美为基础,技术美为核心,精神美为动力,服饰美为条件的综合美。  相似文献   

3.
吕耀文 《收藏》2009,(7):140-140
灵璧磬石具有神韵美、形式美、音质美、纹理美等等,这是公认的。然而,说它具有残缺美,很多人可能不以为然。在这里,笔者从另外一个角度来阐释灵璧奇石与生俱来的缺陷、残缺,这不仅不影响它的整体美,反而增加了它们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江曾祺以市井生活小说扩大了新时期创作的题材范围,他侧重描写生活美,人性美和人情美,小说中的风景画和风俗画,增强了作品的地方色彩,在表现形式上,他追求的是一种舒卷自如的散美。  相似文献   

5.
论难美技能类项群的美学特征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了难美技能类项群的主要美学特征,即独创美、力量美、人体美、节奏美、衬托美和音乐舞蹈美,在进行难美技能类项群的技术创新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美学方面的特征,即情感愉悦性和客观社会性。  相似文献   

6.
姚宗伟散具有朴素美,真挚美和旋律美的语言景观,其朴素美是思想美和真实美的化身,基于他善地吸收口语中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语汇,其真挚美在于他自己的真情实感熔铸于叙述与描写之中,既以情见长,又融情入理,其旋律美在于语言通达。平和而又富于变化。  相似文献   

7.
节奏美是跨栏运动美特有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包容着动作节奏美、速度节奏美和精神节奏美这样一些相互联系又互为作用的内涵。跨拦运动的节奏美,除具有美的价值外,还可提高该项运动的体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武术套路从其本质来讲,可以说是艺术的另类表现形式。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从文化艺术的视角,沿着武术历史发展的脉络探讨了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与艺术性。认为,武术套路的技术特征可归纳为技击性,多样性和艺术性;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包含:武术套路运动的美是表现战斗的“生活”;是一种“距离”的美;是经过创造,所表现出的一种感染力、震撼力的美三个方面。武术套路通过形式美、意蕴美表现武术套路运动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9.
以“莲塘”为题材的诗,既是人与自然相谐和的产物,又是人性自觉的南朝时代的产物。它由水、花、女子组成的丰富的意象群具备意象美;其环境本身有娇、艳、明等天然美;又因水乡生活气息,具有生活美;因妩媚、蕴藉、缠绵的爱情色彩,具有爱情美。“莲塘”诗因时代和创作主体不同呈现三种形态:民歌纯朴真挚的自然态;贵族文人华贵绮丽的雕琢态;唐人情美、境美、风格多样的精致态。“莲塘”诗美同时是自然美、人间美和诗美。无论在数量、艺术成就和风格等方面,它都堪称江南诗美的代表。  相似文献   

10.
本阐述了汉语习语在翻译过程中的信息流失的不可避免性,汉语习语的简约美、音韵美、修辞美、化内涵美以及生动形象美在泽中很有可能不能重现。  相似文献   

11.
本认为语美导式教学不仅是一种创造、一种诱导,更是一种示范、一种熏陶、一种感染。因此进行语美导式教学应有先声夺人的美的导语,推波助澜的美的提问,出神入化的美的评析,画龙点睛的美的结语和赏心悦目的美的板书。  相似文献   

12.
刘红晶  王辉 《山西体育科技》2003,23(2):19-19,30
本文阐述了体育舞蹈的体态美、动作美、音乐美、服饰美等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在体育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从美学史来看,道德和美丽是具有相关性的。因此,本文通过孟子“充实之谓美”的观点来观察体育和体育人的道德之美。孟子认为,所谓的性善,就是美与善的统一。孟子为了说明这种关系,讨论了人类感觉器官的享受和内在审美性的享受。审美性的享受具有把人类道德作为审美对象的意义。孟子为了解释这种观点,用“充实之谓美”来进行解释。充实之谓美意味着,人本性的善,通过仁义充实地表现出来的人,才是真正具有美的人。因此,在体育中运用充实之谓美可以为体育人内在价值为何美而提供依据。就像孟子通过讨论人的内在价值从而确定人格美那样,本文讨论为何在体育中出现道德行为时,体育也具有“美”的特征。人格主体是道德主体的个人,因此,体育中关于人格美的讨论不仅使道德行为,也使表达这种行为的主体—体育人得以美。这意味着,体育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也可以看作是“善的自觉实践行为”和“善的意志”。因此,对于体育来说,充实之谓美的应用,可以使体育中的对美的讨论从理论发展到实践。不仅如此,关于体育人人格之美的讨论,也将为体育人为什么美丽提供解答。  相似文献   

14.
试论人体的形体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体美是人体外在形式美的简称。主要指人体表面令人悦目的形状和优美的姿态。它包括身体匀称美、身体曲线美、骨骼美、肌肉美和肤色美等。在人体的整体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形体美是由诸多因素构成,如:尺寸与比例;身体姿势、左右差及弯曲度;运动中的体形变化与动作的协调程度等。概括起来分为:静态美和动态美两种。  相似文献   

15.
邓红 《中华武术》2001,(3):35-35
观赏太极拳名手演练,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美感,一种享受。但是,有的人练起太极拳来,虽然拳架规范、动作连贯.却给人一种白开水样的感觉。乃至,架子大者.人感其“散”;架子小者,人觉其“紧”;架式适中者.人说其”平”。这是由于上乘太极拳演练技巧,不仅要求姿势正确.动作合顺,还要具有太极拳的“韵味”。缺乏韵味的动作,犹如没有内涵的空壳。名手演练的魅力,就在于他们的动作不仅展示着形态美,还放射着诱人的内涵美。  相似文献   

16.
论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蒋国雄 《湖北体育科技》2001,20(4):73-73,77
从武术套路运动的形式美、意境美等方面,对武术套路运动的美学特征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试论田径运动中审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现美和创造美是田径运动发展的标志,章从田径运动原有的特性美的基础上进行挖掘它的素质美和运动美,提高人们对田径运动审美意识,并且在认识美学价值的同时弘扬奥林匹克运动精神。  相似文献   

18.
马庆 《精武》2012,(9):78-78,80
武术套路运动是一项具有健身性、技击性和艺术性体育运动。在练习的过程中,它无形地塑造了形象气质俱佳的演练者。同时,配合着演练人员每一个构成套路姐合动作的姿势演绎出一种无声的静态美。当所有动作连贯展现,那整个套路运动将会呈现充满生机的动态美、扣人心弦的节奏美和引人入胜的神韵美。本文以美学的角度,从武术套路运动的静态:动态、节奏和神韵方面,分析其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美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多年来,人们对此已作 了不少有益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索。本文拟就教室环境与美育的关系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教室环境与美育的关系著名学者王国维在《谈教育之宗旨》中说道:“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 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美育和德 育、智育 在教育事业中是一个整体,但又各有自己的特点。正如美学家王朝闻所说:“德育、智育、 体育与美育不是一种加法,而是一种化合,前三者离不开美育,美育的作用渗透在前三者之 中。…  相似文献   

20.
武术有“四美”形、神、德、道。“形美”为习武之第一重境界,所谓“外练筋骨皮”;“神美”为习武之第二重境界,所谓“内炼精气神”;“德美”为习武之第三重境界,所谓“尚武崇德,以德服人”;“道美”为习武之第四重境界,所谓“以术求道”,“道”正是中国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习武之人由“形”之外练,到“神”之内修,进而到“德”之培育,最后到“道”之升华,才可以说是完成了整个武术的修炼过程。但事实上,对“道”的追求永无止境,因此,武术修炼的境界也一定是“只有更高,没有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