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科学启蒙》2014,(7):1-4
人们对于电影的热衷丝毫没有减缓的趋势。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影片中许多原本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技术也已经悄然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期科技大视野,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那些从电影走进现实的科幻技术吧!  相似文献   

2.
电影片名就如标签,用短短的数字告诉人们关于一部电影最多的信息,尤其是国外电影的译名更肩负着帮助人们理解影片的重任。精彩的电影译名叫人过目不忘并和电影一起世代相传。本在赏析部分电影译名的同时,探讨了英片名中译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的观众越来越希望通过电影来与同样处在转型时期的其他人同享迷惘、欣悦与渴望,通过电影来理解、面对、解释我们所遭遇的现实。而中国商业电影对此却缺乏把握。本文较详尽地分析了中国观众的传统观影心理和当代娱乐文化心理,认为在当代,商业电影是一种时尚消费,中国商业电影的观众消费群落由“领潮人”中产阶级和“赶潮人”普通大众构成。  相似文献   

4.
游朕文  何杨 《英语广场》2023,(26):11-14
随着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观看电影作为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电影也成为人们了解世界的载体。高质量的字幕翻译在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将电影《唐顿庄园》字幕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电影《唐顿庄园》字幕翻译中采用的翻译策略,探究字幕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于2002年年末和2003年年初的中国传媒而言,恐怕没有哪一个能对张艺谋的《英雄》沉得住气而三缄其口的。2002年的中国影坛,《英雄》一枝独秀,耗资3000万美元,票房一路飙升,逼近亿元大关。而更令人惊叹的是“英雄”虎胆,径直扑奥斯卡而去。电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她的问世不过百年,相比起许多姊妹艺术,她最没有传统。而这一百年又是我们这个世界变化最快最多的时代。回顾电影的百年史,真如万花筒一样。最初的电影是无声的,很没有地位,人们觉得它不过是一种能活动的摄影,类似于魔术一样的杂耍。真正给电影以地位…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而英汉电影中的字幕翻译也成为两种文化的沟通纽带。电影字幕翻译中优秀的翻译人员可带给人们更为直观的电影内容,让人们感受到外国人文文化与风土人情。因此,从语言认知视角对电影字幕中的隐喻翻译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灾难电影越来越频繁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它们以超强的震撼画面给人以视觉冲击力,带给人们灾难来临时的恐惧和无助感。而这种审美效果可以利用利奥塔的后现代"崇高"美学进行解释和分析。文章就将从利奥塔后现代"崇高"美学入手,分析灾难电影的美学特点及价值。  相似文献   

8.
"五一"放假期间,我们一家来到了长春电影世纪城。在那里,我度过了快乐而刺激的一天。长春电影世纪城又被人们称为"东方好莱坞",那里有许多别的地方没有的好东西:球幕电影、3D巨幕电影、立体水幕电影、激光悬浮电影和4D特效电影……样样都新奇。  相似文献   

9.
汪庆  全勇 《当代电大》2006,(11):26-27
一条“四川移动通信欢迎您”的短信启发了他的创业灵感。 电影《黑客帝国》中,人们所处的虚拟和现实交错、难以区隔的世界宛如梦幻;而在北京,茅侃侃,一位23岁的青年正梦想着把梦幻般的电影情节搬进现实。这意味着你可以在虚拟的游戏世界和WarGame的现实场地中连续作战,自由穿梭行走。而一个男孩的战争游戏梦想为茅侃侃带来3亿人民币的财富。  相似文献   

10.
电影作为现代都市化新的构成,它改变着人们体认现实生活和其它学艺术的方式。张爱玲的视觉感受力、电影修养综合她对语言字的敏感,形成小说中电影手法。具体表现为多种镜头运用、蒙太奇手法、可视意象和小说叙事方式的电影化位移。张爱玲创造了电影艺术影响之下成熟的现代小说范型。  相似文献   

11.
人们普遍认为,模仿英语电影口语所取得的效果远胜过模仿录音。为了全面探讨电影是怎样提高英语口语模仿效果的,我们通过模仿电影与模仿录音实验对比,模仿英语电影在单词与单词之间所获得的语音效果同等于听英语录音模仿的效果,但对整句话的语调、节奏和语气的感知却强于模仿录音。针对学生在模仿电影口语时所遇到的难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正精彩的机器人电影从1927年电影《大都市》中第一个机器人玛丽亚开始,有关机器人的电影层出不穷,系列电影《变形金刚》的热映,更是让人们真切的感受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机器人战争。《变形金刚》系列影片中的擎天柱,带领一群汽车机器人为保护地球而与邪恶的霸天虎英勇作战,已成为最受人们追捧的机器人形象。此外,《星球大战》、《机器人总动员》、《机器管家》、《环太平洋》、机器人历险记》等等有关机器人的电影,除了给观众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外,更激发起人们无限的想象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诞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数字技术,在九十年代后,开始了它与电影的大规模联姻,从而促成了不同于胶片时代的数字媒体时代电影美学的诞生。后电影时代的来临使人们开始思考电影美学发展的新方向.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14.
《家教世界》2014,(10):32-33
荫精彩的机器人电影 从1927年电影《大都市》中第一个机器人玛丽亚开始,有关机器人的电影层出不穷,系列电影《变形金刚》的热映,更是让人们真切的感受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机器人战争。 《变形金刚》系列影片中的擎天柱,带领一群汽车机器人为保护地球而与邪恶的霸天虎英勇作战,已成为最受人们追捧的机器人形象。 此外,《星球大战》、《机器人总动员》、《机器管家》、《环太平洋》、《机器人历险记》等等有关机器人的电影,除了给观众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外,更激发起人们无限的想象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影逐渐成为了大众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人们不仅喜爱观看国内电影,也逐渐将视野扩展到国外电影。国外电影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外国电影在我国的市场和观众的反应。因而电影翻译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选取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异化原则为主题研究,探讨电影翻译中应遵循的文化意象异化原则,既要保持电影所在国的文化原貌,又要符合翻译国观众的接受程度,希望对电影翻译的发展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6.
电影资源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论述了电影作为教学资源的特点,并且指出了其中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设计,从而使电影资源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为英语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7.
试论张艺谋电影作品的民族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演张艺谋坚持用电影表达他的民族文化观,注重在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关心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 状态,平实地反映人们的真实生活,着意人性的批判,保证电影既讲述通俗故事,又有思想内涵。他以独特的电影 语言、电影场景和精心的包装展示了民族文化的氛围,特有的叙事方式颇具民族韵味。  相似文献   

18.
色彩效应与制图教学辽宁韩英男日常生活当中,人们大多有这种体会;喜欢看彩色电影电视,不爱看黑白电影电视;外出旅游时,总希望拍几张彩照,而不喜欢拍黑白照;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喜欢看五彩缤纷的儿童画报,而不喜欢色调单一的连环画等等。可见人们对色彩是何等依恋...  相似文献   

19.
初恋红豆冰     
菲菲 《中学生博览》2012,(15):40-41
《初恋红豆冰》是一部很清新可人的影片,讲述了一个马来西亚小镇上一群年轻人情窦初开时候的故事。这是阿牛执导的首部电影,阿牛在做音乐这个事业上是很值得人尊敬的,15年来一直勤勤恳恳地写作那些朴实却又能勾起人们情感的歌曲,而他当年在吉隆坡INTI学院时,选修的竟然是戏剧电影课程哦。  相似文献   

20.
吴颖  余斌 《现代语文》2015,(2):93-94
"无厘头"是周星驰电影的标志,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周星驰电影的代名词,而周星驰电影也往往被人们看作是"无厘头"电影。"无厘头"语言风格的特点就是运用语言世界的偏离,常见的偏离主要有语音偏离、词汇偏离及语法偏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