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韩玲 《培训与研究》2008,25(3):23-25
过渡语是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传统的二语学习理论过分强调其错误的负面作用。本文依据错误分析理论.重新探讨了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过渡语错误的性质极其重要意义,并分析了过渡语与语言错误之间的关系,指出它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由此给外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一个以英语为目的语的国家里所教授或学习的语言从本质上讲还是一种过渡性质的语言。这种过渡语同目的语非常接近,但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认知方式、心理因素、语言水平以及他所处的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种过渡语同目的语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过渡语理论是近年来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里迅速发展的一个新兴课题。所以,对过渡语的研究将会给第二语言习得或外语的教学与学习带来一系列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过渡语已成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一个方面,它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系统性3个特征.过渡语石化现象越来越受到语言学家及外语教学工作者的关注.过渡语石化现象产生于交际反馈、学习策略、交际策略、过渡概括、语言迁移、文化迁移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对石化现象的研究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过渡语石化现象与英语口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渡语石化是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它是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nativelanguage,NL)与目的语(target language,TL)之间的语言体系。基于二语习得理论,分析了过渡语特点及其成因,并针对口语教学提出可行性策略,以期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最大限度避免石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中介语理论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语理论的研究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研究成果体现了对于学习者语言系统的重视,对第二语言教学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了中介语理论的起源、发展过程、中介语的特征,以及中介语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认知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基础,为二语习得提供坚实的心理学理论依据。该文围绕二语习得的认知过程,从发酵理论、顿悟论和认知理论等方面对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理论进行简要述评,探索从“语言学习”到“语言习得”的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7.
语言迁移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领域有争议的论题,它对二语习得和教学的影响已经是公认的事实。文章简要概述了对比分析、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理论中关于语言迁移研究对二语习得研究的贡献,分别指出其理论基础和研究中存在的局限,希望借此整理外语教师在二语习得理论上的思路,为二语习得教学和学习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田安 《现代企业教育》2008,(22):164-165
过渡语是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产生的既不同于他们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他们所学的第二语言的独立的语言系统。它具有系统性,可渗透性,可变性和石化性等特征。研究过渡语的特征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习者过渡语发展的水平和阶段进行有效引导和激励,以期提高学习者实际的语言能力和丈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介语也叫过渡语,是一种介乎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变体语言,它 是一种发展中的语言系统;中介语产生的手段、特点及具体形式都 反映了学习者在习得第二语言过程中的心理过程;本文通过对中介 语的研究,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应使学习者尽快减少母语干扰,缩短 中介语与目的语的距离,以便准确、快速地掌握目的语。  相似文献   

10.
中介语理论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语理论的研究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研究成果体现了对于学习者语言系统的重视,对第二语言教学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中介语理论研究发展过程及基本内容,并结合外语教学的实际提出中介语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徐捷 《巢湖学院学报》2006,8(1):158-161
文章从外语学习中的偏误现象入手,描述了中介语的主要特征,探讨了外语学习过程中中介语现象产生的原因,并由此得出了中介语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作用,对外语教学中所应采取的策略提出了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12.
中介语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介语是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过渡性语言,实质上是一个渐进的语言系统,带有一定的规律性。本文对中介语的产生、形成模式、形成因素及特点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并根据中介语的特点,探讨了中介语对外语教学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二语习得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来,中介语的研究已经成为这一领域的重要课题。它的研究成果对二语习得及外语教学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中介语的概念、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特征及其主要产生根源并提出了中介语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语际语用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二语习得和语用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本文试图从语际语用学的视角,来找寻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和主观能动性。本文阐述的情感教学借鉴其核心思想,强调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创新教学手段,传递情感体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主张从大脑内部机制研究语言习得问题,对母语习得研究有很大的启发和推动作用,合理解释了习得过程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的关系却要复杂的多,目前尚无定论,主要有不可及论、直接可及论、以及间接可及论。中介语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是一种不同于母语和目的语的独立语言系统。通过从普遍语法对母语习得的解释作用出发,考查其与二语习得的关系,进而关注普遍语法对中介语发展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17.
艾娟 《鸡西大学学报》2013,(10):132-134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语言学理论对分析汉语学习者的话语十分重要。运用中介语理论、偏误理论和汉语本体知识确定了句子“你没有关心,对于我。”的中介语语料性质,分析其中的错误部分和偏误部分,以确定在特定的语用情景下学习者的真实语言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