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变育人方式是当下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基础教育阶段的育人方式须从"分科—文本—静听"转向"综合—实践—活动"、从"记忆—复制—验证"转向"体验—探究—创新";从遵循自然科学逻辑、线性思维逻辑转向整体论的逻辑、实践的逻辑和活动性的逻辑设计育人活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综合实践活动视为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程,从政策层面规定其课时与学分,有力推进了该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一定成效,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已渗透于各种育人活动和学校各门学科教学之中,解构与重构育人活动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了基础教育育人方式的变革,成为一种新的育人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育人方式.  相似文献   

2.
导语: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这不仅是评价理念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体系、评价方法与手段的变革。目前各学科都在尝试运用发展性评价,由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活动方式不同于学科课程,因而,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有其特殊性,它不能像学科课程那样以纸笔测验为主,那么应该怎样开展学生评价?发展性评价运用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是否必要而且可行?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话语与实践话语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话语与实践话语的争论经历了从“数量”到“逻辑”两个阶段。尽管在学术领域实践话语占据了主导,在实践领域却是学科话语占据着主体。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正处于从传统的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转向以项目课程或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课程模式阶段。职业教育课程从学科话语到实践话语的转换,实际上意味着思考课程问题的思维方式的转换。职业教育课程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打破从理论到实践的机械课程设计思路,转向让学生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反思来建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及整体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是实现"五育融合"的关键路径之一,但其在学校落地实施过程中存在形式化开设、难以常态化,学科割裂、五育分离,价值体认缺乏等问题,亟需解决.从"五育融合"的视角出发,审视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存在的现实...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项目化学习基于学科而又超越学科,聚焦关键概念和能力,进行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生活、学科与人际的联系和拓展,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区域化推进项目学习"出发,从原因、策略、途径、成效四个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需要有大课程视野,从横向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要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得到延伸、重组与提升,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也可以借助学科教学加以拓展和加深,另外也要对综合实践活动三条线索进行合理设计,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三块内容有效沟通;从纵向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评价体系加以衔接,使课程实施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为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系统构建,从而整体推进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STEAM是一种新潮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在全球教育创新与变革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与现时期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具有一致性。综合学科背景下的STEAM教育由众多要素组成,从学科构成来看,STEAM教育包含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五个学科要素;从实践框架来看,STEAM教育具以学生为中心、从解决真实情境问题出发、整合各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三大特征。美国STEAM教育的发展及其实践经验,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STEAM教育有渊源关系的有STS、STEM、创客教育和核心素养教育等教育类型,STEAM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期望通过课程变革和课堂变革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高中思想政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由此可见,一方面,新课程要以发展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另一方面,要使活动设计成为教学设计和承载学科内容的重要形式。如何通过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使学生在幸福快乐的学习中达成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积极心理学倡导者马丁·赛里格曼提出:"人的幸福需要五个维度:积极的情感、参与、良好的关系、意义、成就。"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在学习过  相似文献   

9.
传统"主客二分"教学模式强调教育者的绝对权威,受教育者被看作不具有平等人格的客体,教学成了"单向度"的"灌输"与"征服",忽视对受教育者健全主体人格的塑造。因此,无论是从现实的教学需要、课程的内在本质要求以及社会与人的发展规律来考察,在教学中以主体间理念来建构受教育者健全的主体性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必然。也即是说要做到三个转向:从"非人性"教育转向"人性化"教育,从塑造对外"占有式"的主体转向培养"人性丰富"的主体;从"学科本位"课程观转向"综合实践"课程观。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其他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创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突破了原有的课程模式,逐渐向学科渗透、文理交融、益德益智、综合训练的方向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和途径,为学生从认知到践行架起了桥梁。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如何处理好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把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正>综合实践活动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新课标")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学科内容的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显著特点"。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围绕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思想政治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2.
高添爽  王立国 《文教资料》2011,(10):180-18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从理论到实践都不同于以往的学科课程。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我国“分科主义”盛行,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是一个结构性突破,而且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正>语文课程变革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从仅关注"听、说、读、写"的语文技能转向关注学科核心素养;从知识传授转向学生的生活学习、实践体验、验证探究:从单一的教教材转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一环,教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资源之一。在语文学习中,主题是对课程内容的聚焦与提炼,是连接教材、社会、儿童的"共振点"。笔者认为,我们应让语文在主题统领下教学。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立足“以学生为中心”原则,以“教育创新”为切入点,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课程方向,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为目标,为学生营造“会学习、会创造”的实践活动环境,以进一步拉近学生与课程之间的距离。文章针对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提出建议,以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教学逐渐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数学"综合与实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四大内容领域之一,承担着发挥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的重要使命.本文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为载体,深入挖掘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内涵特征,发现数学"综合与实践"的"综合性"特征有助...  相似文献   

16.
宁波市近年来探索出了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模式,同时在教师功能发挥、学生活动方式、活动基地使用等方面暴露出一些问题.应通过与学科课程的结合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常态化"设置,通过学生对社区环境和学校生活的反思探究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化"实施,通过学校课程规划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规范化"推进,通过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生本化"目标,以优化区域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17.
"整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键特征,"整合"取向的价值追求有助于实现学科之间的融合,突破单一学科的分科课程模式;实现课程与社会生活的沟通,让学生走进现实的社会生活;实现与学生经验的沟通,体现生本立场。然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存在诸多缺失:单项活动偏多,以学科实践活动取代综合实践活动,低水平的综合实践。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度的主要对策有:活动设计的整合,活动实施的整合,活动成果展示的整合,活动评价的整合。  相似文献   

18.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人化"理念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追求,指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从各个学科的"教材"中,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中,从儿童"生活"里三个方面出发,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全人化"的试析。  相似文献   

19.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验和探索过程中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也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 ,如课程定位不清、角色定位不明、评价定位不当等。要从误区中走出来 ,必须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活动过程与活动结果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独立课程形态。对应于学科课程 ,它是一门经验课程 ,对应于分科课程 ,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因此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课程。它虽然…  相似文献   

20.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必修课程,目前已经全面走进了中小学校。然而,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形态,一时间无论从课程理论工作者还是广大中小学教师都难以对其有充分的准备和把握。在与一些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老师们交流中发现,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那“综合实践活动”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一、教师知识与能力不足,难以满足综合实践活动的需要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能够为学生展示不受学科限制的广泛的问题视角,学生要根据兴趣与实际情况选择综合性的主题。这就要求教学中要营造科学、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