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电教手段弥补古诗教学的缺憾一、直观展示古诗的意境美。闻一多先生把诗的意境美、建筑美、音韵美归纳为诗的三性,而意境美首当其中。引导小学生准确理解想象诗的意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使其受到美的熏陶,还可以帮助体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2.
作为“剧诗”的古典戏曲文学,它追求的是意境化的戏曲效果,戏曲之意境较之诗之意境有其个性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戏曲意境的写实化、自然化和抒情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我们教诗,与教其它文体一样,是为了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必须要按照诗歌的特点去教。必须分析诗的意境、艺术形象和思想情感;学习诗的艺术手法、结构、语言和修辞等技巧;引导学生欣赏诗的声凋、节奏,音韵等形式美。这里,我仅就通过诗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问题,略抒己见。一、只有通过想象、联想、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诗歌,要用形象思维创造艺术形象。诗歌艺术形象的主要形式则是意境。诗人在运用形象思维创造意境的过程中,想象和联想是其主要的思维方式。要再现诗中的意境,必须通过想象、联想。  相似文献   

4.
意境是诗歌的灵魂,没有意境便不是诗,意境浅淡便不是好诗;阅读欣赏诗歌,如果不能进入意境,便不得门径——反过来说,倘若能把握和进入诗的意境,便是掌握了打开诗歌艺术宝库大门的钥匙。可见,意境是古代诗歌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想让学生真正领悟意境并非易事。  相似文献   

5.
[设计理念] 《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是"文包诗",教学时是先学诗还是先学文,大家争论不少.笔者以为,学习古诗,进入诗的意境效果最佳.而进入诗的意境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意象的积淀,思维的投入,情感的叠加.而"文"的内容就将诗的意思、意境"还原了其本来面目".从这个意思上考虑,"文包诗"的教学应该先学文,再学诗.  相似文献   

6.
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散文要"后文采而先意境","诗的散文"要创造诗一般的意境,其因素和条件为化景物为情思;具有情感的主色调;主体与客体在似与不似之间.  相似文献   

7.
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散要“后采而先意境”,“诗的散”要创造诗一般的意境,其因素和条件为:化景物为情思;具有情感的主色调;主体与客体在似与不似之间。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概括诗的意境:有我之境,元我之境。诗人在写诗时会进入这两种意境,而在诗里也着力营造这两种意境。那么,我们在小学诗歌的教学中该让学生用哪种境界赏析呢?多数小学生在诗歌的鉴赏中,都会侧重对诗本身的理解,而对其意境却几乎不深思,原因跟学生有关,跟小学诗歌教学中的引导方法也有关。  相似文献   

9.
“好的散文就是一首诗。”这是作家杨朔同志对散文的一句评价。的确,优美的散文,不仅有缜密、凝炼如诗的语言,更有着美妙动人的诗的意境情致,读来令人陶醉。现代作家鲁彦的散文《听潮》,正是通过运用诗的语言、诗的意境和诗的情致,来体现其艺术  相似文献   

10.
禅诗是禅与中国古代诗歌相融而产生的一个新的诗歌类别。禅诗以禅为体,以诗为用。禅力求通过主观心灵的直觉观照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这与中国古代诗歌意境创造中的情景交融和言外之意等特征极为相似。禅选择以诗为载体是中国古代诗歌具有与禅意表达独相契合的内在联系,即意境。禅诗的美学价值即禅诗意境。禅诗的意境表现有五种形式。  相似文献   

11.
张丽 《教育教学论坛》2011,(32):169-170
现代诗歌鉴赏首先要注重诵读。要根据诗的不同品种,诵读时着重欣赏其某一方面的意境、风采、韵味。应理解诗的内涵和情感特征,这是诵读的基本前提,如果对诗的内涵理解有偏差,就无法正确地进行诵读。再次,要把握诗的语言特点。现代诗歌鉴赏要通过意象领悟意境。想象是诗的翅膀。在诵读中我们还要驰骋想象,再造新的艺术形象,这样才能"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获得美的享受。现代诗歌鉴赏要咀嚼"看似平常却奇崛"的诗歌语言。把握住诗的形象,才能心领神会,分析出诗歌所创造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有意境的诗是好诗,直白的、缺少甚至是没有意境的诗,也未必不是佳作,两者可以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13.
意境,原是中国诗歌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是诗的专利。现在已经扩展延伸到一切文学艺术领域,大凡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雕塑具有了一种融融的诗意,人们便称誉其有意境。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渐次发展起来的美学规范。首先,提出“意境”概念的当推《诗格》,相传为王昌龄所著。他说“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开宗明义第一句即‘们以境界为最上”,以‘境界”、“意境”统领全书评论,把意境提到判别诗歌轩轻的最高标准。意境,又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审美范畴。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4.
抒情性的诗歌散文都着力追求一种意境美,现在一些小说也采用散文的写法,使所描述的社会生活更具抒情的气氛从而增加感人的艺术魅力。在创造形象的文学中,如果没有意境,就没有深刻感人的力量,就不能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之工与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其品评文学的观点虽不很严密(如哲理诗没意境,却未必不好),却揭示了文学创作所普遍追求的本质的最富有审美意义的东西。有意境的诗就比没有意境的诗更感人,  相似文献   

15.
哲学理性因其高度的抽象性和有机性,而使其内在的价值和生存意境难以开显和敞亮。在中国古典诗中,哲学的神圣意境可借助诗象去表征。换言之,借助于诗象,我们可通达哲学的那种情感与理智交融的玄妙境界。这便是诗化哲学所彰显的诗意接受。  相似文献   

16.
王维是盛唐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能诗擅画,又精于音乐,常将绘画、音乐之理入诗,塑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这种意境在其写景诗中尤多见。本文着重从他独特的观物方式--无我之境、把绘画技法融于诗而达到完善的意境,以及王维诗在艺术技巧方面以虚求实、以动求静、物我交融的境界构界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一、感受"意境"欣赏评论诗词,意境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人们欣赏评论诗词时常常提到诗意、诗味,"诗意""诗味"就是我们常说的"意境"。鉴赏诗词需从意境入手,注意领会意境。  相似文献   

18.
艺术意境的迁移是造成古汉语诗歌英译困难的因素之一。文章分析了在古汉语诗英译过程中影响其艺术意境迁移的其中两大因素,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创造力和由古汉语诗语言本身导致的客观存在的翻译障碍  相似文献   

19.
王维是盛唐著名山水田园诗人,能诗擅画,又精于音乐,常将绘画、音乐之理 入诗,塑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这种意境在其写景诗中尤为多见.本文着重从他独特的 现物方式——无我之境、把绘画技法融于诗而达到完善的意境,以及王维诗在艺术技巧方面 以虚求实、以动求静、物我交融的境界构思 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瀑布》是一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好诗。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是教好这首诗的关键。因此,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理解诗的内容,而且要启发学生的想象,使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触发情感,领悟其境其情,头脑中形成一幅色彩鲜明、气势雄壮的瀑布图,感受青山滴翠、瀑流飞泻的深邃意境,领略大自然的优美氛围,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