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压强题,由于原题条件的限制,我们用常规方法不好分析,此时我们对原命题若进行巧妙的虚设,通过对虚设后的命题进行分析,则可巧解原题. 一虚设固体压强问题固体压强问题同学们都习惯用公式p=F/S分析,但有些固体压强用此公式不好分析,此时我们就应换用公式p=ρgh进行分析.因为公式  相似文献   

2.
有些压强题,由于原题条件的限制,我们用常规方法不好分析,此时我们对原命题若进行巧妙的虚设,通过对虚设后的命题进行分析,则可巧解原题。  相似文献   

3.
徐秀梅 《考试周刊》2014,(52):137-137
压强的计算公式P=F/S适用于所有压强,P=ρgh适用于液体压强。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基础题多直接用公式,而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提高题,要记住解答压力、压强的先后顺序。  相似文献   

4.
固体、液体的压力和压强问题在中考中占 有一席之地,但有的同学,碰到这类题,往往不 知道是先求压力还是先求压强,应用什么公式 解决.有时常因运用公式不当而造成错误.对 此本文作一初步探讨,以便使初学者有较全面 的了解. 一、固体类 分析自然科学中运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 题的计算中,大都是求算固体对水平面产生的 固体、液体的压力和压强问题在中考中占 有一席之地,但有的同学,碰到这类题,往往不 知道是先求压力还是先求压强,应用什么公式 解决.有时常因运用公式不当而造成错误.对 此本文作一初步探讨,以便使初学者有较全面 的了解. 一、固体类 分析自然科学中运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 题的计算中,大都是求算固体对水平面产生的  相似文献   

5.
压强与浮力渗透题,往往是将压强与浮力的考查融于同一个情景中命题,虽然置身于同一个情景中,但多数的压强与浮力之间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所以分析压强时用压强公式及其相关规律等分析解决,分析浮力时用浮力公式及其相关规律分析解决.  相似文献   

6.
解题时把原题的条件或结论作适当的转换,建立一个与原题密切相关的新命题,通过对新命题的研究,逐步探寻出原题的解题思路,这种方法我们称为转化法,它是我们进行解题的钥匙.本文就排列组合题中的转化策略作些探讨.一抽象与具体的转化有些命题的表达形式较为抽象复杂,直接探索显得  相似文献   

7.
郭冰 《初中生辅导》2012,(17):28-32
与压强有关的试题在中考物理试卷里占有突出的地位。近两年来考查压强知识点的试题多种多样,试题类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分析简答题、实验探究题和综合应用题等。解决压强类问题,可运用"1+3"方案,即"一纲三套路。" 总纲领:认真阅读给定的题目,判断该题属于固体压强问题、液体压强问题还是气体压强问题。明确最主要的招法:定义法、比例法、极值法、公式变形法、控制变量法。  相似文献   

8.
在压强的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求固体压力、压强和液体压力、压强,或是对固体压力、压强和液体压力、压强进行比较的问题,同学们一般易把固体和液体的压力、压强混淆。下面总结了利用不同的压强公式进行计算、分析的一些规  相似文献   

9.
实验中压强问题是考查热点之一,考查角度屡次创新,是高考命题凸显实验探究性和创新性的重要载体.本文对高考化学实验题中压强的考查方式进行分析,意在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解决问题的核心,实现举一反三,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有关压强的考题可以分为四大类,本文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建立每一种类型的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0.
“证明题”是中学数学习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对某些概念理解上的模糊,命题改写以后破坏了与原命题的等效性,或者在论证过程中论据不足、逻辑混乱,这些都容易导致证题不严密的现象,而且证题者往往不知其错误所在。所以对“证题严密性”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是十分必要的。下面以命题“求证两两相交而不过同一点的四条直线必在同一个平面内”为例进行分析。一、命题的改写文字证明题常常用数学表达式来改写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使证明的目标具体化。但是改写应在明确  相似文献   

11.
布朗提出并证明的命题(9、9)不是哥德巴赫猜想原题,只是一个近似猜想原题的设想,所证结果都是不肯定的。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华罗庚等数学大师就判定筛法不可能证明到命题(1,1)。我们用综合代数法分析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原题,所得结果完全符合原题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压强的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求固体压力、压强和液体压力、压强,或是对固体压力、压强和液体压力、压强进行比较的问题,同学们一般易把固体和液体的压力、压强混淆。下面总结了利用不同的压强公式进行计算、分析的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解决此类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解固体、液体的压力与压强问题时,往往因题设条件和人们思考问题的角度或切入点的不同,而得到的求解方法就不同.下面我们通过例举,来探究其求解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初中物理中,有关压强的计算问题是学生普遍觉得较难的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研究,认为压强问题的重点应是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若能理解好P=F/S和P=pgh,及压力与压强等相关概念,则这类问题的解答也并非难事.本文将压强问题分成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并结合例题进行分析解答,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运用数学归纳法有时为了第一步容易验证或第二步方便归纳,有时为了能利用原题未明确给出的某些条件,而要去设计一个比原题结论更强的命题,在证明了这个命题的情况下相应地证明原题,这种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加强命题法。这是数学归纳法的一种特殊技巧。加强命题法的关键在于如何设计所需要的比原题结论更强的命题。作为教学,这种设计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他们知其所以然。因此证明之前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例1 试证,对任何自然数n≥2,关于x、y  相似文献   

16.
固体、液体的压力和压强问题在中考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有的同学,碰到这类题,往往不知道是先求压力还是先求压强,应用什么公式解决.有时常因用公式不当而造成错误.对此本文作一初步探讨,以便使初学者有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7.
有一道这样的试题——原命题:末位数字是数字或5的整数,能被5整除;它的否命题是( )。这道题简单似看,却颇有一定的深度,对初中学生来讲是要求较高的一道题。对这道题,考生的答案绝大多数是:末位数字不是0或5的整数,不能被5整除。连标准答案上也是如此回答的,很多老师也坚持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答案。可见这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错误。问题主要就出在原命题题设中的“或”上。用字母来表示,其一般形式是:若A_1或A_2,则B。这里只要A_1、A_2中有一个成立,则B也成立。下面我们来证明“若(?)或(?),则(?)”不是原命题  相似文献   

18.
P=F/D和P=ρgh是处理压强问题的两个重要公式.在学生们的认识中,压强公式P=F/S主要用于固体压强问题的处理,几乎不单独处理液体压强问题;而液体压强公式P=ρgh更不会去问津固体压强.现在,我们不妨反其道而行之,或许你会有新的发现. 我们先看看P=F/S是怎样处理液体压强的.  相似文献   

19.
压强是初中物理学习阶段的重点和难点,常见的压强问题以固体和液体产生的压强为主.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出一些规律,供参考.一般规律:1.固体产生的压力、压强问题,先求压力F,再用p=F/S求压强.  相似文献   

20.
高考试题之所以来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是因为命题人对原题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经过加工创造后的试题,看起来熟悉,可做起来棘手.要想顺利解决此类问题,我们要找到这些题的原题, 就像找“孩子”的“父母”一样,弄清它姓啥名谁,来自何方.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