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与社会急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不相匹配。引入"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构建"以行动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改变职业教育模式、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要突出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和重要地位,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根本目标,改革实践教学的内容、改变实践教学方式、完善实践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2.
董晓华 《英语广场》2021,(11):85-88
应用型高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决定其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适用性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形成和职业道路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是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牢固掌握学科知识的教学依托。但是,从应用型高校实践课的教学现状来看,学生对于实践课程的学习投入度并不高,实践课教学的综合培养目标难以达成。本文以我国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中现存的问题为出发点,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研究法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源,并探讨有效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3.
教学实践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关键性环节,决定着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水平,普通师范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基于师范院校的实际情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于培养学生实践与应用能力,通过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方法,营造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境,以及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管理等有效措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论文以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课程为例,围绕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高研究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从课师资队伍建设与提升、案例的选择与作用、案例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及思政融合等多方面阐述了案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研究结果对改革传统的学术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诸多问题,应以市场调查和职业分析为基础进行专业设置,确定培养目标,通过对教学环节开发、教学实施与管理及教学评价与改进等环节的重新设计,探索出以体现就业为导向、立足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新型实践性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198-200
试点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高素质人才产出为指标,通过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控制,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健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等有效措施,为企业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华东师大以"职业化"为主线,从知识、能力、素养三个方面出发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主体架构:以职业化专门人才需求为核心,建构核心课程、案例教学、实践训练和创新创业四大体系;以职业胜任力提升为导向,重铸招生宣传与招生复试、课程督导与课程审核、实践训练与实践管理、论文撰写与论文监控等八个环节,形成了一套较完善可推广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8.
现行的财务分析教学以理论教学为主,普遍存在实践学时少,实践内容单一,缺乏综合能力培养及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为此,财务分析课教学必须认真研究社会需求,以应用为课程导向,改进财务分析教学环节、考核模式,加强财务分析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实现“知行合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针对梧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现状,以电子设计竞赛为依托,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为导向,从人才培养目标、实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对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以期获得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应用推广价值的教改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一、背景描述: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技术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在生产第一线服务的技术人才。这一独特的属性决定了其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课最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因此,实践课教学的研究被摆到了特别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应用型本科是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服务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基于此,针对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提出"三层次、四结合、五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涵盖全部实践性教学环节,按照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要求对各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分类,划分功能模块,分层实施,配置独立学分,建立考核体系,实现实践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和实践教学功能的最大化。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显著增强,得到了社会好评和教育主管部门认可。  相似文献   

12.
新工科要求培养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对计算机大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持续学习能力提出了针对性的要求。实践教学作为工程性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必须采用有别于传统的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思路,才能设计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的课程教学模式。秉承成果导向教学理念,采用"穿透式"的教学改革思路,构建竞赛驱动的"四类型六环节"实践教学体系,从课群组成特性、实践案例模块化构成、金课建设标准的角度出发,设计了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特性的竞赛类实践课程,使不同阶段的实践课程共同服务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以模块化案例实践教学为课程灵魂提升课程教学效率,以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为课程形式和案例内容的建设标准,提升了计算机大类学科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效能。  相似文献   

13.
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工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出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对于自动化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主要通过实验课、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的。针对目前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出并实践了"以课内实践教学为轴线,以课外科技实践教学为途径,以基本技能为基础,以专业技能为重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五年制高职装饰专业"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要以培养创意与技能并重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以"工作室制"模式的建立为核心,全面推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项目为引领的课程体系和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本文针对目前人才培养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在实际调查、实践教学和专家研讨的基础上,针对总思路、课程体系、教学平台、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教学手段等六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法,强调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与教学团队建设的重要性,指出要在"工学结合"的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更多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形势竞争的愈演愈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以应用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要求的职业导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培养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建立完善的以职业能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实用型人才显得很迫切。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应、往届毕业生,以及所在用人单位对该模式的具体评价情况;从研究结果得出该模式尚存在培养目标不够清晰,课程设置有待完善,实践教学基础等硬件设施薄弱,资金来源渠道较少,师资力量有待加强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培养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是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为达致该目标,涉海高校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关键,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能安心、能吃苦、能创业"的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中德合作视角下商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与局限性,中德合作班对商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理念上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上选取与职业工作岗位相适应的内容,方法上采用以"实践为导向"的情景模拟法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教学法,教学重心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把课堂讨论、社会调研、课程实训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目前高职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几点建议:以市场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在构建合理课程体系的同时,加大实践环节,培养出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环境类职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9.
高职文秘专业是培养应用型文秘人才的"摇篮",要实施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分析培养高职文秘专业人才职业能力的必要性,提出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开发教材、加强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等途径,以实现"职业能力"导向下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文秘人才。  相似文献   

20.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既能在创新中应用,又能在应用中创新。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突出课程体系设置的"应用性"、"创新性",从而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应该以"夯实基础、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为指导方针,优化课程结构;坚持"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课程开发思路;建立培养以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通识教育、平台教育、创新教育"三级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应重视基础性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建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快课程综合化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