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后元 《地理教育》2013,(Z2):98-99
学生每次考试后,总是哀叹又有很多失误。作为教师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课堂上讲过甚至做过作业,有的可能讲过、做过多次,但学生在考试中还是会出错。如何减少学生在作业和考试中错误的发生,最终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是中学地理教师主要探究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略作一些剖析。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出错?首先,学生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本概念与原  相似文献   

2.
有专家曾做过这样有趣的实验,对比的结果显示,凡是每次考试之后,对考试中出现过的错误进行过专门分析更正的,第二次考试很少有人出错,而对自己在考试中出现错误熟视无睹的人,哪怕第二次考同一张试卷,他依然出错。不  相似文献   

3.
范文明 《物理教师》2008,29(9):18-19
回顾平时的教学,常有这样的现象:每次考试后,都会听到教师们抱怨“×题我已经讲过多遍了,可学生还是做错.”本人对上学期的几次考试卷进行统计时,也发现卷面错误中有70%左右的错误是学生平时作业中就经常出现的,有的错误甚至已分析并订正多次了.教师在课堂里多次重复分析过的题目,为什么让学生独立完成时却屡屡出错?  相似文献   

4.
集错学习法     
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都不愿出现错误,每一位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中也不愿自己的学生老出错误。但事实上学生在自己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是伴随错误成长起来的。正如人类认识自然、社会的过程离不开错误一样:真理是在错误的废墟中拣出来的粒粒珍珠。学习的过程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每次作业或考试中会出错,学生在理解记忆过程中会出错;差生会出错,中等生甚至优秀生也免不了会出错。而且很多错误是重蹈覆辙,反复出现。面对如此多的错误,有些老师唉声叹气,束手无策,或埋怨责怪,或放任自流。时间久了,使学生积重难返,为继续进步埋下了隐…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见这样一种常见现象,那就是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出现一错再错的现象.学生出错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习题训练和考试表现出来.面对学生的错误,有部分老师是直接把正确的答案告诉学生.认为这样可以节省教学时间,还可以增加课堂的密度和训练强度.但讲评不久便会发现,学生错误又会再现,有时甚至屡次三番的犯下同样错误.究其原因,是这种讲评没有真正切中要害,缺乏针对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曾出现过的错误认识不彻底、理解不彻底,还模糊不清、似懂非懂,落下"后遗症".那么,在新课程的理念倡导下,如何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性的纠错教学,这是我们化学教育工  相似文献   

6.
很多学生在做数学题时,常因一些“小问题”而导致解题出错,但学生往往只停留在把本题改正了就不注意探究错误的根本原因,以致在后面的考试中仍经常犯类似的错误。本文从学生解题容易出错的几个方面进行分类例析。  相似文献   

7.
罗文平 《学子》2013,(6):95
有的教师害怕学生在课堂上出错,更害怕自己出错,认为被学生指出来会让自己没面子,甚至被学生指出来了还装成没听见,将错误藏着、捂着。我认为不应该是这样的,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这些真实的错误,反倒成为了课堂教学中最珍贵的教学资源。我们的先人就曾说过"生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何况是现在资讯高速发展的时代,许多学生的知识面甚至比我们更广。因此,我认为对于课堂上偶尔的犯错,教师大可坦然地面对,因为在开放的课堂,只有用开  相似文献   

8.
“真是气死人了,这些题型我都反复讲过很多遍了,我们班学生还是出现这么多错误,这可怎么办呀?”像这样的怨声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错误是正常现象,所有的学生都不出现任何错误才是不正常的。因此,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要在批改作业时恼火,甚至火冒三丈,怨声载道,而应想一想如何对待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错误是一种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9.
陈爱花 《教育》2014,(6):58-58
课堂本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而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学生错误却显得那样少。这一现象在公开课上尤为突出。不是学生不犯错,而是好多错误都被老师消灭在萌芽状态或有意回避。其实,出错了,课堂才能生成。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才会最有价值。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往往可能是一堂课中的亮点,也是思维碰撞的焦点。“错误”有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10.
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解数学题时往往容易出错,做错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对概念的理解不透彻、不熟练;二是粗心大意.而我们教师都很注重对前一种出错的预防,却对后一种出错讲得少.如何才能帮助学生预防粗心大意而导致的错误呢?  相似文献   

11.
伴随学习过程的始终的是学生认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或失误,这就是所谓的“错误”.它有独特的教学作用与价值.心理学家盖耶说过:“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我们的教室就是一个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了,课程才能生成,也正是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这是教育专家成尚荣的教导.  相似文献   

12.
<正>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发现,对一些典型错误,反复强调,又多次进行过强化训练,可在作业、考试中,学生仍然犯同样的错误.其实学生一再出错,关键在于他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学习中缺少悟的过程,这需要教师挖掘学生在解题中发生错误的原因,对症下药,引导学生深入反思.本文通过几个例子,剖析致错原因,希望能通过对错题的解剖吃一堑长一智,进而将误化为悟,提高我们解题的"免疫力".一、数学概念理解模糊,导致出错  相似文献   

13.
"真是气死人了,这些题型我都反复讲过很多遍了,我们班学生还是出现这么多错误,这可怎么办呀?"像这样的怨声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或错误是正常现象,所有的学生都不出现任何错误才是不正常的。因此,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要在批改作业时恼火,甚至火冒三丈,怨声载道,而应想一想如何对待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错误是一种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自己"创造"出来的宝贵教学资源。只要我们能  相似文献   

14.
所谓“错误”,指认知过程中的偏差或失误.错误伴随教学过程的始终,只要有认识,就会有错误,错误中包含了认知个体大量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客观地反映了个体的心理特点.而在学生眼里,“差错”意味着失败,意味着耻辱.很多学生把错误和耻辱联系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认为差错是种耻辱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正因为如此,学生非常担心出错,甚至有学生会产生一种恐惧感,很多学生担忧会出错会受到同学歧视,因而不敢在课堂上发言.而在一些教师眼中,也往往会认为学生的差错,是自己教学的不成功.  相似文献   

15.
教室——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学生的权利,成长的阶梯。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曾面对过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错误是伴随学生一起成长的。可是你真正凑瞳过学生的错误吗?  相似文献   

16.
很多同学在做题时,常因忽视一些细节问题而导致解题出错,知道错误后往往只停留在把错题改正了而不注意探究错误的根本原因,以致在后面的考试中仍经常犯类似的错误.本文从解题容易出错的几个方面进行分类例析,希望能有益于同学们学习.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教学中,小学生的数学作业会经常出现错误,甚至出现重复性错误。那作业出错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如何应对呢?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中的认识与体会。一、正确认识学生的错误小学生数学作业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错误是正常现象。教师不要怕学生出错,要心平气和地接纳错误。要用一颗"平常心""宽容心"去对待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善待学习中出错的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特别是对易错知识点缺乏清晰准确的理解.因此,在实践训练或数学考试后,教师要总结学生出现的错误,寻找有效的方法防止学生在解题时出错.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数学学习基础不够扎实,遇到容易出错知识点的概率很高.为了防止学生在习题训练或考试中出错,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基础素质教育的理念,创新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答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学数学离不开解题,解题又难免出错,特别是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学生在解题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已成为老师和学生最苦恼的事情之一.教学中传统的做法是: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老师会直接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然后作个简要分析,这样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训练容量;课后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老师批改后交由学生自己订正,由于课后各门课作业较多,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要么被动应付,一抄了之,要么干脆不订正,以至于单元考试时学生再次犯同样的错误,理所当然的受到老师的责备,部分学生甚至产生了恐惧心理,于是屡做屡错.这种处理方式忽视了学生解题时的…  相似文献   

20.
学生不出错的教学不是真实的教学,学生不出错的课堂不是本真的课堂。尤其在复习时,由于遗忘知识、理解偏差或解题习惯等原因,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甚至是匪夷所思的错误。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没有必要责备和埋怨学生,因为学生的错误让我们能更真实地了解学生学情,更准确地把握教学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