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解构主义已渗入翻译理论界。由于结构主义的翻译理论在实践中渐显其弊端,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论在译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解构主义翻译论有其缺点,但其创造性及开放性思维,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使翻译研究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郭晶晶 《内江科技》2010,31(4):23-23,183
本文从解构主义的起源出发,探究了解构主义产生的社会和哲学背景及其主要特点。此外,作者还着重探讨了解构主义对翻译理论的影响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对后来的后殖民地主义和女性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解构主义对文化意象翻译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构主义将译文置于与原文平等互补的地位,重视文化的差异性,强调译者的自主权和创造性。这些全新的理论对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重点阐述解构主义理论给文化意象翻译实践活动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解构主义已渗入翻译理论界.由于结构主义的翻译理论在实践中渐显其弊端,解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论在译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解构主义翻译论有其缺点.但其创造性及开放性思维,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使翻译研究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这篇文章讨论了从解构理论对翻译理论的影响,作者先介绍了解构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如雅克.德里达,接着描述了解构主义的定义以及它对翻译理论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园 《中国科技纵横》2010,(17):92-92,68
本文通过分析翻译理论的两种“极端”一一传统译论和解构主义的翻译观,肯定了本雅明关于译者的主体地位的观点。充分肯定了译者是“创造性叛逆者”的提法,既不贬低也不拔高译者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位于仆人与主宰两极之间的译者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7.
陈丽琼 《科教文汇》2010,(32):127-127,144
根据谢天振对"创造性叛逆"的阐释、丰富和发展,"创造性叛逆"可以理解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特定文化心理和某种明确的再创作动机的驱使下,通过积极发挥和运用主观能动性.对原作在文字、结构、内容及美学效果等层面进行能动的I阐释和建构而完成的创造性翻译行为.本文试图从解构主义的视角来解释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以及接受者和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的必然性,并着重论述创造性叛逆的理论对于翻译工作者从事翻译研究和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翻译研究,主要涉及不同的版本和对源文本忠诚程度相关的比较,而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却具有极大地反叛精神。在过去的三十年,女性主义和翻译的结合对传统翻译理论与实践产生巨大影响,并成为了翻译领域的一直独特流派。它的伟大贡献在于建立和提高了翻译的主体地位的,而同时其对翻译忠实标准的反叛,也受到了许多理论的批评。  相似文献   

9.
蔡慧 《科教文汇》2012,(10):122-122,128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是建设中国现代翻译理论的宝贵资源,也是现代翻译理论发展的一个立足点,因此对于传统翻译理论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试从我国传统理论的历史、特色以及如何对传统翻译理论进行现代转换方面对我国传统翻译理论的现代价值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李容蓉 《科教文汇》2009,(27):253-253,266
本文选取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托马斯·格雷久负盛名的抒情诗《墓园挽歌》丰华瞻译本做评析,以说明传统译论将“忠实”作为评判译文的唯一标准有失公允,并用解构主义的翻译观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托马斯·格雷久负盛名的抒情诗《墓园挽歌》丰华瞻译本做评析,以说明传统译论将"忠实"作为评判译文的唯一标准有失公允,并用解构主义的翻译观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解构主义原理,透视现代室内设计,阐释设计中运用的解构主义思想.提出解构主义思想指导下三个新的室内设计理念,并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论证.  相似文献   

13.
德里达解构主义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旨在对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进行彻底的颠覆。他以其解构主义的“分延”、“痕迹”、“增补逻辑”等“新概念”为工具 ,运用“自毁原则” ,对西方传统哲学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在场的形而上学”以及其典型代表“言语中心主义”进行了彻底的解构 ,从而颠覆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大厦。文章以此为逻辑视线 ,对其解构主义进行了解读 ,并初步指出了它的贡献所在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4.
唐淼 《科教文汇》2014,(10):132-133
功能翻译理论是以目的为法则,引导翻译标准的多元化趋势发展理论,不仅扩大了翻译理论的研究范围,并将功能翻译理论运用到商务英语翻译研究中,在一定程度上,功能翻译理论推动了翻译历史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我国翻译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功能翻译理论是以目的为法则,引导翻译标准的多元化趋势发展理论,不仅扩大了翻译理论的研究范围,并将功能翻译理论运用到商务英语翻译研究中,在一定程度上,功能翻译理论推动了翻译历史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我国翻译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翻译实践成果丰硕的许渊冲在翻译理论研究方面颇有心得并独树一帜,提出"三美"、"创优"论等翻译思想,有其创新意义,但有较大局限性。在概括许渊冲的翻译主张和肯定其创新价值后,分析了其行之不远与和者寥寥的三方面局限性原因,指出可以以许渊冲翻译思想作为中国传统翻译思想的又一基础,进一步加强其系统化研究和论证,从而有利于促进建立更加系统和完善的、从而具有更高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的中国特色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17.
毛尊 《科协论坛》2007,(7):41-42
关联理论是关于理解自然语言的一种语言理论,而翻译研究最终要解决的是扫除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障碍。关联理论作为一种语用交际理论,必然给翻译研究带来许多启示。本文试图从关联理论的交际观入手,在分析探讨其重要核心概念的基础上,阐释其对传统翻译"对等论"二元结构论的启示以及翻译文体论研究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8.
常呈霞 《科教文汇》2014,(26):121-122
在解构主义和阐释学的观照下,译者主体性成为当代翻译理论的重要命题.古诗作为一种文学表现形式,韵律美感强,句式整齐,对仗工整,风格特点明显,在翻译中尤其可以体现出译者的主体性。本文从“诗圣”杜甫的一篇著名五言律诗——《月夜》的6种译文文本入手,在意象再现与意境再造、人称视角的选取、韵律与形式的再创造等三个方面作分析比较,揭示了译者主体性在唐诗英译过程中的内涵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沈汤涵 《百科知识》2021,(18):63-64
传统翻译理论突出一个"信"字.英国翻译家乔治·坎贝尔(George Campbell)提出的第一项原则便为"the sense of the origina".我国翻译家严复提出的"译事三难"理论,也将"信"置于"雅""达"之先.释道安的"案本"、严复的"求信"、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都信奉"忠实"第一的原则,从未被译者忽略.可见,"忠实"始终是翻译不可撼动的第一位原则.然而,解构主义学派完全忽视忠实为本的翻译态度,其提出的"翻译者即反逆者"流传至今.那么,其存在的理由与必要性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张曼 《科技风》2012,(21):182-183
本文通过对规范的概念及其本质进行分析,说明了翻译研究规范的重要性。然后概括评述了国内翻译研究的历史状况以及重要的译学理论。进而对国外翻译研究规范分为三个方面做了较为详细而完整的评述,从翻译研究角度进行的规范研究是描述性的,旨在通过析出和描述规范来揭示翻译的本质和规律,传统语言学和篇章语言学的翻译规范研究则有很大的局限性,翻译研究学派的规范研究意义显著,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