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舞蹈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还是我国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种方式、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现阶段我国特别重视舞蹈教育,舞蹈教育的核心是教学的方式,只有好的舞蹈教学方式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舞蹈人才。本文阐述了因材施教在现阶段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运用,希望可以对我国舞蹈人才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创意舞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主要通过舞蹈与其它元素的结合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高校(此处的高校不包括舞蹈专业院校,下同)舞蹈艺术教育中的问题,对创意舞蹈在高校舞蹈教育艺术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民族舞蹈作为民族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产生于各民族日常生活的舞蹈艺术,象征并代表了各个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我国的民族舞蹈历史悠久且种类繁多,是一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本文笔者就从我国高校开展民族舞蹈教育的意义出发,着重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民族舞蹈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舞蹈教育提出几点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一直在强调学生的艺术教育,舞蹈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在教育过程中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校舞蹈教育作为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有很大的帮助。本文旨在分析当前舞蹈教育的现状以及舞蹈教育的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形体舞蹈课程价值以及改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蹈是一门集气质、智能、艺能和体能的综合艺术,主要针对我国高校的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形体舞蹈可以在一定程度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改善大学生的形体,增强大学生在舞台上的表现能力,促进他们对美的追求和认识.但是,由于教育观念和体制的因素,一部分高校的形体舞蹈课程没有很好的落实,形同虚设,所以形体舞蹈课程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理工科高校开展舞蹈教育是实现大学生艺术教育目标的基础和有效途径,在高校舞蹈艺术越来越受当代大学生青睐的情况下,应该充分了解舞蹈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认识舞蹈教育与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关系,准确定位,才能理解高校舞蹈教育的本质。也只有全面分析理工科高校当前舞蹈教育的状况,以期理工科高校建立完善科学的高校公共舞蹈教学体系,才能发挥它应有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
舞蹈是一种文化,舞蹈文化属于人类精神层面的文化,它既是一种人类现象,也是一种民族现象,更是人类区别于自然世界其他动物的文化现象。《舞蹈艺术鉴赏》在高校已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它是普通高校审美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和有效途径,上好《舞蹈艺术鉴赏》课,是使舞蹈艺术教育不断地发展与完善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舞蹈教育是随着高校素质教育改革出现的一门课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大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舞蹈教育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舞蹈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的历史现实存在,肩负着承前启后的文化创造者和文化传播者的神圣职责。它既是艺术教育,又是情感教育,同时也是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以深渊广阔的生活内容,多姿多彩的感性形式,并借助人体来塑造艺术形象,具有多重功能作用。特别是在高校开展舞蹈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并通过舞蹈艺术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以及特有的兴趣及美感,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舞蹈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门类,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使高校的普及性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真正地实施并且发挥应有作用,是每个从事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前民族舞蹈教育受各种因素限制,发展极为缓慢。而在高校开展民族舞蹈教育,符合艺术素质教育改革和时代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又有国家的大力扶持,具有可行性。高校可以通过将民族舞蹈融入高校教学、开设民族舞蹈类别公共选修课、举办民族舞蹈教学讲座等形式来实现。这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推动全面素质计划实施,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舞蹈艺术历史悠久,是具有"世界语"性质的特殊艺术形式,自古以来在文化交流中都起着独特的作用。纵观中国舞蹈史,中华民族一直在不断地吸收外来舞蹈文化。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伴随国内的高校舞蹈教育制度改革,中国在舞蹈教育等方面同韩国的交流日益增多,笔者通过长时间的赴韩舞蹈学习过程,从两国高校舞蹈人才的培养生源、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利弊分析等方面对中韩舞蹈教育经行了分析与比较,以期在互补中完善与丰富我国高校的舞蹈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却不想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还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开始调整和完善现如今的素质教育的体系架构,艺术教育也逐渐受到大多数学校的重视。在学前教育改革中,也将舞蹈这门艺术吸收进来。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和讨论了舞蹈在目前学前教育中境况以及未来面对的挑战和难题。  相似文献   

14.
高校舞蹈教育既要培养舞蹈艺术高等人才的摇篮,同时也要为保护、传承与发展民间传统舞蹈文化做出贡献。随着人们的舞蹈文化意识不断增强、特色教学理论的逐渐深化,山东高校舞蹈教育逐渐开始重视本地区舞蹈特色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但是,对于山东民间舞蹈的传承、保护以及推动山东民间舞蹈健康发展的工作做得还很不够,还需要具有创新性的思路、措施。文章提出了山东高校舞蹈教育应建立本土特色的教学体系、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等建议,这对实现山东民间舞蹈的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舞蹈教育作为能够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鉴赏力、创造力、艺术气质与修养的一种社会活动,充分显示着其独特的审美认识、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在重视艺术教育的今天,让舞蹈进入高校课堂。开设舞蹈教育课程,必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试图从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普及对学生全面发展促进作用加以阐述,对舞蹈教育的普及提出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舞蹈是在各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中特殊的存在,我国有56个民族,所以民族文化也各有不同,民族舞蹈也多种多样,舞蹈的形式也各种各样。高校的民族民间的舞蹈教育是一和发扬中华民族舞蹈的重要平台,而如何把民族的文化底蕴及其深厚的系统文化、表现的形态表现出来是各个高校探讨的问题,下文笔者将对高校民族舞蹈教育做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幼儿时期,是人对音乐、舞蹈、歌唱等艺术最初体验和感悟的年龄段,也是培养艺术气质,开发各类艺术潜能的最佳时期。而这样重要的时期,就交给了拥有阳光下最光荣的职业的人——幼儿教师。一、幼师舞蹈教育的独特性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其最核心的功能是审美。舞蹈对于一名幼儿园老师来说,是必备的技能,也是和学生情感互动最佳的方式之一。职业中专幼师专业学生的舞蹈教学,也是为了让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舞蹈中  相似文献   

18.
丁文雅 《新课程研究》2010,(4):173-173,177
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最能直接表现情感的一门艺术,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因此,我们校外舞蹈教师应充分挖掘民舞蹈的教育因素,因材施教、寓教于乐,使他们身体得到锻炼的同时增加民族意识,陶冶审美情操、增强爱国主义情怀,达到对少年儿童的熏陶和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9.
杨晴 《当代教育论坛》2006,(18):133-134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一个大主题。舞蹈文化在这个时期要得到发展,高校的舞蹈教育、院校之间的交流是不容置疑的成长方式。一、高校舞蹈教育交流的意义(一)高校舞蹈教育交流可以促进各高校舞蹈教学整体模式上的改进各高校通过交流会的形式找到相互之间的办学差距,可以取长补短,进一步促进教学。中国舞蹈家协会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舞蹈系于2005年1月8日至9日在京举办了“全国普通高校舞蹈系·科主任论坛会”。在研讨会期间,各高校的舞蹈系·科的主要领导和教学主管对以往的舞蹈教育情况进行了总体的回顾和反思,…  相似文献   

20.
舞蹈艺术教育在高校美育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明确高校舞蹈社团的定位,只有扩大教育受众,加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创新,才能使高校舞蹈社团走上正规化、快速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