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才福 《新高考》2007,(7):30-34
所谓微元思维方法,是指从整体中选取某个特定的微小部分作为研究对象,从而达到解决事物整体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常用方法.我们在研究物理问题时,对于某一具体的研究对象,当从整体上或宏观上难以求解时,运用微元思维方法,往往会化动为静,化变为不变,化曲为直,从而得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是数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在数学研究中,化归思想可以使一种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另一种研究对象的思想.如果直接解原问题难以人手,或者由原问题的条件难以直接得到问题的结论,不妨对原问题换一个方式,换一个角度、换一种观点考虑,而在这种新的方式、新的角度或新的观点下,将使原问题变得易于解决.本...  相似文献   

3.
染色方法是对问题所研究的对象进行适当的染色,以便于我们观察、分析对象之间的关系.像国际象棋的棋盘那样.可以把被研究的对象染上不同的颜色,再通过对染色图形的处理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数形结合”命题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数形结合”是中学数学极为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把代数式的精确刻划与几何图形的直观描述结合起来,从而使几何问题代数化,代数问题几何化,并进而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可以使许多复杂问题获得简捷解法.为...  相似文献   

5.
在求解物理问题时,首要的一环是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对象选得好、选得巧,求解过程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事半功倍;研究对象选得不好,求解过程将变得非常繁难复杂;研究对象如果选错,“有解”之题还会变成“无解”之题。可以说,正确合理选取研究对象是求解物理问题成败的关键。那么,研究对象的选取应注意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戴国章 《物理教师》2004,25(10):58-59
我们把运动的气体、液体和粒子流统称为连续体,连续体问题是中学物理中的一个难点.解决连续体问题的关键是:通过对连续体状态的分析,恰当地选取研究对象,建立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7.
王胜华 《物理教师》2010,31(8):59-59,63
流体模型(如水流、气流、粒子流等)具有连续性作用的特点。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往往遇到一些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如研究对象难以确定或研究对象不是理想模型(如质点、点电荷等),这时可以采取“微元法”,即选取极小时间微元△£为研究过程,以△t时间内通过某一截面的物质为研究对象,然后利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能够简捷而迅速地得出结果.  相似文献   

8.
何友邦 《物理教师》2008,29(2):22-23
求解物理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地选取“研究对象、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在选取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时,可以对多个对象进行整体思维和对多个过程进行整体思维,但在对多个物理过程进行整体思维时,很容易忽视某些瞬时过程中机械能的损失、相对运动、内力等.所以进行整体思维也必须以弄清过程为前提.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阅读》2008,(7):95-107
力学的中心问题是运动和力的关系,它历来是高考的热点和重点,高考对这部分知识要求掌握的程度很高,几乎达到了最高层次.而且这部分内容在高考命题中越来越被重视,因为这部分知识和能力最能反映一个考生的物理基本素养.对这一部分的内容,既可以考查基础知识,又可以考查学生对基本方法的掌握,例如模型的建立,研究对象、研究过程的选取,化曲为直的思维方法,等效代换的思维方法等,而且这些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特别容易与电学、磁学知识结合.  相似文献   

10.
圆锥曲线是中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数学坐标法研究的主要对象,也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更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在某些问题中,如能利用定义,常常可以化繁为简,化易为难,化柚象为具体.下面就此类问题,谈一些个人的体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分类,是研究数学问题常用的一种思考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通常应从实际需要出发,先选取恰当的标准,再根据对象的不同特性,把它们不重复、不遗漏地划分为若干类.应用分类的方  相似文献   

12.
大家都知道,求解物理问题的第一步就是选取研究对象,可是有些情况下研究对象并不容易选取,因而造成解题困难.此时,如果能够开拓思维,针对不同的问题采用灵活多变的解题方法,则会思路顿开,难题不难.下面举例说明,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与考纲分析平面向量数量积是平面向量一章中的重要内容,是高中数学多个知识的交汇点,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向量集数与形于一身,它与生俱来就是数形结合的,既是代数研究对象,又是几何研究对象;既可以进行运算,又可以图形表示,从它的这种特殊性质上决定了向量的数量积的解题方法,一方面可以在图形中研究,一方面可以在坐标系中将几何问题代数化来解决.  相似文献   

14.
物理解题中的假设,从内容要素看有参量假设、现象假设和过程假设等,从运用策略看有极端假设、反面假设和等效假设等.利用假设,我们可以方便地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恰当地运用假设,可以起到化拙为巧、化难为易的效果.下面,结合实例介绍假设法在物理解题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流体问题时,同学们总是觉得不知从何入手,——也就是说“不知道选取谁作为研究对象去进行分析”,其实,流体问题的研究对象的选择,通常都是在流体中选取一段流体柱为研究对象,也就是建立一个所谓的“柱体模型”,确定了研究对象之后,流体问题的研究方法就与汽车、木块等模型的分析方法相同了,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所谓微元思维方法,是指从整体中取某个特定的微小部分作为研究对象,从而达到解决事物整体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法是基于事物的普遍性(即共性)不仅存在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中,而且也包含在每一微元的特殊性(即个性)之中这一基本属性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在研究物理问题时,对于某一具体的研究对象,当从整体上无法求解时,运用微元思维方法,往往会收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效果.本文试通过近年来的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试题为例,导析微元思维方法解题的一般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覃安周 《中学理科》2006,(11):19-20
分类讨论思想方法是自然科学中基本的逻辑方法,也称为集合划分思想方法.它广泛地出现于数学的各个分支之中,当问题所给的对象(参数或自变量)不能统一进行研究时,我们就需要对研究的对象进行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得出每一类的结果,最后综合各类的结果得到整个问题正确而完整的解答,这种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叫分类讨论思想方法.它体现了化整为零与积零为整的思想与归类整理的方法,即把复杂问题化为单一的简单问题分而治之、各个击破,遵循了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它实际上是一种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题策略和方法.有关分类讨论思想的数学问题具有明显的逻辑性、综合性、探索性,能训练人的思维条理性和概括性.本文就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为了验证或探索某些规律,首先要分析影响研究对象的几个因素,通过每一步骤的实验设计,实验条件的控制,使几个因素中只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研究该因素与研究对象的关系,然后再逐一改变各个因素,最终得出完整的结论,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可以说“控制变量法”是实验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是一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思维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系统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思维方法,是把研究对象及研究对象所经历的物理过程作为一个系统(整体),从系统(整体)与元素(个体)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展开问题的思维方法。其表现形式通常有两种:一是将研究对象“系统”化;二是将物理过程的经历“系统”化。运用“系统法”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20.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往往不是对问题直接去解决,而是把其转化为某个熟知的问题,或把其转化为简单的、特殊的问题来解决.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转化.这种思想方法是处理数学问题最基本又极为重要的方法.复习时要注意强化这种方法的训练.利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化未知为已知.下面谈几种转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