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教师在听课时与学生不应是隔离的,远距离的,应该坐到学生中去,参与到学生的思考、操作和交流中去,从中会得到许多启发和收获。一次我听“沉与浮”这节课,最后环节教师要学生分组比赛,看哪个组能使一块橡皮泥浮在水上,并且在上面放的回形针最多。老师话音一落,学生们马上站立起来,教室里一片热闹,有的去抓橡皮泥,没抓到的就把回形针往水里扔,更多的小组几个人把一块橡皮泥撕开,一人一小块捏起船来。我旁边的那个实验组,孩子们也马上把一块橡皮泥分成了两半。我连忙说:不要急,先想想,要让橡皮泥上放的回形针多,应该怎么做。孩子们的手停下了,…  相似文献   

2.
最近,学校正在组织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我有幸听到了一位年轻老师的自然课,深有感触,写出来与大家共享。课堂上教师先让学生分小组做实验,观察各种物体(如橡皮泥、木头、塑料等)在水中的沉浮情况。然后问:你有什么办法让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呢?学生纷纷动手实验,有的把橡皮泥压成饼形,有的捏成船的形状,还有的捏成碗的形状。这时,我发现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小女孩的做法与众不同。她把橡皮泥粘在一个塑料小圆柱和一个木头小圆柱的中间,橡皮泥借助它们的浮力,竟然也浮在了水面上。我不由为她独特的创造力暗暗叫好。实验完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方法…  相似文献   

3.
教师信任学生,启发学生目已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与不信任学生,样样包办代替,教学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有位教师为小学生提供了橡皮泥、玻璃球、小石头、小铁圈、小木块,海绵、乒乓球、瓶盖和一盆水,让学生把这些东西放到水盆里,看有什么变化,并让学生说出有几种情况。经过一阵摆弄,学生纷纷发言,说出了三种情况:沉底、浮起、沉到一定深度。教师又提出:如何让下沉的物体浮起来,又如何使浮在水面上  相似文献   

4.
《沉和浮》一课教学生认识沉和浮的现象,使学生知道哪些物体在水里沉和哪些物体浮,还要求指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浮的物体沉下去,使沉下去的橡皮泥浮起来。我认为这一课是发展学生创造精神的好材料,启发学生去观察,去思维,去创造,要学生亲自经历探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自然课竞赛活动中,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参赛教师执教六年制第五册《沉浮的秘密》一课。在讲实验1时,教师指导学生用弹簧秤称浮在水面上的橡皮泥船。对这一操作实验,执教者和评课人有以下对话。  相似文献   

6.
上美术课时,经常看到有一些学生对美术课不感兴趣,不愿意画画,不愿意做手工,甚至连捏橡皮泥也显得没有积极性,一块橡皮泥拿在手中捏来捏去,半天也捏不出什么形状。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常有把学生的已知当作是未知来探究的情况。比如苏教版《科学》中《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不少学生已经知道食盐能使蛋浮起来,如果还设计让学生去探究食盐能使蛋浮起来,显然忽视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但改为让学生去  相似文献   

8.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模块中设置了“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的构建活动.该活动用橡皮泥制作成染色体,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利用扑克牌代替橡皮泥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材料用具 普通扑克牌两副、剪刀一把、铅笔一支、A4纸若干、回形针一盒、订书机一个、订书钉若干、直尺一把.  相似文献   

9.
有这样一个应用题:把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钢块,锻造成宽是2.5分米,高是2分米的长方体钢块,能锻造多长?如何让学生理解这类应用题中钢块锻造时形状变了,体积不变呢?我受美术课上教学生捏橡皮泥的启发,先出示一团橡皮泥,提问:大家都捏过橡皮泥吧?捏橡皮泥时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橡皮泥的形状在变,但体积不变呢?然后,教师迅速把橡皮泥搓成圆柱,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橡皮泥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呢?接着,教师将橡皮泥团成圆球,学生观察教师操作,进一步理解形状变了,体积不变。再让学生想一想:用这一团橡皮泥捏成其他形状,是…  相似文献   

10.
课前,教师在每个小组的桌上放一块用橡皮泥捏成的不同规格的物体。请同学们看看自己桌上的橡皮泥是什么形状?如果要计算出这块橡皮泥的体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相似文献   

11.
材料: 一块橡皮泥,一个鸡蛋,一个玻璃杯,食盐。我的问题: 为什么一艘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而一块小石头却会沉入水底呢?  相似文献   

12.
等积变形     
片断实录师:(教师向全班学生出示一块橡皮泥)这是一块不规则的橡皮泥,大家有没有办法计算它的体积呢?生:把橡皮泥切成一个个小长方体,再计算。师:真会动脑筋。那么切下的一定都是小长方体吗?生:切下来不是长方体的,接着再切,一直到是长方体为止。师:按照你的...  相似文献   

13.
自制橡皮泥     
小大人看见同学们都在玩橡皮泥,她也从妈妈给的零花钱中拿出五元买了一盒。回到家里急忙把作业做完就开始玩了起来,一块块橡皮泥在她的手里变幻成小狗、小猫、小兔子。小大人把它们排成一队,自己当老师教它们识字。她一会儿扮演老师,“同学们好,这堂课我们学习人口手三个字,大家跟我读‘人’。”然后,她就细声学着学生的样子说“人”。小大人安琪琪自言自语地玩  相似文献   

14.
捏泥     
我闲来没事———捏泥。拿出一块粉红色的橡皮泥,捏只八爪鱼吧。先把橡皮泥切成两半,把其中一半揉搓成一个圆球。橡皮泥在手中揉搓(cuō)  相似文献   

15.
最近听了一节“变与不变”的数学活动课,其中有这样一个操作活动:每生一块圆柱形橡皮泥,任意捏搓把它变成别的形状。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但刚过一分钟,教师就要求同桌互说各自捏成的泥什么变了,什么不变。交流中,学生说出泥的总量不变,但只是重复说变粗、变细,没有其他的话可说,教师却在一旁不时地称赞XX真行、XX真棒。整堂课看上去应  相似文献   

16.
课外实践活动是完成小学自然课教学任务有效的方式。轻松愉快的课外活动为原本枯燥的自然课注入了特有的生机和活力,表现如下:1.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我在讲《植物的叶》一节课的时候,先把学生带到树林里,让他们采集各种各样的叶子,并将其按照形状进行分类。然后通过讨论,使学生弄清了各种叶子的特点。采用这样的方式,不仅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还激起了他们对自然课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热情。2.培养学生能力的实践性在讲《水的浮力》一课时,我让学生在课外做一个实验:用同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形状,看它在水中是浮是…  相似文献   

17.
对儿童的探究潜能,我一直认为他们太小,只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尤其是刚刚接触科学课的三年级的小朋友。然而,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一节《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的公开课,让我真切地解读了学生的探究潜能,并改变了固有的观念。以下就是该节课的一个片断:(老师把橡皮泥沉  相似文献   

18.
教学开始,教师出示一个圆柱形玻璃容器,里面装有一部分水,旁边放一个长方体容器,提问:怎样求出水的体积 ?学生答:将水倒入长方体容器。教师又出示一个圆柱形橡皮泥,问:有办法求出它的体积吗 ?几个学生拿橡皮泥试一试,他们可能想到把橡皮泥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再量长宽高,算出体积。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猜想圆柱体的体积大小与什么有关,并猜测体积公式。对各种猜想进行讨论分析之后,给出公式。然后,学生算一算圆柱形玻璃容器的体积,再把橡皮泥捏成一个与原来不同的圆柱,要学生求出体积。课后,还要求学生求出校门圆柱形…  相似文献   

19.
小学自然第五册"沉浮的秘密"一课,教材中设计的实验思路是好的,但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存在这些弊端:团形橡皮泥船在水中占据的空间和船形橡皮泥在水中占据的空间,学生难以分辨出谁大谁小;在水中称船重,难以称准确,即使是同一橡皮泥船,学生称出它在水中的重量很难统一。为此,对教材上的这个实验作如下改进,使实验容易做,现象更明显。  首先,取两团等重量的橡皮泥,把它们均制成底面为2cm×2cm长方体,一团为实心,另一团为空心。  其次,将制成的两个方形的橡皮泥分别放入水中,发现实心的沉入水中,空心的浮在水面,用彩笔…  相似文献   

20.
谈谈我在《浮和沉》的教学中,怎样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观察思维实践中去了解客观事物,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首先,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周围的客观事物和现象,在本课中就是沉浮现象。所用实验物体是小瓶,金属片,石块,木块,橡皮泥,铁环,铁钉,钥匙等物体,学生并不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