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小学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更是难中之难。因此,教师在作文指导时要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儿童积极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写作充满勃勃生机,使文章更鲜活灵动。让学生在乐中写,在写中乐。  相似文献   

2.
一、激发表达欲望,让学生有话想写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觉得没有什么可写。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显得尤为重要。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或让学生走进生活,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在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3.
洪涛 《小学语文》2012,(6):48-49
小学三年级学生作文的最大特点是过渡性,即由口头作文向书面作文过渡,由观察图画向观察生活过渡,由句段训练向篇章训练过渡。这个特点决定了小学三年级学生作文训练必须要解决“愿写、爱写、会写、有东西写”的问题。一、减少束缚,让学生愿写首先,不要将写作文弄得很严肃,要强调作文就是写话,是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中,学生认为作文难写,教师认为作文不好指导,大家都在积极探讨。这里,我想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供同志们参考。要学生懂得“怎么说就怎么写”的道理作文到底难不难?也难也不难。写作没个止境,当然也就有它难的地方。作文就是说话,能说就能写,会说就会写。从这个角度讲就不难。  相似文献   

5.
作文的教与学一直让教师头痛、令学生畏惧。怎样改变这种老师难教、学生难写的状况,让作文变成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创设情境,激活写作话题作文写作的激情源自对生活的热爱。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中去激发其写作灵感,提升写作热情,从而让写作变得愉快而轻松。1.创设想象情境,获取创作灵感想象是创造力,想象作文是拓宽学生思路的有效方式。在作文教学中,要让每位学生在生活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把自己想说的话和想表达的情感,用真实的语言记录下来。如写想象作文《未来城》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首先要解决作文素材问题,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其次要解决表达问题,让学生会写,从模仿到创造,向教材要写作素材,向教材学表达;最后要将作文与生活紧密结合,开创作文的源头活水,使学生快乐作文。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长期以来,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也难。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相关的。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因此,要让学生有话想说,就要求教师将作文内容融于生动有趣的生活中,使作文课富有情趣,让他们有话要说,从而使学生爱学乐写。一、引导细致观察言之有物细致观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进而产生表达愿望。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细心观察图画和实物,用心思考,每个人才会有心得,写的文章才会有具体内容,有真情实感。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学生作文难写,教师要因"时"制宜,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品味生活、积累素材,让学生说写结合,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说:“小学作文教授之目的在于令学生能以文字直抒情感,了无隔阂;朴实说理,不生谬误.至于修辞之工,谋篇之巧,除非必要之需求,能之故佳,不能亦不为病.”这说的是要让小学生放胆去写,不做过高的要求.这是一种很好的写作理念.因此要让学生热爱写作,让他们“随心所欲而文”,写自己喜欢的文章.做好“课前三分钟”拓宽选材范围;培养信心,鼓励学生放胆去写;放胆文写法灵活,要注重生活化;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让学生写得有声有色,老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作文,为学生们创设写作情境,将学生的写作活动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学生的自我体验结合起来.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合理、有效地指导学生作文,才能让学生自觉去写,才能打破习作难的怪圈.  相似文献   

10.
在低年级作文训练过程中 ,一些实践证明 ,写好作文并不难 ;另一些实践也证明 ,写好作文确实难。那么 ,写好作文到底难不难呢?实事求是地说 ,写好作文并不难 ,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同样不难。这是我们首先应该解决的一个认识问题。现在的情况是 ,除少数人之外 ,大多数人普遍认为写作文难。这样 ,家庭说难 ,老师说难 ,各行各业的人都说作文难 ,在如此氛围内 ,当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作文的时候 ,就已经知道作文难了。到了老师郑重其事地让学生写作文的时候 ,学生在心理上已是不战先败 ,怎么能指望会写出好的作文呢?我们要走出这个认识上的误区 ,…  相似文献   

11.
要让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让他们不怕作文,然后再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乐于作文,这样他们才能写好作文。一、树立"作文不难"的意识帮助学生走出"作文难"的认识误区,树立"作文不难"的全新意识,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在习作训练中我们可以告诉学生:作文其实与说话是一回事,只不过一个是用嘴,一个用笔罢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到说话难了?有谁愁张口说话了?没有!可为什么要你把自己想说的话写  相似文献   

12.
《中国青年报》上曾刊登了一篇题为《作文里为什么不能说真话》的文章,列举了学生作文不能说真话的原因:1:教师和学生大多数不会拿作文中的话当真;2、不按教师理想中的作文要求写,得不到高分;3、教师主张作文要写积极的、光明的一面,认为消极、不乐观的文章没有前途等。从这篇文章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的主要原因,没有了兴趣的作文水平谈何提高呢?  相似文献   

13.
作文难写、写作难教一直是中学作文教学的两难境地。教师要想拨动中学生写作的心弦,帮助他们克服作文的为难、畏惧心理,必须从投其所好,引导学生投入生活、听读摘抄,积极加强修改训练、情感激励,点燃学生写作信心与激情等方面入手,才能让他们在曾经沉闷的作文世界中奏出一首首动听的和谐之音。  相似文献   

14.
正作文一直是令学生头疼的一件事。究其原因,学生多是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因为在他们的心里,总有一种情结,作文就是写名人,写大事,写崇高,写大气。可是,学生的人生经历少,分析问题的能力低,且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让他们来写呢?叶圣陶说过,作文即生活,作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所以,我觉得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让学生把眼光放低,形成一种意识,只要有生活,就一定有作文;生活本身千姿百态,作文必定丰富多彩;我  相似文献   

15.
学生说作文难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点:一是难在作文时不知道该写什么;二是难在作文时不知道该怎么写。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其一是生活积累的缺乏。其二是语言材料的匮乏。其三是迁移意识的淡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我们认为要解决学生的作文难。使学生知道作文“写  相似文献   

16.
冯为民 《初中生》2014,(Z2):10-11
正我曾在多个场合下说到我的作文教学之观点:一是要让学生变怕写为乐写,变乐写为会写。先让学生从无话可说到有话要说,不吐不快,再到说得到位,善说,要言不烦。学生作文如能从写不出,到写得多,再到写得简约、写得好,就完成了几次飞跃,作文教学就算是极为成功的了。二是写作一定要关注生活,关注生活的点点滴滴,写生活的情景,写生活中的发现,写对生活的感悟。三是写  相似文献   

17.
作文难,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作文难,题不对心,文不达意,满纸虚假话,一篇荒唐言!作文难,常写不见进步,常做不见提高,让学生常感到弃之可惜,食之无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作文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这从根本上为解决作文  相似文献   

18.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大多数学生在作文时都有的感受。要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第一,要关注生活,倡导真情写作;第二,要重视写作兴趣的激发;第三,让学生多读多写多积累;第四,予以适当适时地评价鼓励。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但长期以来,作文难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学。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抓好学生的说写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兴趣。具体做法是:让学生和老师说心里话,写句子。这样既加强了师生沟通,又巩固了所学知识;扩说、扩写句子。这样的扩说、扩写句子,学生既感到新奇有趣,又进行了字、词、句、段的训练;认真指导观察和想像。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想像,把观察对象有序地说出来再写出,为作文训练打下了基础;仿说、仿写课文句段,以锻炼说活、写话能力。  相似文献   

20.
长期的作文教学的弊端,使多数学生对作文有很重的对抗心理,一提作文就有一种本能的抵触情绪,学生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作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心理开放,使之自觉地去写,愿意去写,怀着兴趣去写。具体做法有: 一、让学生写能够写好的题目和事物作文教学非常要紧的一条是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使他们一上作文课就心理紧张,产生“作文难”的心理。要做到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