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书法艺术的视阈》不是一部狭义的书论,而是涉及多种学科的知识表述。这部著作在心理学、教育学、美学、社会学、哲学的多方关系中,以一种理性的自觉探讨书法艺术,并通过书法这个视角重新审视人生、艺术,构成了一个立体的、丰瞻的、有意义的复合体。王升教授提出的诸多新论点、新观念非常值得其他学科的学人研究,并从中获得启迪。  相似文献   

2.
我县是省内外闻名的文化县,历来崇尚文化,重视教育,文化积淀深厚,有优良的书画传统,书法名人众多。依托这一优势,我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开发了书法艺术必修校本课程,确立了“书法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这一课题,倡导“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师生结伴在墨香中成长”的理念,力求使学科课程全面体现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肖菲  白露 《职教论坛》2015,(9):40-43
学科互涉理论从一种思想发展成一系列复杂的活动,对学科领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它不仅冲击了原有学科模式的构建理念,而且以一种全新的思维,重新定义学科之间的关系,重新建构学科知识的体系。在学科互涉的今天,成人教育学科研究疆域逐渐受到蚕食,学科理论体系遭受外界质疑,学术共同体声音不一,从而影响外界对成人教育学科的认同。为此,基于学科互涉的本质,成人教育学科应该以问题研究导向来拓展疆域,通过科际整合来提升理论信度,实现话语整合来推进成人教育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标志是一种象征性符号具有指示的作用,并能够向大众传达产品或者事物的特点。标志图形的组成形式多样,本文从中国书法艺术中的势、结构、墨色三个角度探析了书法艺术对标志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书法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中、小学开展书法艺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人才培养,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国家教育部对中小学书法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这给中小学书法艺术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也给高师的书法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师的书法艺术教育应该走在学校书法教育的最前面。本文就高师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意义,当前高师书法艺术教育的学生书法基础、书法专业师资队伍以及高师开展书法艺术教育的现状作了分析,并就如何开展好高师院校书法艺术教育提出了夯实学生书法基础,提高师资队伍书法基本素养和加强书法艺术教育的软、硬件建设等三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书法艺术关的研究也是一项细致而科学的问题。书法艺术美的构成要素有:汉字的审美内涵,技法的审美价值和书家的审美情感。书法艺术美的审美表现在:书法艺术形象和书法艺术风格。书法艺术美的审美特征是:大众性,不自觉性,独立性,节律性,民族性。  相似文献   

7.
段彪 《文教资料》2009,(11):239-240
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实施艺术教育、深化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内容.书法艺术这一中国文化的精粹,毋庸置疑成为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讲坛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本文对<书法鉴赏>课程进行了教学教改方面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学科文化屏障是跨学科交流与合作的障碍,学科文化屏障的存在既不利于大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科自身的建设。不同学科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发展历史的不同是产生学科文化屏障的根本原因。为了更好地促进跨学科教学与研究的开展,我们必须更新学科发展理念;创新学科发展制度;优化学科组织结构,消除跨学科之间的学科文化屏障。  相似文献   

9.
书法艺术是一种文化素质与修养的体现。书法艺术者要想提高书法艺术创作水平,必须提高自我修养。这里的自我修养主要包括哲学修养、知识修养、综合艺术修养及心理修养。书法艺术者只有不断丰富和加强自我修养,才能不断拓展和提升书法创作水平与境界。  相似文献   

10.
程洪涛 《天中学刊》2010,25(3):127-129
作为媒介,书法艺术同时兼具了传播文化信息和书法艺术信息的功能.书法艺术"去传统化"成为社会常态、由精英垄断艺术走向人民大众、经历现代科技技术的冲击之后浴火重生,成为世界民族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朵绚丽奇葩而异彩绽放.借助电视媒介,书法艺术将走出国门,担负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电视媒介让人学习书法艺术,回归书法艺术原点.  相似文献   

11.
作为媒介,书法艺术同时兼具了传播文化信息和书法艺术信息的功能.书法艺术“去传统化”成为社会常态、由精英垄断艺术走向人民大众、经历现代科技技术的冲击之后浴火重生,成为世界民族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朵均丽奇葩而异彩绽放.借助标志性设计,书法艺术将走出国门,担负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各种各样的标志设计让人学习书法艺术,回归书法艺术原点.  相似文献   

12.
狂草是基于中华传统书法艺术形式上的一种变革,是对书法艺术审美的反叛,为祖国的传统文化增添了一门生机勃勃的书法艺术派支。狂草进一步强化了形式美感,追求的是一种狂豪奔放的审美情趣,造就了书法艺术的高度自我,凸显了激情迸发、狂放不羁的艺术气质。文章主要对狂草的美学特征在模式、创意、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剖析,阐述了狂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唐朝不仅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繁盛时期,同时也是书法艺术正规教育的开创时期.唐朝政府在办学、应试、教材、教学、择官等方面都有书法方面的内容,并设置书法学校,开设书法专业课程,首创书法艺术的正规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一世纪,高科技快速发展,电脑打字将取代“书写行为”。中国古老的书法艺术是继续发展还是被淘汰呢?本文从书法艺术未来在国际、国内的作用和地位两个特定的视角,论述了书法艺术必然会更加繁荣,并逐步走向世界的因素和条件。  相似文献   

15.
唐初书论崇王理论有其发生、发展的社会基础和理论基础,在唐太宗大力倡导下,崇王论一统天下,人为的把本应该按照书法自身规律发展的书法艺术规矩到王羲之书风的狭小空间内,限制了书法艺术争鸣化、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轨道,这终究挡不住人们满足五彩精神世界的追求,书学理论必然会适时地总结这一需求,并引导书法艺术健康发展,崇王论也因其逐渐不合时宜而最终淡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6.
一流学科建设需要以系统思维动态思考不同学科的发展进程。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在这一进程中受到了“盲目跟风”、追求各种指标等功利主义行为的负面影响,实践领域对教育管理学科的培养目标也存在各种片面认识。功利主义行为和各种片面认识对教育管理学科的育人功能起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作用。在结构洞理论视阈下审视教育管理学科的性质、定位,为其发展搭建桥梁,保障其发展的充分性,是建设教育管理一流学科的必要行动。  相似文献   

17.
近十余年来书法艺术赢得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与提高。而书法教育在这一时期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它使我们看到了书法艺术发展的远大前景。虽然现在还没有一所能与中央美院、中国美院等美术院校相比拟的书法院校建立,但令人欣慰的是高等院校书法艺术专业教育已初具规模,书法学科的宏观建设、书法教育学的建立已见雏形——《书法学》、《书法教育学》、《高等书法教程》以及严密、科学、系统的技能训练、创作体系的问世与确立足以说明这一问题。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引入书法教育机制既是作为艺术本身历史发展需要,更是师范教育特点所必需。但目前高师的书法教育还处于一个起始阶段,缺乏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拟对师范专科学校的书法教学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对于小学生来说,书法艺术课程是一门基础课,尤其是软笔书法的学习,需要长期的练习。小学的软笔书法艺术课程可遵循"六步教学法":画、摹、临、背、赏、创。只要教师指导到位,学生坚持不懈,软笔书法艺术就能够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9.
书法艺术应具备什么样的品质?这是当代书法艺术发展需要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文拟从书法艺术与中国古典文学的比较研究入手,以中国书法与中国古典文学之联系为切入点,对书法艺术的本质特征及应该具备的品质作出系统分析。从而提出当代书法艺术发展应以中国古典文学品质为其文化追求的观点,倡导一条追寻古典文学品质的当代书法艺术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欧阳修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文艺理论家。其艺术理论主要涉及到书法、绘画、音乐等方面。本文通过对欧阳修书法艺术创作观的系统探索,以及对宋代及其后的书法艺术理论和艺术创作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而昭示欧阳修书法艺术理论的意义价值,有助于欧阳修学术理论的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