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目的:以派河干流表层沉积物为对象,研究Cu、Zn、Ni、Cd、Cr、Pb、Hg、As等八种重金属总量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进行生态风险评价,指出主要污染物。方法:于枯水期利用户外助手软件GPS定位在派河干流上游至入湖口采样点采集土样,土样消解采用HNO3-HF-HClO4分解法,Hg、As利用普析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Cu、Zn、Ni、Cd、Cr、Pb利用固体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运用Origin软件制图分析重金属总量分布,运用潜在生态危害系数法对重金属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派河干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排序为CdHgPbCuNiZn AsCr,从单种金属风险指数的评价结果来看,As、Cr、Ni、Zn、Cu、Pb属于轻微等级污染,Hg、Cd的评价均值分别为753.86和5 537.3,属于极强等级污染;从综合潜在风险指数的评价结果来看,各点位均属于极强等级污染,其中,Hg的贡献率为11.89%,Cd的贡献率达到87.42%。结论:派河是巢湖Cd和Hg污染的主要输送支流之一,对派河流域重金属污染进行治理,应主抓Cd和Hg污染,降低派河以及巢湖Cd和Hg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黔中薯蓣种植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对土壤中Cd、Hg、As、Pb、Cr、Cu等6种重金属进行测定;主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8个采样点土壤中6种重金属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分别小于1.0和0.7,显示土壤重金属污染等级为安全,但样品中Cr含量较高,成为一种新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汀江某河段9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As、Cr、Cd、Cu、Pb、Zn)的含量,并采用富集系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河段表层沉积物受重金属污染已相当严重,其中以Cd污染最为严重,Cu、As次之,Cr、Pb、Zn污染较轻。总体上属于生态危害性很强的重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4.
对漯河市蔬菜种植区土壤进行了重金属Cd、Pb、Hg、As、Cr、Cu、Zn、Ni含量的调查分析,并采用单项质量指数和环境要素综合质量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重金属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漯河市3个主要露地蔬菜生产基地临颍、郾城和舞阳土壤重金属Cd、Hg、As、Pb、Cr、Cu、Zn和Ni的平均含量均低于"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规定的限值。结合重金属的单项质量指数对三地菜地土壤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舞阳有2个样品中的Cu和2个样品中的Ni质量指数大于0.7,环境质量等级为2级,属于尚清洁,处于警戒限;结合重金属的综合质量指数对三地菜地土壤的环境质量评定结果均为1级,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上属于清洁,适宜发展无公害蔬菜。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湘江(衡阳段)底泥重金属污染程度,对流域内10个断面18个采样点的表层底泥重金属(Cu、Zn、As、Hg、Cd、Cr、Pb)进行采样,测定样品各金属含量,并分别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地累积指数法评价底泥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和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湘江(衡阳段)表层底泥中各点重金属平均 RI 为1009.46,总体上属于很强生态风险;地累积指数表明在松柏段面的砷、汞、镉、铅处于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6.
以宿州煤矿区为例,通过现场采样和室内试验测定,探讨了土壤-豆类作物系统中重金属元素Cu、Pb、Zn、Cr、Cd和Mn的含量特征及富集状况,并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健康风险模型对土壤及农作物的安全风险水平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矿区农田土壤中Cd严重超标,导致土壤潜在生态风险达到强等级程度;豆类作物对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依次为ZnCuCdMnPbCr,大豆与绿豆相比,更易于吸收Cu、Pb、Cd和Mn,而对Zn和Cr的富集能力稍弱;两种日均摄食量情境下,豆类作物的重金属致癌危害风险以Cr最高,风险值超出ICRP和USEPA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而非致癌危害风险以Cu最高,风险值高于HCEPD的可忽略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7.
对宿州市近郊农田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Cu、Pb、Zn和As的含量、空间分布及来源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综合指数法对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宿州市近郊农田土壤中Cu、Pb、Zn的平均含量低于安徽省土壤背景值,As高于背景值;Pb和Zn的含量空间分布受交通污染源的影响,Cu与生活垃圾及废弃物的排放有关,As则来源于农药产品的使用;近郊农田土壤重金属为轻污染水平,以As污染最严重。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兰州市街道灰尘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存在的健康风险,在兰州市采集街道灰尘,利用ICP-MS分析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兰州市主城区街道灰尘中的重金属平均含量整体偏高,均超出了土壤背景值.富集因子分析表明As为轻微富集,Cu、Pb、Zn属于中度富集,Cd为极强富集.健康风险评价显示,街道灰尘中各金属不同暴露途径的非致癌风险顺序为手-口暴露途径>皮肤暴露途径>呼吸暴露途径,6种重金属对儿童的非致癌风险大于成人;致癌重金属As、Cd、Cr通过呼吸途径不具有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9.
对香蕉园土壤与灌溉水添加Cd、Hg、As、Pb、cr、cu重金属元素,研究该重金元素对香蕉生长影响,以及香蕉叶片对该重金元素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当重金属的浓度累集到一定值时,会对香蕉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作用,浓度太高会造成香蕉的生长停滞甚至死亡。随着土壤中Pb、Cd、As、Hg、cr、Cu重金属含量的增加,香蕉叶片中富集的重金属含量和富集系数表现为正相关的递增,香蕉叶片富集系数为Cr〉Cd〉Hg〉As〉Cu〉Pb,重金属的添加量与香蕉叶片体内含量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630~0.9994、0.9128~0.9983。  相似文献   

10.
对郴州市西河流域土壤重金属Cu、Pb、Zn、Cd、Hg、As的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西河流域土壤Cu、Pb、Zn、Cd、Hg和As总含量分别在88 mg·kg-1-1813 mg·kg-1;154 mg·kg-1-8417 mg·kg-1;140 mg·kg-1-3592 mg·kg-1;57 mg·kg-1-95 mg·kg-1;55 mg·kg-1-85 mg·kg-1和161 mg·kg-1-8622mg·kg-1范围之间,均严重超标,说明该流域土壤重金属污染存在着极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放射光谱法(ICP-AES)分别测定了广东梅州地区匙吻鲟、鳙鱼和鲢鱼体内7种重金属(Cd、Cr、Pb、Cu、Fe、Zn和Mn)含量,并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3种鱼体内必需金属元素Fe、Zn和Cu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均高于非必需元素Cd和Pb.同时,该3种鱼体不同组织对重金属的富集不一致,其中Cd、Cu、Fe在肝胰脏中富集水平分别高于其它组织.根据"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表明,该3种鱼体不同组织受到Pb、Cd、Cr和Cu不同程度的污染,其污染水平由高至低为Pb>Cr>Cd>Cu.其中Pb污染最严重,该3种鱼的大多数组织为重污染水平;其次为Cr,鱼的大多数组织为微污染-轻污染水平;而Cd和Cu只在少数组织中已超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根据"综合污染指数"分析显示,该3种鱼18个被测组织中约40%属于轻度污染水平,其它为无污染水平.其中,匙吻鲟各组织的"综合污染指数"最高,除了背肌之外其它组织均为轻度污染水平;鲢鱼约50%组织为轻度污染水平;鳙鱼为无污染水平.综上所述,匙吻鲟、鳙鱼和鲢鱼不同组织分别受到Pb、Cd、Cr和Cu的污染,其中匙吻鲟"综合污染指数"最高,表明梅州水域生态环境或渔业安全生产已存在重金属污染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2.
通过现场采样及实验室分析测试,对潮州市工业区及郊区农田表土中重金属(Cd、Cr、Cu、Pb、Zn和Ni)的含量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潮州市工业区土壤中Cd、Cr、Cu、Pb、Zn和Ni的含量均高于郊区农田土壤.以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作为评价标准,计算出各工业区土壤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土壤重金属 (铅、镉、汞、砷、铬 )污染 ,选择芜湖市郊区农田进行土壤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环境问题以汞污染最突出 ,铅次之。土壤环境质量基本上未受到镉、砷、铬的影响。汞污染的主要原因 ,可能与当地长期使用含汞农药有关。一些土壤受铅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汽车尾气所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近年来有关淮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文献分析研究,系统地总结了该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类环境激素Cd、Pb含量在空间分布特点,干流流经城市河段、各支及洪泽湖区沉积物中Cd和Pb的含量明显高于干流其他区域。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淮河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类环境激素Cd和Pb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淮河流域支流和洪泽湖区沉积物中的重金属类环境激素Cd和Pb污染程度和生态危害程度显著高于淮河干流沉积物中的Cd和Pb。  相似文献   

15.
李建飞 《莆田学院学报》2007,14(2):92-96,102
对莆田市郊区蔬菜地土壤中pH值和有机质、Pb、Cd、Cr、Ni、Cu、Zn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莆田市郊区蔬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在地区内及地区间的差异较大,Ni、Cu平均含量以新度镇较高,Pb、Cd平均含量以镇海、拱辰办较高,Cr、Zn平均含量以黄石镇较高,各地区重金属元素受地区影响显著性排序为Zn>Cr>Cd>Pb>Cu>Ni。相关性分析表明,莆田市郊区蔬菜地土壤中部分重金属元素以及有机质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所有样本中6种重金属均没有超过GB15618-1995二级标准值,但与福建省水稻土背景值比较,均有不同程度超背景值现象,其中Cr、Cu、Ni超背景值率较高,富集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售叶菜类蔬菜重金属含量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北京市售叶菜类蔬菜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特征,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市售的27种叶菜类蔬菜样品进行四种重金属Cr、Cd、As、Pb的含量检测,采用单因子评价指数对蔬菜内的重金属含量特征进行单项评价,同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蔬菜中重金属综合污染程度.为评价蔬菜中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采用美国USEPA (2000)提出的健康风险模型,通过计算危害系数(THQ)的方法预测蔬菜中重金属产生的健康风险.分析结果表明(1) 27份叶菜类蔬菜样品中Cr的检出率为100%,其余重金属的检出率较低;(2)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Cr元素超标最为严重,超标率为100%;(3) THQ的计算结果表明Cr元素成人和儿童的THQ值在27种叶菜类蔬菜样品中均大于1,且其均值最高的是标准值17倍,说明Cr在成人和儿童中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7.
通过湖南花垣和苏仙两矿区野外踏查,数据检测Pb、Zn、Cu、Cd在两矿区相应植物土壤及植物中的含量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矿区均受到Pb、Zn、Cd的污染。Pb元素在苏仙矿区是重污染,Zn对花垣矿区为中度污染,Cd对两矿区污染均为重污染,综合污染指数表明两矿区均为重污染。通过富集系数、转移系数、滞留率分析,发现14种优势植物表现出不同的吸收和富集特征,其中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为富集型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灯心草(Juncus effusus)、节节草(Equisetum ramosissimum)、毛萼莓(Rubus chroosepalus)、茅草(Imperata cylindrica)为根部囤积型植物,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为规避型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