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辩证逻辑视角出发,对无穷集合论的基本思想、认识论背景、悖论表现形式、矛盾消除方案及悖论实质作了系统的评述。指出无穷集合既是最大的集合(即实无穷集合成完全的集合),又不是最大的集合,而是潜无穷集合或不完全的集合。其辩证本质即在于此。  相似文献   

2.
美国“新批评”文论家布鲁克斯在其名著《精致的瓮》中提出了“悖论”的概念。悖论,英文为Paradox,又译为诡论或吊诡,即文本与生活、文本与文本的矛盾之处,用布鲁克斯的话说就是“表面上荒谬而实际上真实的陈述”。他说:“可以说,悖论正合诗歌的用途,并且是诗歌不可避免的语言。科学家的真理要求其语言清除悖论的一切痕迹;很明显,  相似文献   

3.
介绍悖论思想,分析导致悖论法教学的心理学依据,指出导致悖论法教学与常规教学的区别,对演示实验教学如何应用导致悖论法进行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4.
儒学价值的内在悖论与观念诠释的误区●邹定宾任何一种思想学说体系内部,都蕴含有若干否定性的价值悖论因素。这是其维系自身生命发展的一个根本前提。一般来说,这种悖论愈严重,体系愈松散,其走向自我更新的可能性也就愈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思想,应该说在...  相似文献   

5.
杨鸿江 《教学与研究》2005,12(12):77-80
本文围绕如何界定后现代主义的问题,梳理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几种比较重要的理论表征,指出界定后现代主义的真正困难在于其理论愿景与方法之间的悖离,表现为指称悖论、系统悖论和操作悖论。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图把后现代主义思潮定位为一种以“解构”的方法为核心的“研究纲领”,即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理论内核是其解构的方法,外围是各种不同的理论。这种界定有助于我们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把握后现代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6.
说导致悖论教学法费宏(江苏省武进市奔牛中学,213131)一、什么是悖论悖论是逻辑学的名词.在古希腊,悖论被称为“疑难”,意思是:“无路可走”.当代,对它有着不同的理解,如在物理学中,悖论常译作佯谬.实践证明物理学的发展都与悖论的研究有直接的关系.如...  相似文献   

7.
关于芝诺悖论的结构历来众说纷纭,而只有在正确地理解了其原初本真结构的基础上才能对其进行恰当分析。本文通过考察历史上对于芝诺悖论的认识,阐明了其严整结构,在此基础上就当前国内学界对芝诺悖论的一些误解加以澄清,并且表明了正确认识芝诺悖论的立脚点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社会对"美学共同体"的热衷与追求,是传统伦理共同体消解之后个体自由与个体安全之两难矛盾的直接产物,与传统伦理所内含的共同体体验不同,此一后现代的"美学共同体"呈现出共契与分离、归属与孤独、稳定与流变等一系列悖论性体验模式,对此悖论性体验模式的分析表明,后现代社会的"美学共同体"诉求,最终不过是大众消费文化以审美自由为策略,谋求个体社群体验之安全感的一种在世想象。  相似文献   

9.
通过阐明悖论的科学含义,再从两个著名悖论的解决中,得出消解悖论的方法论原则,即必须突破原有的理论框架,提出新观点、新理论。最后指出,在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必然遇到的一个矛盾。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必须运用消解悖论的方法论原则,跳出工业化生产方式的框框,建立与发展生态化生产方式,把自然界的再生产放在首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 现代悖论研究产生二十世纪初的西方,它主要是采用现代逻辑作为工具来分析和探讨悖论。如果从1901年“罗素悖论”的发现算起,那么,时至今日西方学术界对悖论的现代研究已有九十年历程。在悖论的现代研究中,国外有许多学者从不同学科和不同角度提出了处理悖论的方法和解决悖论的方案,本文结合于此,对现代悖论研究的进展进行探讨。一、罗素的类型论罗素是现代悖论学说史上第一个指出悖论的重要性并给予认真研究的人,也可以说他是悖论学说现代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1901年春,罗素把康托关于无最大基数的证明经过一番仔细思索之后,发现了一个悖论;1902年他向弗雷格正式提出悖论;1903年在他的《数学的原则》附录B中,提出了类型论的初步设想;1906年,他提出了三种可能解决悖论的方法,即量性限制理论、曲折理论和  相似文献   

11.
钦州湾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及pH值时空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9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调查资料,分析钦州湾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及pH值的季节变化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钦州湾海水平均温度春季20.4℃,夏季30.1℃,秋季16.0℃,冬季14.6℃,变化特征与气温的季节变化相同,空间分布为夏秋季河口区的水温都略高于湾口区,而春冬季则相反。海水平均盐度春季20.067,夏季17.975,秋季23.864,冬季23.660,表现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各季节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河口区低,湾口区高的趋势。海水pH平均值春季7.82,夏季8.11,秋季8.01,冬季8.10,全年空间分布高值区均出现在大风江口外海域。钦州湾海水比较适宜大蚝、对虾、文蛤等广温广盐性品种的海水养殖。  相似文献   

12.
自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北京话旁称代词系统在句法、语义上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在三个时期的三部典型的北京话文献《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就旁称代词系统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由18世纪中叶的“别人、人家、别人家、他人、旁人”阵容切换到了19世纪中叶的“人家、别人、他人、旁人”阵容,并最终切换到了20纪中叶的“别人、人家”阵容,期间的此消彼长、删汰整合昭然。就旁称代词个体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1.“别人”由18世纪的炙热到19世纪的没落,再到20世纪的重新走强;2.“人家”由18世纪的初露锋芒到19世纪的首度大大超越“别人”而一枝独秀,再到20世纪与“别人”的平分天下;3.“他人”这个曾经在相当长的时段内的旁称代词家族的宠儿由18世纪的颓势已现到19世纪的英雄末路,直至20世纪的难觅踪影;4.不温不火一路走来的“旁人”由18世纪的衰落到19世纪的走向没落,直至20世纪的淡出我们的视线;5.产生于元代的“别人家”由18世纪的衰弱到19世纪的没落,直至20世纪的只留存在部分方言中而在北京话中彻底消亡。  相似文献   

13.
在伊斯兰教灵知(Irfan)中,人被视为上帝在尘世的代理,这种作用无疑在于他的精神,而非身体。精神的这一方面在东方诸文化(包括波斯文化)的核心与本质中是非常明显的。对一个传统的伊朗人来说,精神首先与神圣生命联系在一起,因此对他来说,文化是在宇宙和人那里表现神圣生命的一个显白的饲子,明确表现在他的文化中的所有方面,包括艺术、音乐、诗歌、散文、建筑、信仰。此外,按照伊朗圣贤的说法,精神与意义和富有意义之世界联系在一起。只有我们身上的精神才能理解事物的意义。神圣精神将意义赋予一切事物。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哲学大师,亦是语言大师。《论语》的巨大影响,在于其思想之精深,亦在于其语言之魅力。孔子的语言观具有几个特点:一是言行一致,二是名实一致,三是文质一致,四是时中的方法,五是老实的态度。孔子的语言具有多方面的美学特征:一是匀称美,二是气势美,三是弹性美,四是睿智美,五是自然美,六是崇高美,七是刚力美,八是人格美,九是无言美。孔子的语言观极具原创性,进而影响其思想;孔子的语言美颇有吸引力,进而传播其思想。其语言的深邃和美相得益彰,凸显孔子思想的伟大。  相似文献   

15.
明代安徽人才的地理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安徽人才辈出,涌现出一大批政治、科举、文化等方面的精英。若以《明史》皖籍人物、进士和遗世著作为考察对象,有明一代安徽人才的地理分布特点主要是:皖南的徽州府和北部的凤阳府集中了明代安徽近一半的人才,各府内中心县人才多于其他县,这些差异是当时安徽政治、经济、文教、风俗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李清照是宋代名的女词人,由于她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的主导心境不同,造成了她词境、词风在不同时期的各不相同。按照词境的不同,她的词可分为少女时期、少妇时期和晚年时期。少女时期词境色彩明丽;少妇时期词境细腻、寂寥、;晚年漂泊时期词境既雄浑壮阔又沉郁、凄凉、悲惨。由于词境的不同,所表现的艺术风格也不同。少女时期婉丽、明新;少妇时期深婉、含蓄;晚年时期婉约之中见豪放、阴柔之中透阳刚,阴柔美与阳刚气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什么原因使然呢?这就是词人的心境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明代安徽地区的文人结社共有32家,位居全国第三,社事呈现出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分布不均、规模有限等特点。全国文人结社的大背景和周边地区的结社活动使得安徽的文人结社较为发达,地理环境的特征和文化发展的大势使得安徽的文人结社区域分布不均,各地经济、教育、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安徽的文人结社过多集中于徽州地区.而明代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梅瓶是我国自宋代以来形成的陶瓷器型的一种,宋代梅瓶多小口外卷。其中,北方各窑生产的梅瓶丰肩,形体修长,胫部瘦削,秀丽挺拔。南方生产的梅瓶则肩较溜,略显矮胖。辽、西夏及金代梅瓶均受北宋北方窑的影响,具有形体挺拔修长的特点。元代梅瓶造型为小口外折,短颈呈上窄下宽之梯形,肩部比宋代梅瓶更趋丰满,胫部也随之增大,至足部微外撇。明代以永乐、宣德时期的梅瓶最具代表性,小唇口微外撇,短颈中部微束,丰肩,腹以下渐收敛,给人敦厚稳重之感。清代梅瓶除仿永乐、宣德时的造型外,有所创新,式样口部增大,肩部也加宽且常有附加装饰。造型上的变化体现了我国古代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9.
人文精神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 ,数字化时代的人文精神是科学的人文精神 ,是高科技时代人类的精神支柱。数字化时代是人文精神充分彰显的时代 ,主要表现在人的自由时间的大量增加、人的能力的极大提高、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同时 ,数字化时代又存在人文精神衰变的悖论 ,主要表现为人在自身发展、文化、道德和心理、人类安全等方面面临的一系列新困境。数字化时代科学的人文精神的建构要遵循以下原则 :在人文的视野中构建科学精神 ,以价值理性校正工具理性 ;要实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全球精神的有机整合 ;在理想的视野中把握现实性 ,实现终极关怀与现实关切的统一 ;在人的社会性发展中完善个体性。  相似文献   

20.
自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北京话旁称代词系统在句法、语义上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在三个时期的三部典型的北京话文献《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就旁称代词系统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由18世纪中叶的"别人、人家、别人家、他人、旁人"阵容切换到了19世纪中叶的"人家、别人、他人、旁人"阵容,并最终切换到了20纪中叶的"别人、人家"阵容,期间的此消彼长、删汰整合昭然。就旁称代词个体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1."别人"由18世纪的炙热到19世纪的没落,再到20世纪的重新走强;2".人家"由18世纪的初露锋芒到19世纪的首度大大超越"别人"而一枝独秀,再到20世纪与"别人"的平分天下;3".他人"这个曾经在相当长的时段内的旁称代词家族的宠儿由18世纪的颓势已现到19世纪的英雄末路,直至20世纪的难觅踪影;4.不温不火一路走来的"旁人"由18世纪的衰落到19世纪的走向没落,直至20世纪的淡出我们的视线;5.产生于元代的"别人家"由18世纪的衰弱到19世纪的没落,直至20世纪的只留存在部分方言中而在北京话中彻底消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