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地质记录来看黄土高原的种草种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负责同志巡视甘肃后,号召在甘肃黄土高原地区大力推广植树种草,用这一措施来彻底改变甘肃的“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而代之以草促林、促农的良性循环。这是一个关系到甘肃全省人民生活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但是,多年以来关于黄土高原的治理在一些根本问题上是有分歧的。一种观点认为,黄土高原历史上曾是森林茂密和水草丰美的地方,完全是人类的不合理利用,特别是滥垦滥牧造成了今天的恶果。一种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地区降水资源特征及其对植被分布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选取了黄土高原 4 1个站点 1 96 1年~ 1 990年的月降水资料 ,计算并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年内各个季节的降水分配比例、年降水变率和离差系数等分布特征 ,同时对黄土高原不同地区光热水资源的耦合特征和土壤水分在雨季恢复的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森林地带分布在黄土高原东南部和立地条件好的山地 ;荒漠草原带分布在水热资源缺乏的西北部 ;森林草原过渡带和典型草原带分布在森林带和荒漠草原带之间 ,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植被地带。最后 ,给出了林草适宜分布区域及其受限区域 ,可为当前黄土高原植被生态恢复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控制水土流失整治黄土高原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不仅危害地当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而且危及黄洒下游的安澜,致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为此,江泽民总书记在1997年曾批示,要“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1999年朱rong基癖理在延安和水土保持研究所考察时讲到“黄河退田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措施,大搞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为了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我们在大量调研基础上,就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等问题提出一些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4.
微孔草资源的开发前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承熙 《青海科技》1998,5(2):46-46
微孔草油富含γ-亚麻酸,微孔草适应性强,适宜在高寒地区种植,对其开发利用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地区国土整治的综合考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庆祝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以下简称综考会)成立三十周年之际,认识综合治理开发黄土高原地区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回顾黄土高原地区过去所开展的综合考察研究工作以及明确我们今后考察研究的任务,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西气东输"工程是国家的重大工程之一,该工程经过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受流水侵蚀严重,其地表多沟壑、高边坡,滑坡时常发生。在黄土高原地区,西气东输管线安全受到以滑坡为代表的地质灾害的威胁。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选取西气东输子长段(属黄土高原地区)一处高边坡,首先对其进行工程地质条件分析,然后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出了理想二维状态下的边坡的安全系数,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希望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由于其本身固有的脆弱自然环境,加之长期以来资源利用不合理,植被遭受破坏,使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全区水土流失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侵蚀模数大于 500吨/平方公里·年),其中土壤侵蚀模数大于5000吨的严重水土流失面积约16.6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产重地影响了本区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开发。尤其是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又导致黄河下游干流河床逐年淤高,洪水产重威胁着黄淮海平原千百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广大地区的经济建设。全国406个贫困县中,黄土高原地区有102个,占四分之一。但本区长期堆积所  相似文献   

8.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处在干旱与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在世界地理、地质及农业生产上均为一特殊地区。积极开展这一地区的植物生长及水分条件、小流域气候变化规律及其相关的大气成分变化观测,进行土壤肥力、养分变化的研究,以达到植被的合理配置和重建被破坏的人工植被,对于亚太地区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生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1995年,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学士院院士田村三郎一行3人访华,就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与日本东京大学在黄土高原地区开展生物生产和沙漠化防治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进行…  相似文献   

9.
草是畜牧业发展之根本,草的发展取决于一个地方畜牧业发展的质量效益,没有草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当地畜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问题。藏北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西藏高原特色畜牧业基地,而高寒草地退化严重制约着其生态和生产功能,对生态保护建设和畜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新挑战。那曲草原站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建设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提出藏北高原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发展人工种草可有效解决草原生态保护利用和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藏北高原发展适宜区域人工种草,是保护和建设发展藏北高原草原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发展适宜区域化人工草地建设,使荒地及闲置地得以充分利用和改良,生产更多适宜优质高产饲草料,缓解藏北高原天然草地放牧压力,夯实畜牧业基础,储备冬春防抗灾饲草料奠定基础,提高高寒草地生态功能,促进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因此,生态保护建设与畜牧业协同发展是藏北高原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保障农民消费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消费结构是否合理,消费方式是否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发展程度、人民的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创造条件,保证农民消费质量。本文针对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完善农村消费市场、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引导农民改变消费观念等一系列问题论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黄河源区生态保护与草牧业发展关键技术及优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源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草牧业生产区,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改善当地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综合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源区草地生态系统发生严重退化,对源区草牧业生产、区域生态安全和中下游地区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影响。2000年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黄河源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逐步改善,但草地退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本文系统梳理了高寒地区草地生态保护与草牧业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凝练出区域适宜的黄河源区草地生态保护与生态草牧业发展技术体系,基于草畜资源优化配置建立了区域功能耦合发展模式,结合案例分析了相关技术的应用效果,并对源区退化草地管理与生态草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上述工作对推动黄河源区草地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地区是指青藏高原日月山以东,太行山以西,阴山以南,秦岭以北的地区,大部分属黄河中游流域,水土流失很严重。行政上包括了7个省(区)280多个县(市)。 黄土高原是我国文明的发祥地,自古至今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广大人民,为开创中华民族灿烂历史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几千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如战争毁坏森林,不合理的利用土地,  相似文献   

13.
环渤海4省份的滨海地区拥有大量中低产田和未利用盐碱地,也是我国重要的集约化养殖区域,但人工牧草种植和牛羊养殖的规模严重错位。高效利用盐碱地种植宜牧草,发展生态草牧业不仅能解决养殖所需饲草料严重不足的问题,也为发展农区生态草牧业提供范式。李振声提出的"滨海草带"理念,强调利用滨海中低产田和盐碱地,依据障碍因子的不同,适宜开展人工种草,在全面改良土壤、保障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为牛羊养殖提供饲草保障;"滨海草带"建设将有力落实和推进我国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服务保障重要农产品安全和陆海统筹生态安全的国家战略。文章在分析"滨海草带"自然资源禀赋与草牧业发展需求匹配性的基础上,阐明了环渤海草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关键科学问题、创新模式,并探讨了生态环保效益与经济产业效益潜力。最后,从技术创新平台与能力建设、坚持生态优先高质量发展原则、做好资源配置与空间分区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滨海草带",促进环滨海绿色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在不久前落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作的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第一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实现"美丽中国"计划,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飞,就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贯穿于社会各方面建设的全过程。"小草大事业",发展现代草业正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现代草业涵盖牧草、能源草、生态草、草坪草、观赏草、食用草、药用草等范畴,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于一体,是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15.
他被乌斯玛草影响了一生,但他改变了乌斯玛草的命运,使其成为新疆的一种特色产业。他就是奥斯曼生眉笔发明人刘庆华研究员。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西北尤其是黄土高原地区,为治理严重的土壤侵蚀和荒漠化,几十年来一直在大力恢复和增加森林植被,实施了“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草)和天然林保护等重大工程,而且这里也是未来我国继续整体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关键区域。但森林恢复严重受限于水资源不足,一是干旱限制森林分布和生长,二是大规模造林明显减少河川径流从而加剧生态用水与其他各业用水的矛盾。因此,需在考虑区域供水安全条件下合理恢复森林,并从多功能管理角度实现林水协调管理。  相似文献   

17.
顾文毅 《青海科技》2007,14(4):30-32
近年来,我省城区绿化面积有了很大的增长,特别是地被草坪的面积日益增加,而我省种植的草坪种子绝大部分来自国外,在当地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研究,我们筛选出适合我省栽植的野生草坪种—发草。本文通过试验选择出发草适宜的播种量、施肥量及最佳播期。总结了种子繁殖技术和草坪建植技术。  相似文献   

18.
我国黄土覆盖地区甚广,面积达63.1万平方公里,其中以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上,黄土覆盖的规模最大,厚度达100米以上。历代人民为了谋取生活资料,这一带的土地资源开发得十分强烈。然而,自然环境的保护,则未被人们注意,长期来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产量低微。解放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研究,取得可贵的成果。但是水土流失的问题,黄河下游泥沙淤积问题,仍然是当前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水库的运行安全是水利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个水库管理单位稳步发展的根本保证,也事关防洪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应从小处落实做好包括思想认识是否到位、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落实、是否加大安全培训力度、是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督查工作、是否充分认识到当前安全生产所面临的任务等等方面的工作。及做好水利安全保障工作对于水库及国家和人民的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房前屋后"人工种草是藏北高寒牧区防减灾饲草料储备的重要措施。利用"房前屋后"特殊适宜区域种植当年生优质高产牧草,可有效解决高寒牧区牲畜冬春季饲草不足的问题,加强牲畜防减灾能力。筛选高产优质牧草品种,研发"房前屋后"人工种草关键技术,提高饲草单位面积产量,推广应用于藏北高寒牧区,缓解天然草场承载压力。研究表明,"房前屋后"人工种草平均亩产鲜草3501.3kg,青干草产量较周边天然草地产草量高31倍,可多承载16933个绵羊单位。因此,"房前屋后"特殊适宜区域开展人工种草适合在那曲高寒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