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良好师生关系建构的观念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一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构需要以现代人学观、学生观和教师观作为基础。现代人学观强调,师生首先是作为“人”相遇在一起并产生关系的,因而要从人的本质、价值高度审视师生关系;现代教育观强调改变应试训练,提倡师生解放,重视个性与主体性培育;现代学生观强调把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人、完整的人、学习的人和未来社会的主人;现代教师观包括要有正确的权威观、正确的角色职能观和正确的专业观,强调教师更应以内在精神力量和人格品质影响、感召学生,埋头工作,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2.
朱德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主要包括人的本质观、人的主体性、人的价值观和人的发展观等四个方面。朱德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的人学思想与传统人本主义有根本的分歧,他认为人不能像定义物体那样来定义,人的存在是一种"在世"的状态,是一种过程性的存在,"在世之在"和"与他人共在"是人的存在和显现的过程,而不是传统人本主义人学理念中的被规定了的先在本质,海德格尔的这一思想无疑是对人本主义恩学理念的消解.  相似文献   

4.
试析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人学及其对人的本质的深刻认识,是从哲学角度对人所作的最高层次思考,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的,它需要马克思主义人学为其提供正确的理论基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取向、教育主体观、教育任务及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误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重要理论基础,在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所扬弃的基础上,转变观念,结合新形势,研究新情况,采取新措施,解决新问题,开辟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人学视野中的人是在现实生活世界或社会关系中从事生存实践活动的主体,即“具体的人”。以这种人学观为依据对作为德育理论基础的三个重大关系,即人与社会、人与道德及人与自身的关系,进行人学的理解成为德育转型时期我们理清头绪,明确工作目标的关键,而坚持“以人为本”正是落实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在德育中基础地位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主体间性是当代西方哲学在对个人主体性弊端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范畴,主体间性作为一种新的人的生存方式和人学理念的世界观对教育理论与实践具有深远影响。从主体间性的视角解读新课程,主体间性的生成和彰显是新课程的价值追求,这一理念体现在新课程的目标观、内容观和过程观之中。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的科学理论,是从哲学层面对人作的深层次的思考。高校生命观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坚持以人为本,把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运用于高校生命观教育中就是最大限度的调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生命观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其时效性。  相似文献   

8.
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   总被引:73,自引:0,他引:73  
任何道德教育必以某种人学观为其依据。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在历史发展进程中 ,这种关系性存在曾经呈现为各种不同的现实的形态 ,相应地也有过不同的人学理念。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也由此而发生嬗变。在人类发展的早期 ,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一种整体性存在 ,人对人依赖关系的肯定与认同是当时人学观的核心 ,与之相对应的道德教育所要维护的是没有个人独立性的整体性。当今的中国道德教育尚未完全走出整体主义的范式。随着现代化的推进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开始确定 ,单子式个体是与之相对应的人学观。在道德、道德教育领域内的相对主义和私人化是其表现特征。进入当代以后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联越益密切 ,共生性存在开始突显于人学理念之中。当代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都从不同方面对共生性存在作出了阐发与证明。面对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理念的转变 ,道德教育要在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上迎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人学观是教育理论建构和教育实践展开的支点。为了实现教育领域中人的真正回归,教育学必须建立一种新的人学观。人不是一种“本质先定”的“现成性存在”,而是一种“动态发展”的“生成性存在”。从人的生成性形象出发,教育在本质上就可以理解为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教育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教育过程就是具有自足性价值和意义且蕴含多种可能的不确定性过程。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观的确立,是以实践为基础,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向的人学理论。这种理论是对以往哲学的批判和逻辑发展,使哲学真正回归到现实人本身。马克思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研究和考察人,对人的问题作了科学解答,揭示了人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实现了人学理论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形态,对当下我国人学理论研究、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香兰 《江苏高教》2008,(3):113-115
当前大学德育的人学观是"实体"人学观,它表现为人的精神与身体相分离、"人是单子式存在"和"人是物"的物性人学观。精神与身体分离的预设使大学德育忽视了环境的道德教育意义,促成主—客形式的关系结构,使大学德育走向学科化和知识化,大学德育的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相互分离;单子式存在的人学观致使大学德育走向灌输、边缘化和相对主义;物性人学观中的大学德育埋没了人性,遮蔽了学生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价值转型及其知识论与人学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纪之交启动的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彰显,标志着新课程改革的价值转型。从教育哲学角度来审视,我国新课程的这种价值转型,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知识论、人学观的转换紧密相关。在知识论转换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的动态性、建构性、开放性、内在性已为人们所普遍认同。在人学观方面,人们开始超越以往对“人”抽象化、静态化、空洞化的认识,强调了“人”本然具有的生命性、主体性、能动性、自为性、超越性等应然性的向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人知识论、人学观的转换,为我国新课程改革提供了知识论的前提和鲜活的人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特征“此在在世界之中”,将世界问题和人的问题联系起来,又通过此在这一中介把世界现象最终同存在问题勾连起来。人与世界的本质关系是存在关系。海德格尔“言说观”:以词语创建存在。海德格尔的“言说”观是建立在对传统语言观批判的基础之上。海德格尔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以“诗意的存在”重建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有声的聚合与无声的聚合两个声部的奏鸣形成其语言之思的复调性。  相似文献   

14.
面对新时代对“人”的理解和要求,江泽民同志的人学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用与时俱进的思想诠释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观”,是理解时代“人”的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和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人学视阈下的幸福观是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把人放在实践中,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现实的反思。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出发,分析制约中国人民幸福的因素,提出个人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国家要保障人民的幸福。  相似文献   

16.
传统人生美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人学之间存在诸多关联域,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人学建构的理论资源。传统人生美学的"天人合一"观有利于促成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中和之美"对思想政治教育人学所追求的和谐主体建构具有借鉴价值,主要体现在强调情理和谐、内外兼修等方面;老庄"有无相生"观启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应实现有机统合。  相似文献   

17.
魏书生的人学思想是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生发点,具有阿基米德点的作用。魏书生人学思想包括人性观、人际观两方面的内容。他的人性观可概括为善恶混杂的人性观,人际观包括自我与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集体三个方面。这种人学观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只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认识人的局限,启示我们要多维度地来认识人(学生),从而实现人性化教育的理想。  相似文献   

18.
中国模式已经成为一个被热炒的国际话题,从人学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很有意义。中国模式具有很深的人学意蕴,突出表现在:“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共同富裕的发展宗旨;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中国模式在实践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主要贡献在于:突显了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人学观;实现了从“人本理论”向“人本实践”的飞跃;拓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模式已经成为一个被热炒的国际话题,从人学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很有意义。中国模式具有很深的人学意蕴,突出表现在:“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共同富裕的发展宗旨;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中国模式在实践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主要贡献在于:突显了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人学观;实现了从“人本理论”向“人本实践”的飞跃;拓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入学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运用综合的方法,怀着对完整的个体生存与命运的深度关切,把从事感性活动的现实的人确定为新人学的前提和起点,并从实践、社会和个性三个向度展开人的本质,构成了其人学的核心,同时把现实人的二重性生存方式和人的"异化"的发展方式作为人学的主题,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确定其人学的价值目标和理论归宿,建构了较为清晰完整的人学理论的逻辑链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