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年一度的“两会”新闻盛宴每每引发媒体新闻大战,传统地方纸媒做好“两会”新闻报道必须改革和创新。一是超前策划,立足民生;二是打造专栏,加强互动;三是版面清晰.解读到位。  相似文献   

2.
曲涛 《青年记者》2007,(6):20-20
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大众网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主线,本着聚焦热点、贴近民生的报道原则,组织精兵强将,精心制作了全国“两会”的新闻专题。共编发“两会”新闻、评论、图片、资料等相关章500余篇,对“两会”的重要新闻均在网站首页重要位置刊发;对“两会”开幕式、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李肇星外长答记问等多场重要会议和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在大众论坛开设专题,组织引导网民对两会的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共刊发网民“两会评论”200余篇。所有这些,都极好地烘托了“两会”氛围、宣传了“两会”精神,吸引了网民的关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9年中国“两会”吸引了超过3000名海内外记者采访,每天向世界提供大量的新闻。各媒体或辟出大量版面,或腾出黄金时段,派出大批记者挖掘这一新闻富矿,以其吸引读者,占领“两会”报道的新闻制高点。笔者仔细翻阅了《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等15种报纸,发现相较于往年,今年的“两会”专刊报道亮点频出:更强化报告解读、更注意民生报道、更注重话题报道;  相似文献   

4.
民生新闻的特点与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是我国近年来兴盛的一个重要新闻类型,各种媒体都把它作为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民生新闻的界定。什么是“民生新闻”呢?要界定这一概念,首先要借助“民生”一词来说,我国古代就有“民生”一词,《左传》中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表述人民的生计问题,古人使用“民生”一词,大多指百姓的经济生活。孙中山也在《民生主义》第一讲就给“民生”下了个定义:“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重整旗鼓,群众的生命。”综上所述,所谓民生新闻就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内容上锁…  相似文献   

5.
缪毅容 《新闻记者》2006,(11):22-25
“话题新闻”近来在媒体上频频出现。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表现形式.“话题新闻”增强了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实现了“大”(党和国家的大局)与“小”(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间的良好沟通。标志着媒体对新闻事件、新闻现象的关注,从传统、单一典型宣传.开始转向更宽广领域,使社会深处涌现出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成为广泛报道的对象。一年一度的全国人代会、政协全会(以下简称“两会”),审议、讨论和制定的方针、政策、法律,以及所关注的社会热点,决定着国家一个时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走向,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未来的生活。来自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会上的建言献策,大量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声和社会关注热点。同样。上海市的“两会”在地方上发挥着类似全国“两会”的重大作用。因此,“两会”新闻报道,作为时政报道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极大关注度。而“两会”中的热点话题,又为话题新闻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研究“两会”话题新闻报道。不断提高“两会”新闻报道质量,创新时政新闻报道手段和表现形式,能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心理,提高党报等主流媒体影响力和辐射力,也能使党报等主流媒体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更具生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2004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组织的“两会”报道受众需求调查显示:选择“非常关心国内外大小事”的被调查者占到了总样本量的50%,“关心与生活密切时政新闻”的占31%,仅有3%的被调查者很少关注时政。这种关心时政的民间态度表明,读者对时政新闻保持着旺盛的需求。读者的这一态度同时  相似文献   

7.
刘晓明 《今传媒》2009,(12):46-47
“民生新闻”的提法近年来颇受学术界关注。广义地说,所有为民众关心的新闻都是民生新闻。狭义地说,民生新闻由民生内容、平民视角、读者本位、人文情怀、民众话语等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报业界,关注民生,迅速连接新闻信息的“热线报道”成了很多媒体夺取竞争高地的重要手段。几乎各家报纸都开设了“热线新闻”报道或“报料新闻”专栏、专版,以此架起一座与读者联系的重要桥梁。几年前,《汕头特区晚报》也开辟了“读者来电”专栏。这一改革措施,一下子拉近了报社与读者的距离。有力地推动了办报人与广大读者的互动,使报道在社会的影响更迅速、更广泛。  相似文献   

9.
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是“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结合的产物。近年来,民生新闻以其本土化、贴近性、平民化的特点,在新闻界“攻城掠地”,赢得了不少读者的心。民生新闻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其成为全国各级媒体追逐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发轫于报纸、滥觞于近年来的电视和广播等新闻媒体的“民生新闻”,如今正呈现“蓬勃”之势,《民生热线》、《今日一线》、《民生大参考》、《行风热线》、《民生关注》之类的民生新闻栏目可谓层出不穷!各媒体纷纷追求“民生新闻”、群众百姓谈沦关注“民生新闻”、领导赞赏鼓励“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以其一股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的清新之风、上升之势,迅速占住一些媒体的新闻视角,吸引民众眼球与耳膜,说其正成为一股“民生新闻热”不算为过!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同质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的今天.民生内容成为媒体关注的重要题材。以“关注民生.彰显公信”为办报理念的《三峡晚报》,一直倾力于民生报道,并致力于打造“帮办”专栏,以拓展民生新闻内容,让民生新闻更加贴近读者。  相似文献   

12.
杨亚军  韩波 《新闻传播》2005,(11):28-30
2003年12月12日,《南方日报》珠三角新闻版创刊。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杨兴峰在当天的创刊会上对该新闻版块的运作提出要求,“我们要做读者‘必读的新闻’,关注读者的‘衣食住行’,关注民生。”  相似文献   

13.
各显神通各具特色──简评“两会”新闻发布会的报道翟跃文,周燕群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在回顾1997年的“两会”时,我们试图通过截取各新闻单位对“两会”新闻发布会的报道这样一个横断面,来观察和感受一下各新闻单位“两会”报道的特色,虽然不免有管中窥豹...  相似文献   

14.
高洋 《记者摇篮》2012,(4):14-15
每年的"两会"报道往往是时政新闻厉兵秣马、决胜千里的重大战役。而很多民生新闻栏目对"两会"宣传退避三舍,认为主题报道影响收视,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实际上,"两会"所确立的发展方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全省经济、民生发展的大方向。作为一档有影响力的民生新闻栏目,这同样是一次融入主流的难得机会。喉舌论决定了民生新闻和时政新闻在导向和内容上并不对立,高明的新闻从业者完全可以从政治导向和市场需求中找  相似文献   

15.
王丹 《声屏世界》2008,(1):16-18
面对民生新闻发展之路隐忧重重的现状,作者王丹以2007年两会中关注民生的热点话题为由头。提出了民生新闻应当开辟民生新闻报道新视野的观点。该文在分析以往关于四大民生问题报道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探讨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民生新闻栏目既要关注百姓衣食住行的“小民生”,更应关注百姓求医就业、受教育与老有所养的“大民生”,应做好党和政府在各个时期发布的各项政策的解读、宣传工作,以提升民生新闻栏目的品位。真正为百姓提供实用而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6.
每年的“两会”报道是各级党报的规定动作,也是一年报道的重大战役之一。如何让“两会”报道更可读、可亲、可感,对读者更具有亲和力,是一个值得努力探索的课题。我们认为,除了在内容上做到准确、及时、全面,更加关注民生、反映民意外,在报道形式上,注重与读者、代表委员和网民的互动,是增强“两会”报道亲和力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余斌 《新闻前哨》2010,(6):48-50
时下,民生新闻在地州党报属供不应求的畅销品。说其畅销,是因为上至地州党政,下到各族读者,无一不从民生新闻了解党和政府的爱民举措、各族群众的安危冷暖。近几年,我区不少地州党报相继增设了民生栏目或版面,像《巴音郭楞日报》“社会城事”、“民生民声”、“实用新闻”、“法治在线”、“天天健康”版,《阿勒泰日报》“服务信息”、“社会广场”、“通风报信”、“中亚商机”版等。  相似文献   

18.
中央连续第四年制定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件”,今年的一号件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农村大众报根据自身情况,要求编辑记认真学习这个件,并把它确立为今年新闻宣传的指导方针。同时,结合全国“两会”,发挥自身优势,立足自身特点,谋划新闻稿件,做足“农”字章,关注民情民生。“两会”期间,除编发了四十余篇新华社稿件,还组织记采写了五组反映农村、农民、农业现状的系列新闻报道,目的就是延伸“两会”热点,“为农民说话,让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做出农民报自己的特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会议新闻要讲“民生故事” 时政新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反映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战略举措,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但是,都市报时政记者要贴近民生,写出读者感兴趣的文字,就要从民生的视角切入,改变“八股”式的时政新闻报道,为群众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20.
会议新闻在党报的宣传报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每年中央到各省市自治区的“两会”,再到各部委的工作会议,各行业视工作形势发展而召开的系列会议,由此可见采写会议新闻是记者、通讯员一项基本功。但常有读者议论:“我就烦看会议新闻,又空又长,今天李书记讲话明天张厂长强调,一个套路。”也常有作者感叹:“搞会议报道没意思,很难。费力不讨好。”为什么会这样呢?纵观以往会议新闻报道,其主要弊病就是滥、长、空及写作的程 式化,报上常见的“格式化”会议新闻让读者生厌、心烦,有的报纸 因此类会议新闻太多,从而失去不少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