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职业中专幼师班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开展的双边活动。为此,教师应做好示范、讲解和指导;学生要看清、听懂和多练。  相似文献   

2.
“放一放”就是要教师把“师道尊严”的架子放下来,“让位还权”,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的发挥,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真正扬眉吐气。 一、教师放一放,算题方法多样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课堂成为学生发挥个性的天地,成为自我赏识的乐园。在教学“买铅笔”一课时,我大胆放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虽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但不能轻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创造性的指导起着引领、导向作用,它关系着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关系着活动的成效。在整个综合实践活动中,都不能离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在选题、活动过程和方法、活动方式等方面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4.
在职业中专幼师班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必须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开展的双边活动。为此,教师应做好示范、讲解和指导;学生要看清、听懂和多练。  相似文献   

5.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虽然要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位置,为其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应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课题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教师对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高课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师要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指导更加有效,以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指导贯穿整个过程,但指导时机、指导方式并不理想,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也较少。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活动情况,灵活安排活动进程与探究方式,通过递进式、迂回式、交叉式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合作、双向交流的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提供机会、创设条件,让学生有自主发展的空间,在与学生共同合作的过程中,可适时地提供帮助和指导。教师要适时演好“配角”,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我们要充分配合“主角”(学生)去完成相关的教育教学的任务。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提供机会,让学生动起来,使他们变得活泼敏捷而富有朝气。  相似文献   

8.
核心素养视域下,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运用表现性评价,教师能够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实时了解。同时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途径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创新探索。从而让学生有创造性地解决一些问题,表现性评价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师来说,要想学生能力得到提升,就要用科学的教育和表现性评价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最大限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根据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9.
小组合作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教师应明确课堂不同阶段自身的角色定位,并适时切换。在活动初期,教师是发现者,掌控全局形式;在活动中期,教师是参与者,选择样本、点拨思维、启发智慧;在活动后期,教师是整理者,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数据,把握发展趋势。教师将教学指导贯穿全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顾园园 《小学生》2023,(12):37-39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活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活动经验,引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思考、探究,细化、强化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引导、指导;要注重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动态生成性,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智慧,催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创新;要注重引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交流、反馈,让学生反思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要不断改进、优化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实践育人、综合育人、科技育人、人文育人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1.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性、研究性、交往性的实践。”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 ,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 ,放任学生 ,而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和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怎么做到“有效指导”呢 ?我认为要授学生以“渔” ,教给学生活动的方法 ,才能保证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的成果真正属于自己。我在指导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折叠》一课时 ,根据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自主选择与老师共同确定活动的方案的板块 :1 分兴趣小组调查 ,收集大自然中的折…  相似文献   

12.
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现场学习力”重在“基于现场,反哺实践”,让课程成为“学生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现场”、“同伴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现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修现场”。  相似文献   

13.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使习惯于学科教学的教师在它面前有些束手无策。老师们拼命记着: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的实践,是学生的活动,要发挥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摸、爬、滚、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包办,不能代替学生体验,不能代替学生感受。于是乎,老师成了学生学习的旁观者,成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懒老师。可这难道就是综合活动的指导老师吗?这难道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首席”地位吗?  相似文献   

14.
徐红梅 《生活教育》2014,(9):99-100
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你的课程你做主"、"你的课堂你设计"、"你的成果你展示"这三个方面让"尊重"成功在学生心间绽放。  相似文献   

15.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指导除“活动定向”环节外,还需要加强对“活动展开”与“活动总结”环节的具体指导,具体策略与学生在活动阶段的具体任务和情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选题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准备阶段的重要步骤,其内容的选择与主题的确定关系着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兴趣导向,影响课程实施的成效。教师的正确指导与策略,将直接影响与决定学生课程活动的成功与否。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生活,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与教学,是指导学生成功进行选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夏利明 《文教资料》2011,(18):130-131
目前部分农村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不足,对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缺乏主动。作者对综合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析.谈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农村初中教师的要求.教师应正确定位自身角色,让综合实践真正“实践”起来。  相似文献   

18.
张南 《中学文科》2007,(9):114-114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自身和社会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课程形态。我校在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课程资源方面投入不足。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中,我校侧重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出了以“热爱家乡,感受风土人情”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人文环境、民风习俗、农业特产等几方面,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为了让学生在探究威县风土人情的过程中,从物质到精神、从生产到生活、从思想到习俗,更好地感受到家乡文化的魅力,我是这样指导学生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而言,如何让自己所指导开展的活动让学生喜爱,是一个需要永恒关注的话题。这里,笔者结合对一些教师的原生态课例的描述、反思,从一线指导教师的视角谈谈“构建学生喜欢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行为策略。  相似文献   

20.
李云玉 《快乐阅读》2013,(11):47-47
虽然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与其它的课程不一样,但是它同样需要教师的科学、有效指导。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而应把科学、有效的教学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只有在教师的科学、有效的指导下,才能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更科学更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