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职业技术教育》2005,(33):58-59
陕西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战略举措,大力实施职业教育“一网两工程”(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职业教育强县富民工程”和“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努力增强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视点集萃     
农村民办职业教育模式探讨民办职业教育“订单教育”模式具有“因地制宜”、“因市施教”、“因用育人”等优点。这些优点使民办职业教育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民办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这对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巨大作用。因而,民办职业教育“订单教育”模式在转移农村劳动力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上,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潜力。要搞好和推广民办职业教育“订单教育”模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应做好以下几点: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和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3.
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教育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职责和使命。而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必须建立有效的职业教育保障体系。这就要树立“以农为本”、“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观;建立富有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激活职业教育投资体制,建立职业教育保障制度;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甚至有“技能人才大本营”之称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相继出现了中小企业招工难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时间“民工荒”成为讨论的热门话题。笔认为,“民工荒”现象,其实透露出一种“结构荒”、“教育荒”、“技工荒”。通过对发生“民工荒”地区的调查表明,缺少的主要是初、中、高级技工,并非是普通农民工。此“民工荒”,显现了我国技能型高素质岗位人才的缺乏,凸现了我国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养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正在从“供不应求”转向“既过剩,又不足”,缺乏技能将成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农村职业教育对于技能型劳动力的供给具有积极影响,但职业教育成本高,而收益并不高于普通教育,个人的投资意愿不足。并且接受职业教育的更多是低收入家庭子女,个人承担学费的能力弱。本文提出要强化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性,增加对职业教育的预算支出,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农村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大有作为,它具有“化民”、“安民”、“育民”、“富民”等独特的功能。职业教育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应分别构建以政府、学校、企业和社区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同时必须实施积极的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包括:目标策略、办学策略、经费策略和课程策略等。  相似文献   

7.
记者:(以下用口)“民工荒”频繁地出现在各类媒体上,“民工荒”这一说法能否成立? 莫荣(以下用■):尽管局部地区存在民工短缺的现象,但“民工荒”这一说法还是不能够成立,因为我国劳动力总体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我认为,与其说是“民工荒”,更不如说是企业对劳动力的“有效需求”不足。因为企业支付民工的工资在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特定情况下,被压到很低的水平并且长期保持不变,导致民工不愿意到这类企业就业。  相似文献   

8.
农村劳动力的去留与农村职业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劳动力的去留问题是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过低的劳动力素质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职业教育的重点应放到农村,为农村劳动力的“去”与“留”服务。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视角分析了苏北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苏北职业教育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强化“三个保障”、推进“四项建设”、实施“五个统筹”、把握“三个重点”、扩大“试点”规模、加快“四个转变”。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使得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民工荒”的出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加剧,使得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愈加突出,它不是一种总量性的劳动力短缺与过剩,而是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在特定经济发展时期的凸显.“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契机和中国经济脱离“低成本陷阱”的重要转折.因此,要充分利用“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所形成的倒逼机制,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完善劳动力市场,推进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发展,实现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从历时性角度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正步入"青年怪圈",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消化、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结构性矛盾等产生不良影响。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相对不足,尤其是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长期滞后发展,是这一"怪圈"形成和不断循环的重要原因。建议通过大力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推动农民工培训工程,加强企业在职培训,开发农村中年以上劳动力资源等途径,从而打破"青年怪圈"。  相似文献   

1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莹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8):60-6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人员素质低、缺乏完善的教育体系、劳动力转移无序等问题,需要构建基础教育、农村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农村高等教育、农村成人教育“四教一体”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并实施人才开发与农村经济发展一体化战略以及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3.
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农村劳动力缺乏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已影响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并且,随着入世和国内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滞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市场化程度低,产品生产成本高,品质差以及污染等方面。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缺失,没有重视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对此也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城乡经济固有的二元结构及薄弱的农村经济基础使其无力自我发展。对此,应强化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的参与和管理,建立法制化的培训教育机制,构建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机制和各类资本参与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的体系,引导教育资源向农村教育市场转移,整合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的优势资源,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模式,拓宽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领域,加快使用技术和新技术培训,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趋势。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黑龙江省的农村城市化移民,就面临着受教育机会的不公平性、职业技能培训意识淡薄、难以得到所需的教育等问题。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应积极发挥应有作用,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教育保障、就业培训、就业跟踪服务和职业培训平台。  相似文献   

15.
设计农民工职业技术教育新体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创新职业教育办学目标;组建高职教育集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产学研合作办学;实施双证融合教育模式;强化就业服务;创新农村劳动力培训新模式;强化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创新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课程开发;实施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双提升战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不能满足岗位需求,并且有不断加剧的趋势.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服务功能也应发生相应改变,应以农村、农业、农民及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归宿点,对农村职业教育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机构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力军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广大农民工同胞通过有效的职业教育可以增加就业机会、自我创业能力,从而提高经济收入,实现脱贫致富。因此,对职业教育机构如何更好地发挥其自身优势为农民工培训工作服务的研究尤显必要。  相似文献   

18.
根据毕节地区人力资本累积不足,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大、转移就业缓慢的事实,认为劳动力市场技术门槛是制约农民转移就业的根源.提出在开发扶贫实践中实施扶贫贷款倾斜优先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实行两年农业职业义务教育的制度创新,健全和完善劳务输出机构及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快民工技术培训.走扶贫先扶技术的道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19.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农村职业教育新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敏 《成人教育》2008,(5):14-15
农村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因此,当前的农村职业教育,必须遵循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同时发展、互补协调的方针,以现有的正规本科职业院校为龙头,以职业技术学院或中等职业学校为依托,以各种岗前和岗后培训为重点,建立农村职业教育新体制。  相似文献   

20.
农村职业教育,对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农村职业学校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是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