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在分析现有有关信息化指数测量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探讨了产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方法和原则体系,并应用谝测度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典型传统行业-机械工业所属10个分行业进行了产业信息化水平的实证分析、测量、比较。研究结果对分析我国产业信息化进程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测度方法对其他产业信息化水平的研究分析工作也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用岭回归削弱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对中国工业行业36个分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贡献率进行测定和分析。各行业信息化建设贡献率的差异较大,且在总体上超过了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3.
许港  韩先锋  宋文飞 《软科学》2014,(5):11-14,19
基于20052010年中国37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对中国工业信息化水平与盈利能力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信息化水平与盈利能力在长短期内均表现出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且具有相互促进的累积循环效应,从而为"第四利润源"理论提供了实际证据。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第四利润源"的驱使下,企业往往会更加注重自身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即存在一定的反哺效应;中国工业信息化水平与盈利能力的互动关系因行业差异而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2—2016年工业分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信息化对工业绿色增长的影响及其行业异质性。研究结论表明:①信息化显著有利于工业绿色增长,已成为促进工业绿色增长的新动力源泉,研发投资强度在信息化促进工业绿色增长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②信息化对工业绿色增长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行业异质性,在技术水平越高、平均规模越小、能源消耗越低、污染程度越低以及盈利能力越强的行业,对工业绿色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5.
以2000-2008年工业35个行业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了考虑环境效应的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考虑环境效应的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总体呈现负增长态势,而且远低于不考虑环境效应时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分行业看,重工业行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显著高于轻工业行业,且行业内部差异显著;除了能源消费结构对考虑环境效应的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外,产业结构、企业规模、对外开放程度均存在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运用随机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法,选取2011年—2016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进行了分阶段分行业的效率测度,结果表明不同行业科技创新效率差别较大,行业差异具有异质性。在效率测度基础上利用Tobit模型对各阶段科技创新效率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后,提出了提升我国高端制造业科技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陕西城市间"数字鸿沟"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鉴国内外测度信息化水平和"数字鸿沟"的指标与方法对陕西省城市之间的"数字鸿沟"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建立测度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陕西省各市之间"数字鸿沟"进行了实证测度.对陕西各市因信息化水平差异引起的"数字鸿沟"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陕西省信息落后城市缩小"数字鸿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价值链的视角,将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转化两个阶段,并采用中国2004—2011年工业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贸易自由化等因素对两阶段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提升中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2003-2010年全国与河南省工业发展数据为基础,首先利用区位熵方法测度河南省工业分行业集聚水平及增长情况,分析该区域工业分行业发展情况及主导产业;然后设计建立区域工业发展综合衡量指标,利用ArcGIS软件基于G系数方法研究各区域的空间相关性及工业集聚热点分布.通过研究发现河南省工业发展中部分产业已形成显著集聚优势,部分产业处于集聚形成进程中;在空间上形成郑开、郑许两大工业集聚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文献回顾和医药流通企业的特点,建立了医药分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功能要素、企业供需协调性以及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针对120家医药分销企业调研,运用通径分析的方法测度了信息获取和挖掘、信息共享和整合、信息自动化处理和监控这三个关键功能要素对医药分销企业绩效的现实作用.研究得出信息获取和挖掘能力对财务绩效有正向影响作用,信息自动化处理和监控能力对财务绩效却表现出负向的影响作用,而信息共享和整合是通过企业的供需协调计划间接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医药分销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尚待优化的环节,对于如何提升医药分销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分销绩效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数字化创新催生了大量新兴产业,也促进产业技术快速变革,因此在产业技术快速演变过程中识别技术升级的过程特点及驱动要素尤为重要。产业技术升级的测度需要识别该过程中的多维度要素及其互动关系,特别是对于技术不断变革和产品快速迭代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来说,技术升级过程是复杂的系统行为。为探究产业技术升级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升级过程,本文以平板显示产业为例,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升级的复合系统模型,基于2007年至2017年数据提出多维度子系统有序度测度指标并实证分析复合系统协同度。通过对子系统有序度和协同度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升级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复杂性和动态性特征,产业技术升级伴随着技术结构的优化和去中心化的创新合作,多个技术领域的紧密创新合作催生了多领域主导技术的多元化发展。此外,产业技术升级同时也是生产要素驱动的产业规模增长向创新驱动的产业创新合作、技术结构优化和产业规模协同增加且子系统交互作用的过程,为了快速和有效嵌入全球竞争过程,需要从复杂系统角度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创新政策,从产业技术升级全过程出发,考虑新兴产业发展的多主体、多元化、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并存的特征。研究结果为系统分析中国场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追赶型产业的技术升级特点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仇怡  吴建军 《科学学研究》2010,28(9):1338-1346
首先简要回顾了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对外贸易情况。以我国1998-2007年间31个省市区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行业集中度和HHI指数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及其各行业的集聚度进行了测量。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我国高技术产业集聚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并检验了高技术产业的国际贸易、产业集聚对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具有典型的区域集中特征,产业集聚度逐年增强,不断增长的高技术产品国际贸易不仅促进了产业集聚,同时提高了当地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型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的不断革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创新发展地区间不平衡现象严重。本文运用SUPER-SBM模型对我国29个省市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十年前后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并结合变异系数与自然间断点法刻画产业区域创新效率空间分布图,从时空维度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大中型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区域创新效率整体水平十年间总提升幅度约为20%,十年后两大产业创新效率均值约为0.7,距高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空间维度来看,四大经济区之间的产业创新效率差异有所减弱,但中部地区内部省份之间创新发展不均衡;传统产业创新效率的提升主要表现为各省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变化呈现出东部沿海省份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现象,高效率在空间上呈现出由纵向上的山西、河南、江西、广东四省与横向上属于长江经济带的上海、江苏、安徽、湖北、重庆、四川六省组成的“十”字型分布。  相似文献   

14.
依据需求与技术创新互动的内在机制,构建了包含市场需求规模与产业创新能力两个方程的联立模型,并以我国37个工业行业2006年截面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需求规模与产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内生关系,市场需求对创新能力具有并不显著的正效应,原因在于我国尚未形成健全的技术创新成果法律保障体系,研发活动也以模仿和消化吸收为主,缺乏有效的自主创新激励;产业创新能力对市场需求规模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发明专利所代表的产品质量及性能方面的优越性能够起到刺激市场需求的效果.以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为目的,应着力突破市场需求因素对创新活动的制约,形成二者互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R&D投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我国研发经费支出的持续增加,作为要素投入的R&D投资是否越多越好成为亟待讨论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中国36个工业行业2002-2009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门限回归模型检验了R&D投资对行业绩效的影响,来自全部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结果显示,R&D强度存在唯一的门限0.0089。分大类行业的估计结果表明:研发投资的作用机制在不同属性行业中存在明显差异,机械电子和资源加工业的R&D投资门限效应较为显著,且门限值(0.0125,0.0020)反映了行业生产的要素密集度特征;轻纺制造业由于R&D强度处于较低水平,不存在门限效应。  相似文献   

16.
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不断将发展服务业作为其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保持竞争力的重要任务,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迅猛转变,同时,服务业创新也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在欧盟国家的表现尤为突出.而中国服务业及其创新的发展仍然比较落后.本文在介绍和分析欧盟国家服务业创新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针对中国服务业及其创新发展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以20个制造业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产业基尼系数和行业集中度CRn指标对中国20个大类制造业门类的集聚性进行了测度,并对其中主要的3个门类进行了细化研究,得出结论:中国制造产业的总体集聚程度正在不断提高,部分制造业已显现出很强的集中性.且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但一些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性强、在国外具有显著集聚特征的行业的集聚性还比较低.同时发现,产业集聚和地方化呈现增长趋势,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与工业经济增长呈现高度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小城镇的不断发展,小城镇的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小城镇的信息化建设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必须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培养各类信息人才,要因地制宜并突出小城镇的优势进行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面临着较大的转型,矿产资源的消耗数量仍会继续增长,品种更加多样化,管理更加复杂化。产业结构的变动如何影响矿产资源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分别构建了26个国家铁矿石消耗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和中国铁矿石、铝、铜、铅、锡、锌等六种金属矿产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门限模型,对产业结构变化与矿产资源需求之间的门限效应进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① 产业结构变化与矿产资源需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多重作用机制,机制变化前后改变了矿产资源需求的主要因素;② 随着产业结构不断向高技术产业的演进,矿产资源需求也由传统大宗矿产资源转向稀有矿产;③ 中国产业演进过程中金属资源消耗的拐点呈现梯次演进,大宗矿产资源与二次产业结构之间出现多个门槛,部分稀有矿产与二次产业结构之间的门槛也已经出现;④ 中国目前处于矿产资源需求的第二阶段,大宗矿产与高技术产业之间门槛已经出现,稀有金属与高技术产业之间的门槛尚未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