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地市级电视台普遍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在电视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地市级电视新闻面临发展瓶颈.如何在与上级电视台共同生存、共同竞争的不利逆境中,寻求一条可实施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已成为地市级电视新闻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直播报道,是国际电视新闻传播方式发展的方向和潮流。国内新闻综合频道特别是新闻频道,充分利用这一报道形式,既有效地提高了新闻宣传水平,打造了电视荧屏新亮点,又取得了收视率和传播效果的双丰收。一、直播:行之有效的新闻宣传手段直播报道作为一种电视新闻报道方式,最能发挥电视传播的优势,最能展现电视台的实力,也是观众最为喜闻乐  相似文献   

3.
当今电视台之间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电视新闻的竞争,其新闻节目的质量如何,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电视台办得好不好的主要标志.因此,各地电视台都下大力气进行节目创新和改革,以丰富荧屏,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眼球,而电视新闻无疑成为节目改革和创新的首选对象.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央和各省市电视台每天都要播出几次新闻节目。电视新闻的观众大为增加。但是,观众对播出的电视新闻信任程度又如何呢?这恐怕不是所有的电视新闻工作者都了解的。首都新闻学会曾于1982年在北京地区进行读者、听众和观众的抽样调查。1837人对新  相似文献   

5.
崔振峰 《新闻窗》2011,(6):69-69
近些年来,由于电视台节目上星、频道增多,各电视台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增加收视率,电视节目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创新,丰富多彩,电视的独特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其中,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已被各级电视台广泛地采用。由于它集记者(主持人)、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客观地再现了新闻事件,使人产生耳闻目睹,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增强了电视新闻的真实感和现场感,更好地发挥了电视作为新闻舆论工具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电视作为传统媒体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凭借声画兼备的特点,将观众带进了无限美妙的精彩世界。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新闻发生的现场或景观,听到新闻中人物声音和现场音。由此可见,电视新闻同期声的运用是发扬电视新闻优势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善用电视同期声这一优势,可以增强电视的真实感。  相似文献   

7.
电视作为一种新闻媒介,它与报纸、广播相比,有着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连续运动着的画面和有声语言的有机合成构成电视特有的表意系统。观众收看电视新闻,也是希望通过画面和声音更真切、更直接地了解新闻事实。电视的传播特性和观众的收视心理决定了电视新闻必须传播更多可听、可看的"形象信息。因此,电视新闻的选择和评价标准除了新闻价值这一新闻共性之外,还必须考虑形象价值这一电视个性要求,使电视新闻扬长避短,真正发挥电视独有的形象比较力。一、问题的提出"形象价值"最早是由摄影界起用的一个概念。1983年,全国新闻摄影理论…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视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和电视传输网络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看电视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尤其是电视新闻节目,则成为人们知晓天下大事、了解社会变化的重要窗口。地市电视台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坚持"新闻立台"的思路,在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生命力上做文章,努力把具有当地特色的电视新闻办好,在夹缝中拓出一条生路。  相似文献   

9.
自90年代中期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为代表的一系列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一些大城市电视台打响以来,电视新闻评论已经成为我国各电视台的主要报道形式之一。在电视中做评论节目,有其不利的因素,比如:电视声像信号稍纵即逝、过目不留过耳不留,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受到限制,观众收看电视多为无意注意等。但电视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电视直观形象,传播的信息说服力强,易于为观众所接受;电视现场感强,可信度高;电视信』豆是一种立体信息,提供了运用多种感观符号,以加深受众印象的可能。如何规避不利的因素,借重自身的优势,把电视新…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节目是电视台节目之首。电视新闻的表达是由该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电视播音员的播音来完成的。虽然电视新闻中画面新闻的比例很大,但是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形象留在观众心目中印象是很重要的。观众期盼着自己喜爱的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形象。电视台也需要树立自己的电视新闻播音员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荆雷 《视听界》2001,(5):30-30
一个电视台要想赢得观众的喜爱,最重要的是节目要有新意,要让观众有新鲜感。如果电视节目都是千篇一律,落入俗套,观众自然会厌倦,失去兴趣。在电视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电视新闻节目同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有效把握时政第一性的前提下,如何将新闻节目办得新颖独特,吸引观众,赢得更为广泛的收视群体,已经引起电视新闻工作者的高度关注。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娱乐节目、文艺节目相比较,难度较大,但并不是无规律可循。本文试从“栏  相似文献   

12.
曾庆怡  刘志刚 《新闻传播》2007,(10):45-45,48
近几年,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化,各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越来越好看了,观众获取新闻的途径不断增多,这就给电视新闻编排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必须注重研究观众心理,从电视传播的特点出发,科学正确地编排电视新闻节目,提高收视率。  相似文献   

13.
邵珺 《视听纵横》2005,(1):76-77
每年的岁末年初都是电视台节目改版的大忙时节。这些年电视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的发展有目共睹,这主要得益于电视台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家电视台在市场运作中意识到谁家的节目在受众心目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谁就能在电视市场的竞争中抢得制高点。因此各电视台都在为创立高知名度、高收视率的节目而绞尽脑汁。改版便成为电视求新求变,改变“面孔”吸引观众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作为视觉化电视信息中的一种,又往往是一个电视台的立台之本,其地位和作用在整个电视文化建构中是不言而喻的。新闻报道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电视台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乃至社会文化信息的传播。本文试从提升报道效果方面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去年和今年,我作为上海广播电视考察团的成员,分别赴香港和日本的一些电视台进行友好访问和业务考察,取得了很大的收获,也得到了较大的启发。在香港和日本,电视已雄居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之首,电视新闻的收视率均在50%以上,绝大多数的人都从电视中获取新闻。电视新闻在电视台的节目中,也是收视率最高的节目。电视新闻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力是其他传播手段所望尘莫及的。之所以他们的电视新闻普遍受到观众的关心和欢迎,主要原因在于办电视的人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这就是要让观众“安坐家中而知天下  相似文献   

16.
新闻深度报道一直以来都是报纸和杂志的强项,近些年来各大电视台为了提高收视率也开始制作电视类新闻深度报道节目,这也是电视新闻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向。当前,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深受观众的喜爱,但是随着社会更加多元化,电视台的新闻深度报道也必须适时的进行改革。如果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工作,已经成为电视台新闻记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如何把电视新闻写得更有文采,更加优美,更有情感,更受观众的欢迎?建德电视台于2008年2月25日在"建德新闻·真诚面对面"节目中,推出的一组"民间手工艺集萃"报道,给出了很好的答案.这组系列报道至今已播出30多篇,以其独有的文采和情感,打动了观众.尤其是这组报道的散文化写作特色,不拘一格,随笔就章,给观众留下强烈而又精彩的印象,也让我们看到了写作电视新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从中央台、省台到地方台,电视新闻节目一直是观众最爱看的节目,通过新闻节目,观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国内外大事,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各种奇事、趣事、新鲜事,感受到时代发展的脉搏,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所有电视新闻工作者的骄傲。但就在电视新闻事业不断发展繁荣、电视新闻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我们也时常感到电视新闻特别是县(市)级台的电视新闻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挑战、新矛盾和新问题,这也是我们在工作实践中需要正视、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首先,有线电视的普及使电视台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现在的有线电视用户,普遍都可以…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编辑是以电视新闻素材和新闻稿件为基础,经过策划、组稿、组合等脑力劳动,获得的一个新闻综合题,通过电视媒介传播给观众。这个过程即是脑力劳动,也是创造的过程,而新闻电视编导人员的能力高低决定着节目的好坏。信息化发展的今天,电视的竞争不仅仅存在各个电视台,更存在电脑、手机、公交车等平台,通过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如何在新形势下电视编辑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吕兴林 《记者摇篮》2012,(10):38-39
我们知道,现场报道是电视新闻报道的优势之一。那么,对新闻事件的电视、电台同步现场直播报道,就应该是广播电视新闻的一种接近终极目标的优势手段。在电视新闻行业竞争空前的今天,新闻的现场直播报道已经成为大小电视台形成共识的一种模式,一种手段,一种需求,一种目标。《直播本溪》从2011年12月15日开播以来,一共进行了110多次的现场连线报道,每天的现场直播连线环节已经成为这档节目的一个收视亮点。虽然有很多选题直播元素略微欠缺,但是这种每天现场播报百姓身边事的做法,还是得到了许多观众的支持和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