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改变音调法 一、适应症 1.习惯性高音调或低音调:指患说话时习惯用高音调或低音调,无法将这两种音调适当地交替调和使用。这种缺少变化的高音调嗓音也可能与说话情绪紧张有关,特别是在公众场合说话或演讲时。  相似文献   

2.
《一套标调的字母》有两点启示:a.声调与音调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不一致性;b.因为声调和音调的一致性,可以利用音调的手段进行声调的教学,因为声调和音调的不一致,音调对声调教学只能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套标调的字母》有两点启示:a.声调与音调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不一致性;b.因为声调和音调的一致性,可以利用音调的手段进行声调的教学,因为声调和音调的不一致,音调对声调教学只能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钢琴组曲《东山魁夷画意》是一首中国风韵与异国音调结合,运用创新技法创作的成功作品,作品以鲜明的音乐语言将视觉形象复活,同时又饱含了作者的真切感情。这首组曲在中国作品中加入了日本音调,创作技法的不同,创作思维的独特,表现出一种含有哲理性的意境。通过对作曲家的创作技法及特色,以及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民族性特点的了解,将有助于欣赏者和演奏者更好地了解中国钢琴音乐文化。  相似文献   

5.
一、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其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关系是:频率越  相似文献   

6.
<正>听障儿童由于听力损失,未能建立良好的听觉反馈,大多数存在音调障碍。严重的音调障碍不仅会影响其自身言语器官的功能,而且会影响其今后使用言语进行正常的沟通与交流。目前,针对音调障碍的康复手段和方法较为单一,康复效果不尽如人意。本研究尝试对一名音调过高的听障儿童采用综合性康复手段和方法进行干预及分析研究,为今后存在音调障碍听障儿童提供更有效的康复方法。一、研究方法(一)被试选择  相似文献   

7.
用壶烧开水时,水会发出响声.水的响声有两种:一种是水快要沸腾时,发出的连续的响声,音调很高;另一种是水沸腾时,发出的"噗、噗、噗"的断续响声,音调远没有前者的高.为什么水烧开时响声的音调不高,快烧开时响声的音调却很高呢?  相似文献   

8.
两道声音试题的浅析与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调是声音的三大特征之一,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现有两道关于音调的生活试题却让学生混淆不清,甚至给出错误的答案,现浅析如下: 试题一:如图1所示,将几只同样的玻璃杯,分别装入不同分量的水,按水深由低到高将杯子排列的桌面上,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每一只杯子,比较它们发声音调高低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9.
正1声学实验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为例。1.1方法a在几个饮料瓶中盛入不同深度的水,将瓶口移至嘴边吹气,可以产生不同音调的声音。空气柱越短的,音调越高;反之,空气柱越长,音调越低。1.2方法b在饮料瓶中盛入小部分水,用手握住后,将饮料瓶口移到嘴边、吹气,学生会听到一种音调的声音。若一边吹气,一边用手挤压饮料瓶使水面升高  相似文献   

10.
在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3-4第十二章第5节多普勒效应一节中,安排了“蜂鸣器音调的变”这一演示实验。这个实验在实际教学中效果不是很好,原因有2个:一是蜂鸣器的声音不是很强;二是学生只感觉到声音的强弱变化,很难感觉到音调的变化。由于每个人的耳对声音的分辨力不同,的确很难感觉到音调的变化,退一步说,就算有些学生能感觉到音调的变化,也很难分辨音调足变高了还足变低了。此外,声音强弱的变化也增加了分辨的难度。  相似文献   

11.
影响语言艺术的因素很多,除了思想修养、文化水平、表达能力、语言实践等外,音调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音调,即说话的腔调,包含语言音调和感情音调两个因素。语言音调的作用在于唤起语义,提供概念;感情音调是把声音作为感情的表  相似文献   

12.
郑声作为春秋时期新生的一种民间音乐形式 ,以其揭露现实、嘲讽权贵、宣泄渴望为主要内容 ,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和优美动听的旋律音调 ,成为中国音乐史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 ,是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种风格的音乐作品中,歌词和音乐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种相互作用与影响不是导致原作品的内容发生改变或者消失的主要原因。就像一般的演唱问题一样,这种问题局限于整体的音调,或者声乐音调、乐器自动产生的音调与非音乐词汇  相似文献   

14.
徐展  王加福 《物理教师》2010,31(5):30-30
本刊2009年第10期刊登的《对教材中“多普勒效应”一节的质疑》一文中举例说,火车匀速进站时鸣笛,观察者听到的音调比火车静止鸣笛高,但音调不变,实际上并非如此.由于观察者不可能站在火车行驶方向上,因此鸣笛的火车匀速经过观察者时,观察者听到的音调会变化.  相似文献   

15.
(一)乐音三要素乐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当发声体振动频率越大时音调越高,频率越小时音调越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发声体振幅越大时响度越大,振幅越小时响度越小。音色则因人而异,各种乐器的音色也各不相同。例1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是指()。A.音调高低B.响度大小C.音色好坏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一般情况下,男性声带振动比较慢,女性声带振动比较快,可见男性的音调较低,女性的音调较高。在音乐方面的高音和低音是指音调的高低,故选项A符合题意。例2下列说…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标准教科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声音的特性》中探究了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书中设计的实验是利用直尺完成这一实验,将直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改变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去拨动直尺,通过比较听到声音的音调的不同,从而得出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该实验利用了学生身边触手可及的材料完成实验,学生兴趣高昂,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但实验中也发现利用这种方法,钢尺发出的声音比较小,能选择的音调范围不大,音调变化也不太明显。还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一些生活用品来完成这一实验,效果非常不错。  相似文献   

17.
叶朝晖 《培训与研究》2006,23(3):123-124
本文从民间音调改编与创作的早期中国钢琴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中,揭示了民间音乐对中国钢琴曲创作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到郊外野游,忽然一声喇叭,有辆汽车开过来了。你听,当它向你开来的时候,喇叭的音调升高,声音变尖;开过你身边的一瞬间,音调突然降低;在离你而去的时候,音调又慢慢低下来。如果你坐火车出去游玩,听到对面开来火车的汽笛声,音调也会这样变化。汽车喇叭和火车汽笛为什么会变调呢?原来,声音是物体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产生的。而音调是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当汽车向你开来的时候,喇叭发出声波,它以正常的速度加上车的速度向你传播过来,这时每秒钟向你传来的声波数会比平常多,也就是说频率加高了,所以听起来…  相似文献   

19.
我们知道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声源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下面是两个易混的声学试题.  相似文献   

20.
王阳迪 《物理教师》2004,25(2):17-17,21
从新课程“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事”的教育理念出发,从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声乐、学习器乐的实际出发,可以发现初中教材“音调”这一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音调高低的定位与感受、物体振动频率与音调高低的关联、各类乐器的音调调节与调号的定位……”,都与学生的音乐经验有很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