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781年康德在完成了《纯粹理性批判》之后,写了这本书的一个“普及本”:《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开宗明义,他提出了“像形而上学这种东西究竟是不是可能的问题”——当然,其时“形而上学”(metaphysics)还不是辩证法的相对概念。他问:“如果它是科学,为什么它不能像其他科学一样得到普遍、持久的承认?如果它不是科学,为什么它竟能继续不断地以科学自封,并且使人类理智寄以无限希望而始终没有得到满足?不管是证明我们自己的有知也罢,或者无知也罢,我们必须一劳永逸地弄清这一所谓科学的性质,因为我们再也不能更久地停留在目前这种状况上了。其他一切科学都不停在发展,而偏偏自命为智慧化身、人人都来求教的这门学问却老是原地踏步,这似乎有些不近情理。同时,它的追随者们已经东零西散,自信有足够的能力在其他科学  相似文献   

2.
100年前,一个名叫李约瑟的英国人在其编著的15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了一个引发世纪之争的命题:“如果我的中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么为什么像伽利略、拓利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人?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形而上学?只有先行拥有了超出形而上学我,才能进入此一发问。传统形而上学的根本特征就是受逻辑一理性原则所支配,总以“正确性”为原则,而遗忘了“存在的真理”。海德格尔《什么是形而上学?》的深刻意义,恰是通过让“无”进入发问而使形而上学在渊始处得到澄清。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能赶上一束光的话,它看起来会像什么样呢?你会看见一个静止的波冻结在时间中吗? 这是一个小孩子提出的问题,他的教师们没有人能回答。那些教师都讨厌这个爱提傻呼呼的问题的孩子,称他为“愚蠢的梦想家”,甚至有的教师要把他赶出课堂。 但这个问题却使他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来研究,最后的结果是他给我们人类展现了一个崭新的宇宙世界,并从此改变了人类的时空观。 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了,这个从小就喜欢提别人看来蠢不可及的问题的人,就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天才的本质在于他的好奇心,在于他对科学奥秘不知疲倦的思索。 人类的好奇心始终是人类解答科学之谜的动力源泉。“宇宙到底有多大?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天之外还有天吗?”科学家为解开这些科学之谜费尽了心血,但需要解答的科学之谜仍然无穷无尽。今天的成年人几乎不会有人过问一些有关宇宙和自然的问题,但是,一些天真无邪而又好奇的孩子子们仍然不断地会问那些成年人看来是不知天高地厚的问题:宇宙大爆炸以前是什么?茫茫宇宙还有别的生命存在吗?恐龙还会出现吗?神秘的幽灵真的存在吗?…… 我们身处的世界既简单又复杂,像个亲切和蔼又渊博深沉的学者,它的外表显得平易随和...  相似文献   

5.
隽武 《科学生活》2014,(1):12-15
《科学生活》:葛医生,我们知道,核磁共振成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医学已有20余年了,因为它对人体无创伤,故是检查中枢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血管系统、腹腔内器官的理想影像技术。但好像很少听说利用它检查心脏,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十年前,美国《大众科学》杂志经常刊登一些奇思妙想,例如飞碟、单人潜艇、装有火箭后如离弦之箭的舰船等,尤其是封面上经常出现单人飞行器的图片,这种单人飞行器有的像可以背在背上的火箭,有的像喷气发动机,有的像微型的直升飞机。这不免让人充满悼憬,若这些构想和设计得到完善,那么我们每个人不是都可以像超人一样在空中翱翔了?现在已经过去几十年了,我们能否实现我们的梦想呢?  相似文献   

7.
哭泣的石头     
游义平 《知识窗》2007,(12):7-7
石堆里有一块小石头不停地哭泣.哭声惊动了他身边的一块大石头。大石头问:“小石头.你为什么不停地哭啊?”小石头伤心地说:“我不是小石头.我是会发光的金子。我想发挥我的光和热。”大石头仔细瞧了瞧小石头,果然,这是一块货真价实的金子,污浊的泥土挡不住他那暗淡的光芒。大石头安慰它说:“你不要伤心,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的。  相似文献   

8.
对创新人才培养,笔者一直有两个困惑。困惑一,为什么我们的学生考试成绩很好却缺乏创新力?困惑二,如何解决“李约瑟悖论”?李约瑟是研究东方文化的一位重要专家。他说,中国人发明了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但是,现在的科学,像量子理论、相对论等哪个是中国人发明的呢?这种悖论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9.
在澳大利亚旅游期间,一天,澳大利亚旅行社的卡伦先生请我们到他家做客。我们一进他家门,发现他将房内的电视机、音响全部关掉。我心想可能他是刚才来接我们时走得太急,忘记关电视和音响了。我们交谈了几个小时便起身告辞。主人坚持自己开车送我们回宾馆。在出门前,我见他很自然地打开电视机、音响。“这不是太浪费电了吗?”我一直没弄明白卡伦先生为什么这么做,后来我把这事说给一位澳大利亚朋友听,她告诉我这是为了防盗。原来,在澳大利亚经常出现偷盗事件,人们非常担忧,干方百计地加强防盗措施。“出门开电视,进门关电视”就像我们为了节约用电形成“人走灯灭”的习惯一样。  相似文献   

10.
黑色的外壳、薄薄的折叠机身,但它不是一台笔记本电脑,Goodmans公司的GCD200Active便携式音响系统内置了CD播放器和数字/调频广播调谐器,此外还带有一对单声道扬声器。打开翻美国之前,我们原本希望得到一个惊喜:如果能有一个用来显示数字广播信息的大屏幕该有多好——但我们失望了,里面只有两块显示基本信息的小液晶屏,为什么不更好地利用空间呢?  相似文献   

11.
乐翻天     
一天生物老师给学生讲种群。她说:“种群是指可以自由交配并繁育的同种个体的集群,那你们说,我们教室的同学是不是一个种群?”同学都很和谐地回答:“不是。”“为什么不是?”只听见后排一个阴暗的角落传来:“因为不能自由交配……”找头发顾客:“理一次发多少钱?”理发师:“10元。”  相似文献   

12.
飞碟的外形为什么像一只碟子呢?如果它真的是其他智慧生物的飞行器,那么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呢?关于这点,我是这么想的:  相似文献   

13.
著名作家王蒙,不久前在广东中山大学就中国当代文学问题进行演讲时,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中国作家为什么伟大的不多,”然后他自己回答道“就是因为作家自杀的太少了”。那么为什么自杀率越高就越容易出伟大作家呢?王蒙给出了两条原因:一是“创新就像一条疯狗一样追着我们”.二是“精英意识会让人走向孤独”。这两点,都会让作家感到痛苦和压力。  相似文献   

14.
蝌蚪互答     
2011年第5期阮明读者问:如果人类真的生活在像《黑客帝国》中的“母体”控制下的模拟宇宙,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什么才是“真实”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社会科学是不是科学?我觉得这个问题实际包含着不同的层面。 首先,如果我们不怕咬文嚼字,这是一个词义的问题。“科学”这个词,意义究竟是什么,试查当前最流行的《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本),上面写着: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按照这样的定义,社会科学无疑是科学。  相似文献   

16.
是否有人曾对你说,“我爱你,但这不是爱情”?如果有,这可不是个好消息。因为他想说的是“我喜欢你,但我发现你对我没有性的吸引力”。性的吸引力是爱情关系的一个限定性的特征,它影响我们对浪漫爱情的感觉。  相似文献   

17.
郭炜 《知识窗》2007,(1):25-25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记载:晋臣中行文子说:“君子之谋也,始、哀、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意思是:君子谋划一件事,对这件事的开始、发展、结果都要考虑到,然后向上报告;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不是很难吗?这里“三不知”说得很明白,是始、中、终三阶段三方面都不知道。邓拓在他的《变三不知为三知》一文中,时“始、中、终”作了很详细的阐述:“‘始’,就是事物的起源、开端或创始阶段,它包括了事物发展的历史背景和萌芽状态的种种情况在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苹果公司是怎么推出“视窗”的呢?27年前,乔布斯来到神秘的“施乐PARC”,第一次看到“视窗”演示,一分钟后,他跳起来,大叫道:“为什么不应用这些技术开发产品呢?这真是最了不起的东西!这就是技术革命!”但“施乐PARC”研究出的伟大技术,又何止一个?它还发明了“以太网”技术标准。但这些并没有为“施乐”创造出巨大财富,原因就在于它没有与之匹配的“商业模式”。[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犤案例概述犦如果有人说,他将笔记本电脑装手表中,你可能笑白日作梦。然而,本筑波大学白川树教授的一项重科学发现,有可能这一梦想成为现。1977年,白川授在实验中偶发感,如果在聚乙炔料中添加碘杂质,出现什么情况呢?验结果让他大吃惊:添加碘杂质后聚乙炔能像金属样具有导电性。为什么会出现种现象呢?白川教经过反复研究后,导电性塑料的出做了这样的解释:乙炔具有导电性,键是塑料的结构碘这一杂质在起用。聚乙炔是由碳子组成的,碳原子有可与其他原子结合的4个电子。聚乙炔中的碳原子利用两个电子与旁边的碳原子结合(双重…  相似文献   

20.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13,(22):34-34
为什么绕口令这么难说? 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了为什么诸如“板凳长扁担宽”这样的绕口令如此难说。研究发现大脑会瞬间控制以统一协调舌头、下巴和喉头,就像协调指挥一场交响乐一样,从而保证准确地说出我们想要说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