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族源于古代百越族系,系从秦汉时期西瓯中的一支发展演变而来。唐宋时与壮侗语族诸民族统称为“僚”,明清时称“水”。他们主要居住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另在贵州的荔波、独山、都匀、榕江、从江等县及广西的融安、南丹、环江、河池等县也有分布。水族操水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通用汉文。水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民间流传着诗歌、故事、传说、寓言、水歌等多种形式。这里的人民非常喜欢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诗歌有长篇叙事诗,也有即兴的短歌,其内容有叙述古代人类起源和民族…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贵州的荔波、独山、都匀、榕江、从江等地及广西的融安、南丹、环江、河池等地,人口40余万。水族使用水语,属汉藏语系,在日常生活中通用汉文。水族的居住地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的苗岭山脉以南,都柳江和龙江上游,森林密布,山水如画,适宜农林业的发展,是鱼米花果之乡。水族在民歌中常以“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来形容自己的家乡。  相似文献   

3.
家乡的卯节     
卯节,水语叫“借卯”,是家乡九阡镇以及邻县荔波一些水族村寨过的年节。每年七月卯节的时候,我们这里便举行祭石神、祭稻田、祭祖宗等仪式。我们用好酒好菜来迎接亲朋好友,大家身着节日盛装到卯坡上看未婚青年男女一展歌喉,  相似文献   

4.
水族     
<正>从前,有个寨(zhài)主长期养尊(zūn)处优,懒(lǎn)得连楼也不下。久而久之,他的身体非常虚弱。有一年过端(duān)节(“端节”即水族的“年”,在每年的农历八月至十月之间),他兴致一来,让家丁扶他舒畅(chàng)、精神振作,从此身子慢慢好了起来。到了第二年端节,(zāi)除病,人畜(chù)兴旺,给寨子带来吉祥。从此以后,水族便有了水族主要聚居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贵州的荔波安、南丹、环江、河池等县。水族人使用水语,日常生活中通用汉文,水族节人以大米为主食,次为玉米、大麦小麦、并以此作为祭(jì)品和节日招待亲友所必需的食品,  相似文献   

5.
家乡的卯节     
卯节,水语叫"借卯",是家乡九阡镇以及邻县荔波一些水族村寨过的年节。每年七月卯节的时候,我们这里便举行祭石神、祭稻田、祭祖宗等仪式。我们用好酒好菜来迎接亲朋好友,大家身着节日盛装到卯坡上看未婚青年男女一展歌喉,用美妙动情的歌声去寻找异性朋友,所以卯节也可以称得上是水族的情人节。卯节的这一天,卯坡上几乎是青年男女的世界。男青年  相似文献   

6.
水族古文字——“水书”,水语称为“Lel Sai3”,汉语译为“水书”或“水文”。笔者对“水书”的字形结构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认为“水书”的造字方法主要有:以动物、植物的形体造字、模仿用具造字、描摹人体器官造字、以方位造字、会意字、象形、会意与指事结合造字,以及汉字的反写或倒写等。  相似文献   

7.
贵州荔波的汉族人所说的汉语不分尖团音,而水族人所说的汉语则尖团音分明,主要原因是:由于水语里近现代汉语借词分尖团音,所以当地水汉双语者因"母语负迁移"所说的荔波汉语分尖团音。根据水汉双语者所说汉语尖团分明现象,探究了荔波汉语实际上源自广西的桂柳官话,尖团音合流的时间可能并不太长。  相似文献   

8.
我县是一个以水族为主体、有布依族、苗族、瑶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共居的自治地方,各民族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我县又是水族的主要聚居地,居住在县境内的水族人占全国水族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历史悠久的水族,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在改造自然界的同时,不仅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心理特征、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9.
一个不应被遗忘的艺术角落--试论水族鞋垫刺绣的艺术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水族民间刺绣的艺术形式及水族长期积淀的审美心理等方面论述水族服饰文化中的奇葩“鞋垫刺绣”的艺术特征,同时论及了民族民间艺术在挖掘、继承和开发中所面临的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水族围腰作为水族女子的主要服饰之一,与水族的历史变迁、政治经济、自然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产劳动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客观因素都将直接影响到水族围腰的功能。水族围腰有多种功能,即实用功能、体现婚嫁与否的功能、体现水族的审美观与性格的功能、反映水族宗教文化的功能以及传播水族文化等方面的功能。通过水族围腰,可以透视其社会习俗、宗教信仰,进而折射出水族深层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1.
水族妇女养儿育女的背带,它的制作和使用深刻地反映了水族的生育观念、妇女的社会地位、水族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水族刺绣的高超技艺,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水族是中国具有自己文字的17个少数民族之一,“水书”是水族社会传承至今的古老文字和水族典籍,一直至水族民间广泛运用,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古老而神秘的水书具有宝贵的学术地位和文献价值,开发水书旅游产台客观上能够促进水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较大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3.
潘一志(1899—1997),水族,水族史学的奠基者,编纂有《荔波县志稿》(1944)、《荔波县志资料》(1954)、《水族社会历史资料稿》(1959)等,对水族古文字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保留了大量水族文字资料,在近150年水族文字研究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7,(20):52-54
文章从水族数学历史文化、水族学生数学学习、水族数学教学等三个方面对贵州水族数学教育研究进行梳理概述。  相似文献   

15.
水族是具有悠久传统文化的古老民族,水族文化丰富多彩,但目前水族文化保护、传承状况却不尽如人意.为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水族地区应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水族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在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水族文化教育活动等为载体,深入持久地推行“水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水族的丧葬家祭习俗,在形式上外借了周礼,其内容却是祭师一代一代传承与提炼的汉文化和水族文化的精妙结合.通过对水族丧葬文化的探析,挖掘丧葬文化所包含的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元素,有利于深入了解水族社会和水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7.
水族是一个好马的民族,水族人民世世代代养马,村村寨寨都有马,水族人懂马、爱马、精心挑选马匹、细心饲养赛马,拥有独特的“跑马”方式,这些形成了水族赛马文化的基本要素,成为水族文化的宝贵财富。端节节日的最高潮要数端坡跑马,人们吃过年酒后便成群结队地从各村各寨赶来“端坡”观看赛马,端坡顿时人山人海,附近村寨的所有马匹都云集到了端坡上。  相似文献   

18.
主持人:石尚彬(水族) 水族现有人口40余万,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境内及六触水、毕节、贵阳市等地区。位于黔南州境内的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19.
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的学生均是来自广西50个老少边山穷县的农村少数民族高中应届毕业生,这些学生分别来自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回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11个少数民族。在民族地区,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相对较差,英语口语能力更是  相似文献   

20.
流传于水族地区的铜鼓属滇系铜鼓中的晚期鼓。水族铜鼓在祭祀活动中作为礼(神)器,在巫师活动中作为法器,在节庆舞蹈中作为乐器。铜鼓是水家人权利和财富的象征,每逢过端、过卯,跳铜鼓舞成了水族青年男女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