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韩国风起“韩流”涌动.在中国不是一朝一夕.受关注也非一次两次。然而.在强劲的“韩流”席卷过后.还有多少人继续观察韩国各产业在中国市场的动向呢?在中国市场上.一些韩国产业已经渐露头角.俨然在中国甚至是世界市场已闯出一片天地,像LCD、手机、网络游戏、家电产业:有些韩国产业则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年龄尚幼却已见风华.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像汽车、数码相机产业。不管是哪一类的产品.在中国市场几乎都是兵家必争之地.韩国产品要在中国市场取得压倒性的胜利,目前当然还不够现实.但未来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面对扑面而来的”韩流”.你可以不”哈”.但不能不知道!在这里为你倾力预报一下近期这股”韩流”的动向。  相似文献   

2.
看韩剧、听韩曲、模仿韩星“出位”着装……有人说韩国手机像是一阵风,接着越发像一种病毒,时尚中人禁不住它长篇累牍的轰炸,纷纷感冒。漂亮时尚的韩国新款手机不断闪亮登场,不失时机地汇入“韩流”,缤纷多彩的设计时刻调转我们的眼球。沉浮于韩流中的您,是否想走近韩国,“窥探”一番他们的手机生活?感受手机生活的别样风情?如果你来到汉城,请记住时尚专家的忠告:“它不仅仅是手机,更代表着一种现代生活。”  相似文献   

3.
“韩流”来袭“哈”风正起,“韩流”来了。什么是“哈”?“哈”源于台湾青少年文化的流行用语,意指“非常想要得到,近乎疯狂程度”,像“我很哈你”,就是代表“我疯狂想要得到你”。“哈韩族”就是指一群狂热追求韩国流行娱乐文化,连穿着打扮、思想行为都仿效的人。曾有一篇报道这样描写“哈韩”一族的酷扮相:“他们穿着太  相似文献   

4.
白桦 《世界发明》2010,(5):36-37
正当我们昂首高呼中国电影产业迈入“黄金发展期”的时候,一部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就令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中国电影从诞生至今已百年,然而我们还确实属于世界电影大军中的新生力军,无论是产业成熟的美国、奉行独立艺术的法国,还是韩流来袭的韩国,其独特的产业发展模式均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韩流:大众文化的强劲之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民子 《百科知识》2004,(12):48-49
1999至2001年韩国大众文化在中国盛行之际,曾有人认为这股韩流,只是满足了中国青少年好奇心的一时热潮,当新鲜感不再时,这段热潮就会消失。不过,在短暂退烧之后的2004年,韩流的火焰再度熊熊燃烧,从中国内陆、台湾、香港等华人圈,一路烧到了东南亚,甚至是日本。《我的野蛮女友》、《我的老婆是老大》、《北京,我的爱》等多部韩国作品,在中国广为流行。韩国  相似文献   

6.
对深圳市龙岗区二次电池产业的企业分布、产业规模、产品结构、产品研发、配套产业政策等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指出龙岗区二次电池产业已具有实现产品系列化和规模化,并形成产业聚集效应,但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目前尚存在整个产业缺乏统一规划、产业链不完善、新产品研究与开发滞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高附加值产品和知名品牌、市场竞争力一般、产业应对环保政策准备不足等制约因素。结合该产业对当地环境质量和职业安全的影响,以及世界电池市场和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提升二次电池产业链、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推动关联产业化、构筑电池产业“软能力”平台、促进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等发展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不仅创下了收视率新高,更是引发了青年群体新一波的“韩流”热潮。在透视青年“星你”热现象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辩证思考其对于青年的影响。“星你”热浪的掀起,一方面对于青年的审美能力、创新适应性、文化视野与社会化进程都具有积极影响,但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它对于青年人生、价值观塑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因素,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8.
《大众科技》2007,(8):2-3
“上汽收购了韩国的双龙,双龙的知识产权就是上汽的了,你说,双龙应该是什么品牌呢?”科技部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金履忠不仅十分关注汽车产业,而且在国内外一些大企业做过自主创新的调研,他认为,像双龙这样的品牌,可以叫做中国品牌,因为中国掌握了知识产权。但还不能叫做自主品牌,因为中国人并没有掌握自主创新能力。只有中国掌握了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自主创新的品牌,才能叫做自主品牌。按中国现实的国情,自主创新的品牌比自己创新的品牌更加有推广价值,更能增强民族自信心。[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消费品市场上,没有一种产品像保健食品这样,神话似的席卷而来,又抽丝般地凋零而去,接着又是东山再起。如今,花钱买健康已成为一种消费新时尚,但对于各种各样的保健食品来说,市场的规则是“没有白吃的午餐”。在经历了几上几下、几番波折之后,今天,当我们再用理性的目光来透视这一产业发展轨迹时,留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与启迪:我国保健食品产业今后发展路在何方?发展趋势引人注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的显著改善,人们的保健意识日渐增强,我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历程虽几经挫折,但蓬勃发展的势头仍十分引人注目。20…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蓝色生死恋》《大长今》《冬季恋歌》等剧集是韩剧冲击中国市场的开始,那《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匹诺曹》等就是韩剧流行中国的大高潮。近年来,韩剧强势登陆中国大陆,对中国本土电视剧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韩流的风靡席卷了中国大江南北,好像所有的青少年都在一夜之间成为金秀贤,李敏镐的粉丝。韩国的文化、社会风气、语言方式、生活方式等,一时间成为诸多青少年追捧的对象,在这期间,不仅韩剧中男女主角的动作语言成为青少年的模仿重点,就连男女主角的长相都成为了青少年心中美的象征,整容产业在中国这一崇尚自然美的国家都开始迅速流行,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1.
寻求不同—市场开拓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自己的产品开拓一片具有足够容量的市场无疑是每一位企业家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如果你以某种与他人完全相同的产品去攻击已存在的市场,就象在军事上去攻击被人占领的制高点一样,虽然可以取得胜利,但损失也必然是惨重的。因为此时你所能做的只有通过降价来做为攻击的利器了。相比之下,占领一个尚无人介入的“山头”就容易多了,所以许多企业家就将眼光放在开发产品上,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开发新的市场。事实上并非只有产品本身的不同才能形成新的市场,形成市场的关键在于“不同”——任何方面的不同。1 从有形产品方面寻求不同  …  相似文献   

12.
以“韩流”盛行原因为切入点,从建设性和破坏性两个方面分析了“韩流”文化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影响,并通过对“韩流”效应的反思,为当代高校如何在文化“百家争鸣”的形势下,确立特色校园文化、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韩流”文化和本土优秀文化提出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张燕 《科教文汇》2005,(5):46-46
目前.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等一些经济较发达国家的文化创造性产业出口量.已超出其它行业位列第一。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为30%时.文化需求在个人消费中将占23%.可能的文化需求总量为42400亿元。如此巨大的市场必然会引来国际文化世关的关注.而目前我国的文化企业还十分脆弱.缺乏应有的品牌竞争力。文化部副部长孟晓驷在日前召开的“第五届中国艺术产业论坛”上指出了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韩剧的大量输出和包括韩国整容业在内的文化娱乐产业的崛起,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狂热的“韩流”风暴。不可否认的说,娱乐业及旅游业给韩国国民经济的支撑和韩国综合国力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韩国也因此成为了文化输出最成功的代表国之一。随之而来的,就是各国人民趋之若鹜的韩语学习热潮。“欧巴”“撒朗嗨”“阿娘哈赛有”“思密达”成为了人人会说的韩语。这为韩语学习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也是韩语学习良好发展前景的一个有力证据。在韩语学习前景一片大好的社会背景下,对韩语教学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也成为了刻不容缓的新课题。本人就以下五个方面对实践过程中韩语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富裕、富豪阶层的不断壮大,大众化的旅游已无法满足富裕阶层的旅游消费需要。作为当今旅游产业的利润高点和研究新领域,高端旅游已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热点。目前针对高端旅游的概念、标准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争论很多,但毋庸置疑的是高端旅游本身便具有"标签"特质,不同于国外高端旅游目的地成熟的品牌形象,我国高端旅游市场在关注市场开发、产品服务升级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如何树立高端旅游目的地市场形象。本文从品牌策略角度分析我国高端旅游市场的现状问题和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6.
“陈笛,长大后你想做哪行?我知道,你的目标是20岁成百万富翁。可是,做哪一行最适合你成功呢?”陈笛:“以前谈到过做电力、能源公司,但你说那些行业政府管制多,不容易自由创业。不过,我一直想创作儿童漫画,然后,再根据这些漫画,延伸出许多服装、玩具、文具用品等产品,就像迪斯尼那样,延伸出整个相关产业。  相似文献   

17.
从外商直接投资看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清容  李纪珍 《软科学》2001,15(3):21-23,27
本文讨论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关系,从跨国公司发展动向出发,提出中国的发展战略是抓住发达国家制造业外移的机遇,制造业整体进入世界先进水平或领先行列,而有选择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对此,中国必须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竞争,同时改变传统的“民族产业”思想,树立“大制造”观点。  相似文献   

18.
所谓六次产业,是国家从全球战略出发设计的一套“三农”社会调整升级的框架.它所牵涉的,已不仅仅是农业发展问题,更有国家在全球的地位和安全问题.这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运动. 六次产业的DNA特征 “六次产业”,是中国近两年间所大力倡导的农业战略发展概念,它主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虽然这实际已不是什么新鲜理念,但大多数人可能仍然看不明白、难以理解. 农业是第一产业,这个说法尽人皆知.“第一”、“第二”、 “第三”产业的称呼,客观上造成了某种联想,似乎这个数字序列映射着其各自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排序.实际这只是一个有意无意的误导而已.  相似文献   

19.
周智佑 《情报杂志》2001,20(6):3-5,8
根据日本的有关政策白皮书,论述了美国的信息服务产业与市场的近况,内容分市场规模、服务市场的动向、软件制品市场的动向以及美国信息服务产业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进入快速成长期,但产业市场集中度低和企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制约着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文中论述了发展趋向市场集中度较高的垄断竞争市场,对做强做大企业。增强开拓国内外市场能力和提高市场绩效具有的积极作用。提出通过产业政策导向,推进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和品牌整合,进而提高产品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绿色食品产业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