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课堂结尾不知何时变得模式化,千篇一律的“谈收获”结尾让学生对此索然无味,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课堂导人的独具匠心、精彩纷呈。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课堂结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实,一节好课好比一场精彩的交响乐,不仅要有引人人胜的“序曲”、扣人心弦的“主旋律”,还要有一个余味无穷的“尾声”。  相似文献   

2.
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一个导演。一个好教师,一个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科学地组织课堂,处理好每一个环节。近些年来,在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新课导入”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但“课堂结尾”却为不少人所忽视。其实“结尾”与“导人”一样,对于教学也是至关重要的,“精彩收场”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3.
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一个导演。一个好教师,一个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科学地组织课堂,处理好每一个环节。近些年来,在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新课导入”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但“课堂结尾”却为不少人所忽视。其实“结尾”与“导人”一样,对于教学也是至关重要的,“精彩收场”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4.
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结尾更是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探索,一堂好课不仅要有精彩开篇,更应有画龙点晴之笔的结尾。本文结合实例谈了多样的信息技术课堂结尾艺术,如作品展示、巧设悬念、留有空白、名人熏陶等形式,让读者既有理论上的收获又有实践方面的指引,给人“言已尽而意未了”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现在有的课,开头引人人胜,结尾几乎千篇一律,平平淡淡,有时干脆不了了之,令人感觉索然寡味,大煞风景。我以为,课堂教学的结尾应该是课堂的“点睛之笔”,课堂小结应既是“句号”又是“问号”。所谓“句号”是指经过课堂小结后学生知道整堂课主要讲的是什么;所谓“问号”可以是指为什么,也可以是基础知识与社会实际或学生生活实际有什么样的联系等。教师在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回顾后,要引导、激励学生继续学习,使学生学无止境。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编筐织篓全在收口。”一堂成功的政治课,就如同一场音乐会,不仅要有引人人胜的“序曲”、扣人心弦的“主旋律”,而且也应该有一个让人感到余音绕梁、不绝于耳、韵味无穷的“结尾”。那么怎样才能让政治课堂结尾也精彩呢?  相似文献   

7.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数学课堂结尾不知从何时开始变得模式化,千篇一律的"谈收获"让学生对此索然无味,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课堂导入的独具匠心、精彩纷呈。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课堂结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实,一节好课好比一场精彩的交响乐.不仅要有引人入胜的“序曲”、扣人心弦的“主旋律”,还要有一个回味无穷的“尾...  相似文献   

8.
张红菊 《中学文科》2009,(18):55-55
俗话说:“编筐织篓全在收口。”一堂成功的政治课,就如同一场音乐会,不仅要有引人人胜的“序曲”、扣人心弦的“主旋律”,而且也应该有一个让人感到余音绕梁、不绝于耳、韵味无穷的“结尾”。那么怎样才能让政治课堂结尾也精彩呢?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不仅要有漂亮的开头,更要有绚丽的结尾。但是一直以来,许多教师都比较注重课堂开头导入的处理,对于课堂教学的结尾反而不是那么重视。《学记》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由此可见,精彩的课堂结尾可以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结尾才能达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结尾艺术谈谈自己的体会。一、提纲挈领,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个注重细节的人,因此,对于课堂,我既注重课堂环节的设计,重难点的突破,也注重课堂的结束语。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我常常觉得,一堂好课,就像一篇优美的文章,有引人入胜的开头,有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的情节,更有耐人寻味的结尾。一个好的结尾,不只是对一节课的总结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教学再次推向高潮,并延伸至课后。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1.
一堂好课离不开栩栩如生的讲授和精彩的互动.但是缺少了引人入胜的导入和余味犹存的结尾,即使有再好的课堂讲授过程,也称不上是成功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课堂教学的导入技巧和结尾艺术。  相似文献   

12.
一节课有了开头就要有结尾,才算是一堂完整的课。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行为中,多数教师只是注重形式而忽略实质。更有一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把握好教学时间,出现了“前松后紧”就没有了课堂小结。长期下去,就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后抓不住重点、难点及关键。那么,课堂结尾时我们教师又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就结合笔者的学习,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一直感叹于语文课堂教学中那五彩斑斓的结尾艺术,特别是一些感人至深的煽情结尾更是让人久久回味。数学课堂是否也可以借鉴语文课堂精彩的结尾艺术呢?这使我对数学课堂的结尾艺术进行了一些观察和思考,发现在日常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最后结尾部分明显存在以下两种现象,一是形式单调、模式呆板,二是语言枯燥、无所事事。由此可见,改变高中数学课堂结尾设计的现状,深入研究数学课堂结尾艺术,是当前实施课堂  相似文献   

14.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许多老师都很注重新课导入、过程优化、练习设计等环节的设计,但对结尾总结却很少讲究,往往只是一句“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就革草收兵。课堂总结是教师在整节课即将结束时对所教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回顾、整理、归纳、深化,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如果能精心设计一些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巩固新知、调节疲劳、发展兴趣,  相似文献   

15.
低学段语文课堂结尾巧“点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师们常常为设计一个标新立异、引“生”入境的“课堂开场白”而绞尽脑汁,更为设计一个结构严谨、引人入胜的教学过程而反复推敲。笔者认为,课堂结尾更为重要。因为一次完美的课堂教学离不开一个“用心”的结尾,这对优化小学语文课堂结构至关重要,对于低学段的语文课堂教学,更要精心于课堂结尾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很重视课前的导入及课堂中的问题设计。学生课堂语文知识的习得多少、课堂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这两个环节的设计。然而,就像写文章一样,有了“龙头”与“猪肚”,并不意味着是一篇好文章,还必须有“凤尾”。同理,语文课堂也需要一个“凤尾”。然而综观当下教学,由于种种原因,语文课堂结尾往往草草了事。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笔者总结出了总结归纳、横向移情、启发发散、启迪拓深、游戏表演五种结尾方式,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将结合教学实例把这五种课堂的结尾方式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周海燕 《广西教育》2011,(34):46-47
“课堂结尾”是指课堂临近结束这一特定时段内的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精彩的课堂结尾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能概括和总结整堂课的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成为衔接新旧知识和课内外知识的纽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药用植物学教师,多年来在教学上取得了一点成绩。正当我欲把自己在教学上关于课堂结尾的作用及方式写出来供同行们参考之时,忽然拜读了《生物学教学的课堂结尾艺术》一文,我与作者有过同样的做法,为了避免重复,我只谈几种不同的结尾方式。这里侧重的是通过教师不同的结尾方式培养学生“如何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一堂政治课,有一个好的开头也应该有一个好的结尾,这也是对高效课堂的一个最基本的诠释。对课的开头,教师都能精心设计,但对课的结尾,往往会被一些教师所忽视。我校为了让课堂变得更完整、更高效,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提出一定要利用好课堂结尾的三分钟,对课堂进行总结提升。精心设计一个有余味的结尾,不仅能起巩固复习的  相似文献   

20.
几年的课堂调研,发现在现有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许多教师只注重课堂知识传授的设计,而很少重视课堂结尾的教学设计,从而出现课堂结尾设计简单、教学随意性大的现象,实际上课堂结尾也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篇论文笔者以中职类《汽车电工与电子技术》教学为例,总结了几种常用的课堂结尾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