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参加新加坡召开的第一届亚洲华文幼儿教育研讨会、世界幼儿教育联会-香港分会第六届国际研讨会时,我参观了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和澳门等地的幼儿教育机构,与内地幼儿教育相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相似文献   

2.
程晓文 《湖北教育》2004,(20):50-51
在参加新加坡召开的第一届亚洲华幼儿教育研讨会、世界幼儿教育联会一香港分会第六届国际研讨会时,我参观了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和澳门等地的幼儿教育机构,与内地幼儿教育相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基于本人对香港学前服务和幼稚园教育的实地考察和交流,总结阐述香港幼儿教育的超前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儿童,重视启迪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重视礼仪教育;重视教师素质,通过构建这些对香港幼儿教育理念的认识,获得对内地目前学前服务及幼儿教育的借鉴及启示.  相似文献   

4.
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香港回归祖国已十周年了。回归后,随着香港与内地交流的频繁,我园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学习、借鉴内地先进幼儿教育经验,广收博纳,取长补短,从而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园且颇具香港特色的园本课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基于本人对香港学前服务和幼稚园教育的实地考察和交流,总结阐述香港幼儿教育的超前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儿童,重视启迪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重视礼仪教育;重视教师素质,通过构建这些对香港幼儿教育理念的认识,获得对内地目前学前服务及幼儿教育的借鉴及启示。  相似文献   

6.
《学前教育》2006,(9):7-8
西部支教、国情教育,分别是近期内地和香港特区幼教事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OMEP中国委员会与香港委员会的工作重点。“中国西部及香港特区幼儿教育交流学习计划”和香港“国情教育:薪火相传始于幼儿教育”项目辐射两端,将这两个热点问题巧妙融合,统一在共同发展中国幼教事业的主旨下。作为香港国情教育项目的一部分,6月3日到9日,香港国情教育文化考察团一行20多位幼儿教师和园长分赴北京、南京、西安和兰州等地,观摩内地幼教事业发展的样貌,分享内地国情教育开展的心得。 这次,编辑部化整为零,跟踪四地。园长、教师的心得分享让我们有了直面两地幼教交流、碰撞的机会。编辑的随行札记虽不尽全面,但也生动记录了若干精彩、鲜活的交流片断。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幼儿教育改革实质上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而文化变革正是这场变革的实质内容.主导中国内地幼教改革20年的"文化普遍论"思潮和香港幼教界所推崇的儿童中心主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幼教改革偏离了自身的文化传统.作者认为,文化相对主义和"3CAP"也许是中国幼教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中国幼教改革的当务之急是要发展本土化的幼教课程模式,探索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幼教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一年一度的高招渐露分晓。与往年一样,香港高校赴内地招生,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关注香港与内地教育交流的人们发现,一些省区市的"状元"舍内地名校选香港高校的新闻仍不时见诸报端,与此同时,内地学生在香港高校产生的"鲶鱼效应",也已经慢慢显现。  相似文献   

9.
中国多元化的幼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唐淑编者按:为迎接香港回归祖国,本刊在本期上特辟专栏“香港幼教”。1996年12月,由香港教育学院举办的“香港与内地幼儿教育学术交流会”在香港举行,北京师大、南京师大等单位的幼教专家应邀前往。我们精选了在交流会上交流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内地及香港在幼儿教育券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尽管其初衷是通过改善教育经费投入模式,来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但在实践中无可避免地涉及到了幼师待遇改善问题。在依法办学的背景中考察,上述幼儿教育券实践为改善非在编幼师带来了以下启示:在法律上明确非在编幼儿教师的专业地位,制定非在编幼儿教师待遇标准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法律完善幼儿教育成本合理分担体制,通过法律规范幼儿园办学秩序。  相似文献   

11.
1月17日,一段名为"内地游客香港地铁内进食引发骂战"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视频中,一个内地小女孩在地铁列车内吃东西令周围人不满,由此引发女孩母亲和香港乘客的骂战。1月19日,言论一向惹火的北大教授孔庆东在"第一视频"网络电视台《孔和尚有话说》节目中评论香港地铁内对骂事件,口出"香港人是狗",又指"用法治维持秩序的地方就证明人没有素质"。1月19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出席立法会答问大会,回答议员提问时公布四项措施,以遏制内地"双非"孕妇闯关赴港生子的现象。2月1日,香港一家报纸出现一则题为"香港人,忍够了"的大幅广告,表达反内地"双非"孕妇赴港产子的立场。同日,部分香港群众组成"唱蝗团",围观讽刺内地赴港旅客。2月10日,香港入境处首次检控一名涉嫌协助内地孕妇赴港产子的中介人。近日,北京大学要求每一位北大师生都要以理性、平和、文明的方式,看待香港与内地的社会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2.
香港,这座曾经略带神秘的东方之都,对很多内地普通人来说,正变得越来越熟悉。去趟香港,也就是个周末的假期而已。而对一些内地学生来说,香港就更是无比亲近。自从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开始,一波接一波的热潮,就一直没断过,"到香港去上大学"也成为很多内地高中生的梦想和行动。而香港高校至今已从内地名校手中"抢走"了超过50名高考状元。这座自由的现代化国际都市,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促进香港学生赴内地升读大学,为了让内地大学及时了解香港考生来内地升学的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回应他们的诉求,本文基于问卷与访谈的实地调查,以第一手资料梳理了当下港生来内地升读大学的动机、路径和基本诉求,分析内地高校对香港学生招生与就业政策的执行情况,探索在"一国两制"下内地高校对港招生工作的着力点及配套政策的跟进。  相似文献   

14.
2007年,香港高校内地招生再掀"抢劫"狂飚,又一批内地高考"状元"和优秀高中毕业生,抛弃了北大清华,走进了香港的大学校门。今年,8所获政府资助的香港公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部分香港知名高校到内地招生引起报考热潮。据报道,2006年香港高校在内地总计招生1300名左右,全国报名人数超过3万。一些学生甚至谢绝清华北大而远投香港高校,从而引发"顶尖生源流失"的媒体大讨论。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考试频道的联合调查显示,"如果同时被香港知名高校和内地一流高校录取",选择香港高校的学生和家长比例竟达到71.2%。香港知名高校的吸引力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6.
香港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高度发展的现代化工商业城市,同时又是亚洲与世界的重要金融中心之一.香港作为我国南方的门户,它与内地密切的经济关系是它经济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合作日益加强,两地经济互补互利、休戚相关.内地已成为香港经济持续繁荣发展的主要动力,香港也在内地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香港与内地建国以来的商贸、金融等经济关系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作一纵论.  相似文献   

17.
远程高等教育的合作办学:香港公开大学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远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多种境内外远程教育合作办学的模式.本文介绍香港公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它不同于内地任何一类成人高等教育院校;香港公开大学的国际地位;香港公开大学与内地机构合作办学的模式;香港公开大学与内地机构合作办学的经验;香港公开大学与内地机构合作办学的效果.最后,文章讨论了对远程教育的认识、内地与香港高质量的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以及内地与香港多种远程教育合作办学模式的开拓.  相似文献   

18.
禹妮 《黑龙江教育》2007,(12):36-38
记得在一次关于内地、香港两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的座谈会上,有位来自香港的校长曾谈起她的疑惑:她在内地不同城市听了好几节语文课,感到这些课有着惊人的相似.特别是学生回答问题或读书后,很多教师都用同一个词夸奖--"你真棒!"  相似文献   

19.
高考特区     
香港八大院校排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内地学生选择到香港去念大学。不少学生和家长"唯香港高校好",但其实对香港高校缺乏了解。今年香港8所高校在内地累计招生将超过1300名。  相似文献   

20.
一、本目录只收内地学者在内地出版的有关香港文学研究的论著.内地学者在港台两地出版的香港文学研究著作作附录处理.二、本目录所说的“香港文学”,取较宽的概念,即凡与香港文学有关的论著皆收入,含专著、编著、辞典和资料汇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