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翻译市场也发生了相应改变,传统的翻译模式已不能够满足多样化翻译业务的需求,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日渐显示出其优势,熟练掌握并运用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是当今译者不可或缺的能力.本文从市场对翻译专业化人才的需求,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功能及学习资源三个方面阐述了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对译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从用户的角度,根据笔者对DéjàVu X、SDLX和STAR Transit&TermStar三款主流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实际使用经验,探讨三款软件在术语管理工具、翻译记忆库、翻译对齐工具和翻译项目管理工具四个核心模块的功能异同,有利于帮助译员选择适合翻译项目、满足个体需要的软件。  相似文献   

3.
以塔多思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为例,探讨如何将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应用于商务翻译课堂教学,可为提高翻译教学效果提供参考。采用"TM+PPT"模式可以实现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翻译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能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4.
百度翻译和谷歌翻译是当前两种热门的翻译软件。由于使用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开始广泛关注这两种翻译软件的各自优势和不足,并积极探讨如何利用这两种软件来有效辅助翻译工作。本文选取了五种类别的文章,对两种翻译软件的词语准确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使用建议,为用户提供帮助和便利。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外对翻译技术教学的研究已日趋成熟,而国内某些地区对翻译技术教学,特别是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仍然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认为计算机辅助翻译只是使用计算机来做翻译,所使用的只有几款计算机辅助软件,并将其等同于机器翻译。从教学性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重新认识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是加强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翻译职业化对翻译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资源辅助翻译教学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译前、译中和译后"三阶段"网络资源辅助翻译教学模式能切实提高翻译教学质量和学生们的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探究高校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新模式,通过阐释计算机辅助翻译理论和介绍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基本功能,分析了计算机辅助翻译理论用于高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指出计算机辅助翻译理论和相关翻译软件的应用不仅可以应用于专门用途英语的翻译领域,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模式被高校采用,特别是在专门用途英语的词汇积累和提高阅读能力方面,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可以发挥极大的效用.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下,计算机辅助翻译越来越受到翻译人员的关注和青睐。本文从机器翻译到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发展历程出发,简单介绍了一些在民间广泛应用的软件。重点讨论了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对其基本工作原理和优势作了说明,并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9.
陆勇 《海外英语》2011,(12):194-196
该文依据文献资料,首先简扼介绍西方机器翻译发展情况,然后重点介绍西方机器翻译以及翻译辅助软件在实际翻译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指出机器翻译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发翻译辅助软件面临的挑战和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下,计算机辅助翻译越来越受到翻译人员的关注和青睐.本文从机器翻译到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发展历程出发,简单介绍了一些在民间广泛应用的软件.重点讨论了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对其基本工作原理和优势作了说明,并对其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1.
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译者的传统工作方式。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译者的工作效率,提升了译文的质量。本文在简要介绍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发展后,通过分析法律翻译的特点、我国法律法规英译面临的任务和存在的问题、立法文本的特点以及法在发展过程中的借鉴与吸收,指出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在立法文本英译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翻译目的、文本偏向、指导理论、影响因素等的不同,学院翻译与商业翻译中的译者角色也有所不同。在学院翻译中译者主要承担翻译活动的绝对主体、文本的纯转述者和文字校对员三种角色,而在商业翻译中译者则转换为发起人/委托人的遵从者、基于受众的创造者和文本内外的协调员。译者如果能尽快了解商业翻译并及早适应这些角色转换,就有助于其成为优秀的专职商业译者。  相似文献   

13.
勒菲弗尔在《中西方翻译思想比较》中,提出西方译者更为忠实原文,而中国译者更倾向于归化原文的观点是片面的,佛经与《圣经》翻译思想发展有其一致之处:直译、意译两原则交替主导翻译活动并趋于成熟,直至最终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在翻译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西方兴起的女性主义翻译观,颠覆了传统的翻译理论,从性别视角入手,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力争在译作中凸显女性身份和女性意识。中国译论充分肯定了性别身份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一些女性译者也进行了积极的翻译实践尝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我国近现代的翻译理论谈起,回顾了我国有代表性的翻译家的翻译理论,阐述了对翻译的理解、翻译的标准和对译者的要求,并对翻译实践中出现的误译做了深入浅出的评议。  相似文献   

16.
翻译的"文化转向"为翻译研究带来新的研究视角,突出了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但是译者主体性的不恰当发挥给翻译带来不利影响。翻译伦理体现在翻译个人伦理和翻译职业伦理两个层面上,其核心之一是"忠实",翻译伦理的作用体现在对译者主体性的制约上,只有坚持翻译伦理对译者主体性的制约关系,译者主体性才能得到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不同语言间的文化转换活动,这一活动发生或进行时,造成的损失在所难免,而儿童文学翻译由于阅读受众的特殊性,相较而言,损失的可能性更大,对翻译的要求相应就更为苛刻。要想在儿童文学翻译过程中,既传递好原作意味,又保存原作的形式之美,让翻译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是许多译者渴求已久的愿望,也是读者希冀看到的结果。在译前认清翻译损失的可能性并进行积极的补偿,有助于译者实现对作者的尊重,更好地负起对读者的责任,从而产出成功的译作。  相似文献   

18.
在目的论视角下,翻译行为和翻译过程涉及到七个参与者,这就对于研究翻译主体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文章通过论证指出,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女性主义运动拓展到文化领域的结果。它的出现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从译者地位,原作与译作关系,翻译标准等方面对传统译论提出质疑,并且通过翻译实践中的“叛逆”争取女性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英文习惯用语一般包括典故、俚语、谚语、成语等四类,要使这些习惯用语的翻译达到"信"的程度,译者必须对它们的思想与文化背景及其本义、比喻义、引申义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日积月累,效果自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