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建筑具有鲜明的时代、地域、文化特征,我们应在建筑的立意、规划、设计等方面灵活把握,考虑建筑的施工方法、设施功能和景观造型,兼顾到建筑的改造与发展,构建新时代的建筑。  相似文献   

2.
姚磊 《考试周刊》2009,(12):41-42
中国人对自然景现有天然的亲和力.将中国山水画理论融入景观建筑实践,是目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山水画理论与景观建筑空间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它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点,如何将山水画理论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景观建筑空间中.从而创造宜居的环境是我们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光与影在景观和建筑之间的运用方法:光塑造形体虚实;光渲染情绪氛围;使用人工光源等,从而利用光达到的更好地景观效果.自然光和人工光源在景观与建筑之间起到了良好的中介作用.强调要合理地运用光.  相似文献   

4.
植物结构是建筑园区的基本组成单元.本文提出了基于粒子蚁群算法的建筑园区植物结构配置优化方法.构建建筑园区植物结构配置优化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和蚁群算法求解模型最优值,实现建筑园区植物结构配置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景观总体布局较好、景观类型较为集中、所占建筑园区总体面积较为均衡,能够有效减少植物结构配置费用,缩短植物结构配置时间.  相似文献   

5.
研究园林、建筑景观的艺术特征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本采用比较方法,阐述了各个历史时期中西园林景观和建筑景观的不同艺术特征及相互影响,指出了继承与创新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建筑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因充分发挥其旅游功能而发生变迁。这种变迁是旅游对区域文化影响的重要表现。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获取肇兴侗寨居民和游客对侗寨建筑景观变迁的感知,认为居民对侗寨建筑景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保护意识;游客对侗族建筑和文化的感知多停留在表象,缺乏深入的了解。研究认为,认清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增强当地居民保护和传承文化的自觉性,提高居民参与度,优化旅游地管理,在积极应对旅游发展的同时满足居民对建筑改造的合理要求,才是少数民族旅游地保护传统民族文化和发展经济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7.
唐宏轩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4):14-15,21
在城市发展中,商业建筑是创造现代化和人性化城市的重要角色。商业建筑在满足城市对商业建筑的要求时,也应注重城市自然环境景观和历史文脉的问题。通过旧建筑的商业化再利用,使现代商业建筑与历史文脉相结合,并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多元化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中的城市景观,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族特色街巷是少数民族居住区社区街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建设和谐的生态文明城市环境景观以及提高少数民族居住区的生活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以民族特色社区街巷——阜阳市颍泉区太平岗巷为例,对其景观现状进行分析,概括了其景观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分别对街巷入口景观、民居建筑外立面、路面铺装、巷内景观环境、以及重要景观节点等方面进行改造设计,并将建筑形态元素、色彩和材质元素、地域文化元素等一些民族特色元素有机融入到生态文明城市景观空间改造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民族特色社区街巷景观改造的新思路,以期为后期阜阳市及其它类似地区民族社区街巷景观改造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建筑,实质是在空间留白的艺术。景观,是人们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顿悟。人们对城市建筑与景观的愿景,就是想得美好,建造得美好,用着看着都赏心悦目,同时将这一时期的城市文化与文明融入建筑与景观,流传百  相似文献   

10.
旅游建筑景观是一个景区(点)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其它建筑景观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更注重文化内涵与地方特色的体现。这要求我们与自然对话,科学解读地理文脉密码,创造性地运用旅游地蕴含的丰富地理、文化信息和各种方法进行构景,将旅游建筑打造成具有一定审美观赏价值的建筑精品。文章对旅游建筑景观基于地理文脉策划与设计的原则、思想方法和基本技巧进行了论述,并进行了举例说明和论证。认为优秀的旅游建筑景观策划与设计应科学解读旅游地的地理文脉,力求使之具有"地标"意义乃至"遗存"价值。  相似文献   

11.
《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12,(2):F0002-F0002,F0003
建筑,实质是在空间留白的艺术。景观,是人们对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顿悟。人们对城市建筑与景观的愿景,就是想得美好,建造得美好,用着看着都赏心悦目,同时将这一时期的城市文化与文明融入建筑与景观,流传百代。  相似文献   

12.
以大同市展览馆改造为实例,讨论了历史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湘西湘南地区20个传统村落为例,基于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破碎度指标对传统村落的建筑景观破碎化进行测度,并分析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破碎化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在20个传统村落中,湘西湘南地区传统村落中的传统建筑分布相对集中,现代建筑多散落在核心建筑区的边缘,呈不规则分布,发散性较大;(2)20个传统村落中,建筑景观破碎化最严重的三个传统村落依次是翁高村、吉郎村和楼田村,最轻微的三个传统村落依次为寿州村、坳上村和石堰坪村。(3)湘西湘南地区20个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总体上中等偏高,且各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破碎化程度差异明显,破碎度等级为Ⅲ级的传统村落数量最多。(4)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影响湘西地区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破碎化程度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城镇化的推进是影响湘南地区建筑景观破碎化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4.
建筑立面改造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活动之一.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立面,因其对塑造城市形象和延续地方文脉有重大作用,已成为建筑立面改造活动的主要目的.以江苏省扬州市沿街建筑立面改造活动为例,探讨了在运用构件、色彩、材料和尺度等建筑符号时应注意体现传统建筑文化的形式因素,创造出具有强烈地方传统特色的建筑立面的改造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国家相关规范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旅游资源的类型结构和质量结构等方面对河南省白沙水库的旅游资源和景观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白沙水库所具有的52种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中,地文景观类有12种,占总数的23.1%。生物景观类和建筑与设施类各有11种,均占水库总数的21.2%。水域风光类和遗址遗迹类分别有7种和6种,分别占水库总数的13.5%和11.5%。因此,白沙水库旅游资源基本上以生物景观、遗址遗迹、水域风光、天象与气候景观和地文景观为主,同时具有较多建筑与设施类景观资源的风景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建筑类高校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建筑类高校发挥景观文化育人功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总结了建筑类高校发挥景观文化育人功能的原则,并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提出了建筑类高校发挥景观文化育人功能的方式,即构筑道德意识、培养建筑理念、搭建实践平台,以期为建筑类高校进一步突出特色、发挥景观文化育人功能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代民居建筑景观中存在着"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的现象。原因主要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妄自菲薄,以及对西方外来文化的顶礼膜拜。当代中国民居建筑景观应体现本土性与民族性,在满足现代居住功能的基础上体现民族特色、地域文化和建筑文脉。  相似文献   

18.
建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语言,它可以作为一种符号形式来传达意义,是人们进行交流的手段之一.本文运用符号学的一些观点,分别从分类、特征、意义和功能几个方面来分析和解释建筑这一特殊符号.  相似文献   

19.
高校老校区户外景观的改造,对于老校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通过分析高校老校区户外景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景观进行新旧整合设计,着重从建筑、广场、道路、绿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旧石头厝建筑是平潭古村落、古民居文化的重要载体及传播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民宿业及平潭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该文尝试对平潭旧石头厝在合理保护的基础上的有机改造更新论题开展研究。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访谈及资料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平潭旧石头厝改造成民宿空间进行必要性论证分析,研究总结出改造的设计原则,探讨旧石头厝建筑空间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研究结果以期对平潭旧石头厝有机改造提供创新设计思路,助力平潭民宿业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为我国类似地区的旧建筑改造提供可借鉴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