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前在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除了其自身原因外,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国家将污染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结果。现实要求发展中国家既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工业化、现代化过程并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又不能重蹈西方工业道路的复辙,掠夺式开发全球资源、殖地移民、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与贫困问题,是发展中国家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也是我们振兴中华。抓住机遇、超越传统、创造新的文明模式、走新文明之路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 ,除了发展中国家自身原因外 ,很大一部分是西方国家将污染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结果。与此相反 ,人口、资源、环境与贫困等人类生存与发展问题 ,却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过程中一开始就遇到的时代性难题 ,是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挑战 ,现实要求发展中国家既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工业化、现代化过程并赶上西方发达国家 ,又不能重蹈西方工业化道路的覆辙 ,掠夺式开发全球资源、殖地移民、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如果说人口、资源、环境与贫困问题 ,对于西方国家表现为如何维持原有文明模式 ,那么对于发展中国家则表现在建立一个新文明模式中走出困境。从这个意义上讲 ,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与贫困问题 ,是发展中国家能否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也是振兴中华、抓住机遇、超越传统、创造新的文明模式、走向文明之路的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3.
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保持互相学习共进的状态,使学生不受压抑,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教师要给学生说话的权利,支持学生敢想、敢说、敢创新,鼓励学生超越教材,超越老师,敢于向老师提出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以个体生命尊严的重建为出发点,从生命尊严的个体关怀、平等诉求、价值超越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思考,力图把中国教育改造的基点确立在个体生命的存在与发展之上,使得中国教育真正开始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从而通过文明再造实现民族精神的重塑,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和现代文明的顺利推进开启了一个新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的多维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生态文明应从多维度审视,方可获得较完整的理解.从文明形态维度上看,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形态;从文明体系的构成维度上看,生态文明是整个文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思想与实践的关系维度上看,生态文明的建构体现为其观念的确立与实践的展开的同步过程;从"文明时代"的维度上看,生态文明是超越"文明时代"的"后文明时代"的文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共产主义社会文明的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6.
李安电影中一大主题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东方文化与西方文明的冲突。李安在电影中探讨家庭伦理、爱情观念以及人性特征,并呈现自己的文化思考与价值判断。李安的"世界人"身份让他能够通过电影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解构、改造东方文化,让传统文化接近西方文明,并最终达到中西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7.
瑞吉欧教育可以被认为是<超越早期教育保育质量>一书作者解构"质量话语"之后认为理想的一种学前教育形态,该书也可以被视作对瑞吉欧教育在教育哲学层面上的一种解读.瑞吉欧教育以"文明社会"的定位超越了以往学前教育国家和经济组织的功能定位,以文明社会的论坛超越了以往学前教育机构的定位,并通过在儿童观、教育中的关系、方案教学和教学记录等方面的创新实现了这种超越性的认识和做法,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对瑞吉欧教育实现的这种种超越,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它所依存的文化背景.切不可盲目照搬,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批判的精神,超越后现代主义这一单一视角,努力促成多种视角的对话与沟通,深化和丰富我们对学前教育本质、功能、关系等的思考与认识.  相似文献   

8.
城市文明是对农村文明的超越和发展,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在实现自我蜕变的同时,被动地承受着城市文明的浸染。其中,传统的乡村治理模式、思路和措施也开始经受新的挑战和质疑。贵安新区当前的城镇化率还不到40%,新区的城镇化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实现区域范围内基础薄弱、欠开发、欠发达的农村和农民的城镇化,如何面对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治理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必须迅速明确思路,找到切实可行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唐宋间中国古代社会向后期过渡,国家文化的基本形态儒,释,道江集于武夷山一带,朱熹活动于武夷山50多年,他以儒学为主干,融合释,道,重新树立起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儒家的正宗地位,集濂,洛,关新儒学(理学)之大成,对古代曲籍进行新诠释,创立闽学,建立起完整的新儒学思想体系,实现中国文化重心南移,在闽,浙,赣交界之武夷山一带形成国家的新的文化重心。他把中国文化内圣成德之教推至成熟形态,由内圣而外王事功,格物穷理,萌发近代意识,开辟出中国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宋,元间,朱子学由南至北而全国,汪洋澎湃以至东亚,成为东方文化的主体意识,是“东亚文明的体现”,朱子学是近代文明的契机之一,是东方现代化模式的重要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0.
随着唐宋间中国古代社会向后期过渡,国家文化的基本形态儒、释、道汇集于武夷山一带。朱熹活动于武夷山50多年。他以儒学为主干,融合释、道,重新树立起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儒家的正宗地位,集濂、洛、关新儒学(理学)之大成,对古代典籍进行新诠释,创立闽学,建立起完整的新儒学思想体系,实现中国文化重心南移,在闽、浙、赣交界之武夷山一带形成国家的新的文化重心。他把中国文化内圣成德之教推至成熟形态,由内圣而外王事功,格物穷理,萌发近代意识,开辟出中国文化发展的未来方向。宋、元间,朱子学由南至北而全国,汪洋澎湃以至东亚,成为东方文化的主体意识,是“东亚文明的体现”。朱子学是近代文明的契机之一,是东方现代化模式的重要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1.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都始终走在创造新文化的前列,可堪称是学习古今中西、通古晓今知后的深谋远虑的战略家和历史文化伟人,不仅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史有着较深的了解和造诣,而且在领导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对借鉴历史文化、历史经验有着超常人的敏智和才华,并且是运用自如恰到好处,真正显现出了东方文化巨人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2.
善行旅游是基于东方传统文化基因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消费理念与行为,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本土化实践的一种新尝试。它的理念基础是以善知、善念、善行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基因,核心精神是善待自然、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实质是肩负道德责任的旅游,目标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善行旅游吸取了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绿色旅游、低碳旅游的共同点——亲近自然的同时保护自然,以此来实现全球大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善行旅游更加强调人的行为对自然产生"善"的影响,以善行这种行为来向自然、他人传达自己的想法。对旅游者、政府、旅游企业来说,无论是在实际措施、做法上,还是在内在的精神认知上,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善行旅游理念的树立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临着诸多的机遇与挑战。政府部门、中介机构、旅游经营者应各司其职,共同推进善行旅游理念的传播并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13.
晚清"新小说"观念的提出,是中华文明在走向贫弱的途中,力图复兴的一种应对策略,是其旨在借助外来文明的引入达到"新民"理想的表达,但是在中西文化的对接过程中,他们在面对影响时焦灼矛盾的心态和对外来文化采取的"误读"策略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元典文化作为人类优秀的文化硕果曾创造了东方文化奇观 ,元典并孕育了汉民族的精神文明 ,元典文化作为历史文化已在中华历史进程中发挥过神奇的作用。这种文化元典极具历史超越性与时代再生性和“守本开新”、超越跨越的精神气质 ,是中国传统文化承传转换、不断发展、弘扬光大的内在基因。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全球化不仅对中国经济会产生巨大影响,也必将对中国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对中国文化产生积极影响,也会带来消极因素。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文化应当积极应对,让古老的东方文明重现生机。拥有13亿人口的中华民族理应创造出更多的文化成果,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理应在文化垒球化浪潮中注入更多的中国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探讨古希腊文化繁荣的原因一直是国内知识界研究的热点.尤其对古希腊文化发展中的东方因素、宗教因素、城市因素,自然环境和民族特征对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奴隶制度和民主政制与古希腊文化的关系等探究较多.  相似文献   

17.
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了世界体育化全球化进程的基本特征,从而把握了世界体育化历史发展进程的趋势和规律,并根据这种发展趋势和规律,从东方体育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历史发展状况和当代社会的需要两个方面论证了东方体育化必将迈入繁荣复兴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象征着东方文化的中国瓷器闻名世界,极大丰富了民族文化和世界艺术宝库,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审美观念的变化,人们正不断地探索和追求装饰的多种语言、形式、技法的综合应用,在泥胚处理、施釉技、釉彩结合等多方面、多层次地精思巧制,以达到更多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大众文化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与工业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工业文明过渡到信息时代,大众文化出现了新的特征。它先是印证了福柯所说的"规训"社会设想,同时又以抵抗的方式颠覆了规训;在信息时代,数字影像和"虚拟现实"使得大众文化成为多种力量"角力"的场所。文章以数字影像时代的大众文化为切入点,探讨了大众文化的霸权与整合、现实与虚拟、宰制与抵抗,以期对大众文化作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20.
民族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民族先进文化的过程就是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过程。坚持文化的大众性,不断增进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进行文化创新是民族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先进文化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广泛的智力支持,先进政治文化影响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法律制度。民族先进文化通过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物质文明建设,间接推动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