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在分别对这三个恶作剧进行解读的基础上,阐释《第十二夜》的喜剧性,以及莎士比亚轻凇浪漫的喜剧精神。《第十二夜》被莎评学者认为是最能体现莎士比亚喜剧才能和精神的典范之作。它的情节主要是由三个幽默风趣的恶作剧构成,通过错综复杂的框架结构,生动诙谐的人物语言,丰富曲折的故事情节展示了一个狂欢化了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但丁在他的名作《神曲》中对喜剧这样解释道:喜剧于悲(地狱)中开始.在喜(天堂)中结束,悲和喜是整个事件进程中人物必须经历的两种情感过程。这也是文艺评论家们对喜剧这一文学形式所持的共同看法。然而.喜剧既有共同的东西一而不同的作家的不同的作品所表现出的喜剧风格的多样化则更是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3.
欧阳予倚是我国现代在戏剧艺术上的一位“全材”;喜剧是他的戏剧创作中最有特色的一个方面;主要从爱情、婚姻和妇女问题取材.适步从单纯的爱情喜剧发展为较广泛的社会讽刺,风格由温婉、轻松的明快、泼辣,结构精巧,喜剧性强,是其喜剧创作的基本特点;其喜剧代表作《屏风后》明显受到欧洲世态喜剧《造谣学校》的启发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罗马喜剧     
<正>喜剧是罗马文学中发展较早、成就较大的文学形式。罗马喜剧受希腊新喜剧的影响,是一种以描写爱情和家庭生活为主的世态喜剧。普劳图斯和泰伦提乌斯是罗马喜剧的代表作家。普劳图斯大约写过100多部作品,传世的有20余部。他的喜剧主要以希腊新喜剧作家米南德的风俗喜剧为蓝本改作,讽刺罗马社会的腐化风习,艺术上以情节巧妙、动作丰富、语言生动活泼见长,代表作有《孪生兄弟》《一坛黄金》等。普劳图斯的喜剧对文艺复兴以来许  相似文献   

5.
论《围城》的喜剧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城》是一部富有喜剧性的讽刺小说 ,其喜剧艺术具体表现为运用“围城”名篇 ,形象而富有哲理 ,以及精心选择讽刺对象 ,幽默诙谐的喜剧风格得力于幽默俏皮的语言 ,运用比喻、通感、活用典故等手法也增强了喜剧色彩。而《围城》的喜剧艺术主要渊源于古代喜剧性作品特别是《儒林外史》 ,鲁迅等人的讽刺艺术对其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喜剧之父     
<正>有"喜剧之父"之称的阿里斯托芬(约前446—前385),是古希腊早期喜剧代表作家,生于阿提卡的库达特奈昂,一生大部分时间在雅典度过,同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有交往。阿里斯托芬说,他写喜剧的目的是为了弘扬真理,支持正义,给人民指出教训,把他们引上幸福之路。阿里斯托芬总共创作了44部喜剧,其中,《阿卡奈人》《骑士》《和平》《鸟》《蛙》等11部,是现存于世最早的希  相似文献   

7.
《醒世姻缘传》是一部富有喜剧色彩的人情小说。本文试从闹剧式喜剧、讽刺喜剧、幽默式喜剧几个方面阐述小说的喜剧性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
《升官图》是著名剧作家陈白尘的扛鼎之作,也是新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一部讽刺喜剧。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陈白尘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喜剧方面尤有卓著的贡献。抗战初期创作的三幕讽刺喜剧《乱世男女》,显露了陈白尘颖脱而出的才华,是作家喜剧的奠基作;继之出现的独幕喜剧《未婚夫妻》,《禁止小便》(一名《等因奉此》)以及据《未婚夫妻》扩写的五幕悲喜剧《结婚进行曲》,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有很大的进展,从中可看出作家喜剧创  相似文献   

9.
明末剧作家吴炳创作的著名喜剧传奇《绿牡丹》,其中作为喜剧性人物的不学无术、鄙陋奸邪的纨绔子弟柳五柳和车尚公分别由净、丑饰演,通过分析他们自身言行的喜剧性矛盾,机械的思想行为与变化了的环境的矛盾,以及情绪的突转异变,展现出本剧净丑角色的喜剧性审美意蕴及其所营造的喜剧氛围。  相似文献   

10.
重温经典《阿甘正传》,我们发现了一种存在的喜剧性。阿甘由于其无瑕的原质性而以一种陌生的真实直接呈露于芸芸众生之中,从而具有了一种对世俗的遮蔽进行土崩瓦解般的去蔽的喜剧性。故事的叙述动作呈现出一种迷人的游戏性,在实现阿甘这个人物形象的历史性超越时表现出了一种"同在"的喜庆色彩。这种喜剧是一种超越人生悲剧后的喜剧精神。  相似文献   

11.
重温经典《阿甘正传》,我们发现了一种存在的喜剧性。阿甘由于其无瑕的原质性而以一种陌生的真实直接呈露于芸芸众生之中,从而具有了一种对世俗的遮蔽进行土崩瓦解般的去蔽的喜剧性。故事的叙述动作呈现出一种迷人的游戏性,在实现阿甘这个人物形象的历史性超越时表现出了一种"同在"的喜庆色彩。这种喜剧是一种超越人生悲剧后的喜剧精神。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阅读世界》2013,(5):F0002-F0002
《伪君子》是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的作品。小说描述了伪装圣洁的教会骗子达尔丢夫混进商人奥尔贡家,图谋勾引其妻子进而夺取其家财,但是最后被奥尔贡发现,达尔丢夫真相败露,锒铛入狱。  相似文献   

13.
《史记》是一部融悲剧与喜剧艺术于一炉的伟大著作。《史记》所以蕴含丰富的喜剧美,与其所记载的历史时代的喜剧色彩有关,也与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内涵有关,还与司马迁本人的哲人气质和他所采用的“春秋笔法”有关。司马迁以幽默笔法塑造肯定性喜剧人物,记述了他们的风趣谈吐和诙谐故事,对“滑稽俳优”人物的描绘尤其精彩;他还用讽刺笔法塑造否定性喜剧人物,展示了一些贵族的丑恶面目。  相似文献   

14.
丁西林是一位出色的喜剧作家,他最后创作的《妙峰山》现实针对性强,剧情起伏变化大,人物机智幽默,充分体现了其喜剧特色。  相似文献   

15.
一部伟大的《史记》既包含了深沉的悲剧性,也蕴藏了幽默诙谐的喜剧性。司马迁用幽默机智的笔调塑造了一系列诙谐滑稽的喜剧人物;用讽刺的笔调勾画了王公贵族和反面人物的荒唐可笑;《史记》的喜剧性中还隐含了悲剧情调,使这些喜剧作品有了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爱的徒劳》是莎翁的一部真正的浪漫主义喜剧,它洋溢着浓烈的青年气息,纵情地讴歌了富有诗意的爱情的美好,讴歌了人性的圣美,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对于宗教禁欲主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17.
十七世纪法国伟大的喜剧艺术家和新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始人莫里哀,一生写作了三十七部喜剧,他的喜剧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来喜剧发展的影响很大,莫里哀虽然没有为我们留下戏剧论著,但是,他的全部喜剧艺术实践,都浸透着自己的喜剧美学思想。特别是《太太学堂的批评》、《凡尔赛宫即兴》和《达尔杜弗》序言等,集中地反映了他对喜剧艺术的基本观点,是莫里哀喜剧观念的结晶。  相似文献   

18.
先知书是《圣经》中重要的神学经卷,其中以《约拿书》最具特色。其文本虽被赋予了庄严神圣的主题,却披上了喜剧性色彩的外衣,这与其它先知书的写作风格迥然不同。本文即从喜剧性人物,喜剧性情节和喜剧性语言三个方面对其喜剧特征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比之《钦差大臣》,《升官图》更具有政治讽刺喜剧的典型性,作品政治讽刺的指向性可能早已不复存在,但作为人类天才的创造物,其道劲而怪异的风格,大胆而奔放的想象却依然可以作为美的东西长驻人间,这种长久价值和魅力的获得,是作家超越心理困扰,终于进入高度自由的喜剧审美境界的结果,就此而言,《升官图》对于中国政治讽刺喜剧的发展不仅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而且也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耿金凤  李成 《文教资料》2012,(25):10-11
喜剧的概念来源于西方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戏曲理论虽然没有喜剧这一明确概念,但是不能抹杀中国古典戏曲中所呈现出的喜剧或者说是幽默特质。这种特质是中国古典文化特有的生成与积淀,可称为中国式的喜剧,它与西方喜剧相比也毫不逊色。本文试从《看钱奴》的喜剧因素入手,探究它的幽默艺术魅力,进而分析中国式喜剧所包含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