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陈焕镛教授是著名植物学家、教育家,也是中国现代植物分类学奠基人之一。1919年,他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植物学系,获林学硕士学位。他毕生献身植物分类学研究和教育事业,早年创建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和广西植物研究所,其后又建立华南植物研究所,培养了大批优秀植物分类学人才,成绩卓著,为中国植物分类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了植物分类学家胡先骕在发现植物新种水杉中的贡献;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批判李森科,倡导摩尔根遗传学说的动因,及其科学、人文背景;最后,作为新文化运动中《学衡》派主力和唯一的科学家,本文对他的新人文主义思想做一简介和评述。  相似文献   

3.
被誉为植物学巨著的《中国植物志》,共80卷(125册),迄今已出版了50多册。其中第36、37、38卷记载我国产的蔷薇科植物55个属873个种和200多个变种,以及牛栓藤科的6个属9个种。这3卷植物志共140万字,图版161幅。它们的出版是中国科学院已故学部委员、著名植物分类学家俞德浚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多年来共同劳动的成果,也是我国蔷薇科研究的  相似文献   

4.
猪血木     
申仕康 《百科知识》2007,(11X):40-40
猪血木是山茶科猪血木属的濒危树种,特产于我国广西平南、巴马和广东阳春等地。 顾名思义,猪血木因其材质殷红如猪血而得名。该物种是我国植物分类学家张宏达教授于1963年发现的中国特有单型属植物,是山茶科中最高大的乔木树种,高可达25米,胸径达163厘米,叶互生,  相似文献   

5.
熊燕 《今日科苑》2013,(12):18-21
2013年6月21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发布消息称,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6月20日1时31分在昆明逝世,享年97岁。吴征镒与植物结缘一辈子。出生于1916年的他,幼年时期就对植物产生浓厚兴趣。他一生三下云南,最后定居云南。近一个甲子的岁月,他和草木相亲,与云南同行,用一个植物学家广博的胸襟和执着的坚守关注着云南,让云南的植物为天下所知,让中国植物分类学的研究从云南走向全世界。  相似文献   

6.
怀念敬爱的导师邓叔群教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叔群教授是我国名的植物病理学,直菌学和森林学院,他以惊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奠定了我国植物病理学,真菌学基础,他倡导生态平衡理论,创建现代化造林营林事业,教书育人,做出卓越贡献。1948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拒绝撤往台湾。他为新中国创办沈阳农业学院竭尽全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繁荣科学事业做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为完成《云南植物志》毛莨科的编写任务,我于1995年5月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查阅云南毛莨科植物标本。在工作将近结束时,应昆明植物所所长许再富研究员的邀请,参观了位于勐仑的该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1958年冬季,我曾到勐仑一带考察,采集植物标本。事隔37年,我很想了解一下由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同他的学生们创建和经营的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所取得的各项成就。  相似文献   

8.
卡尔·冯·林奈是瑞典生物学家、近代动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创立了动植物命名法则"双名法",提出生物分类的阶层性,并按物种多少和亲缘远近依次分类,著有《自然系统》《植物属志》《植物种志》等著作。他的肖像被印在100瑞典克朗纸币的正面,林奈学会为纪念他而设立,他的手稿和搜集的动植物标本都被保存在学会,美国芝加哥大学内还有他的全身雕像。  相似文献   

9.
2000年,怀抱绿色生命探寻梦想的汪良驹教授访问日本千叶大学园艺学部,师从于松井弘之教授,学习植物激素赤霉酸在葡萄生产上的应用技术。然而,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他发现5-氨基乙酰丙酸(ALA)在农业生产上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于是,他转而开始研究ALA,并揭开了这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中国农业生产应用研究的序幕。十年来,他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  相似文献   

10.
1977年,中科院华南热带植物所著名的木兰科植物学家刘玉壶教授,应邀到云南省林业科学院,对该院的一些植物标本进行鉴定。这些标本是在滇东南西畴县坪寨林场的原始常绿阔叶林中采集到的。鉴定过程中,刘教授对一个从未见过的奇特木兰科果实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进一步了解该植物,第二年春秋两季,他不辞辛苦,千里迢迢赶到这种植物的产地——西畴县法斗林区采集标  相似文献   

11.
植物的性别     
在3世纪时,泰奥弗拉斯托斯就意识到植物可能以雌性和雄性的方式存在,但第一个以实验证实植物的双性繁殖植物的双性繁殖性的是德国的医学教授鲁道夫·雅各布·卡梅腊鲁斯。卡梅腊鲁斯对花所做的实验最终证实,如果植物要结子,花的柱头上就必须有花粉。他发现,当把雄蕊从蓖麻上取走或是从玉米花里把柱头取走之后,植物就失去了结子的能力。如果把菠菜和山靛等植物雌雄分开,也会产生同样的不结子的现象。因此,他推断,植物和大多数动物一样属于双性繁殖。1694年,卡梅腊鲁斯在论文《植物的性别》中公布了这一发现。同时代的其他博物学家似乎分别于…  相似文献   

12.
黄芪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黄芪形态、栽培、种子采收、化学成分和植物分类学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胡正海教授,浙江湖州人.1953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生物系.现任西北大学植物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同时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评委、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学术委员、副主任、西北植物研究所学术委员等多职.从教42年来,致力于植物科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植物形态解剖学领域取得系统的创造性成果.主持的经济植物分泌结构的系统研究在国内居领先地位.他所领导的植物解剖学研究室是国内植物解剖学两个研究中心之一.胡正海教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3项、中科院项目2项,出版3部专著及论文90多篇,对陕西省的植物学、植物形态解剖科学的开拓与发展做出显著贡献,多次受到省部级和国家教委、国家科委的奖励.  相似文献   

14.
Nooteboom和Peter Raven都认为中国的分类学家往往持有狭隘的物种概念,而这是由于他们缺 少足够的标本,尤其是模式标本,因而不能充分研究种的变异性。Raven说这使他相信中国植物分类学 中真正的物种概念颇有模式概念的色彩。他们的说法不无道理。的确,中国的植物区系中可能有大量 的种其真实身份还有讨论的余地。根据单个性状或完全按营养器官性状来命名新种是常有的事。有些 学者甚至把发表新种作为其分类工作的主要目标。现有的、为数非常有限的关于中国植物变异式样研 究的证据证明有些“种”实际上是生态宗(Clinopodium)、地理宗(Cunninghamia和Indigofera)或呈地形 梯度变异式样的分类群(Lespedeza和Rhododendron)而已。根据表型的可塑性变化而命名的种曾经或 仍然被作为“好种”对待(Rorippa)。具各种不同叶形特性的种间杂种的分离系被命名为不同的种 (Ilex)。分类学上本来就已经很复杂的无融合生殖复合体由于新种的不断增加而变得更加复杂 (Malus)。对一个具有复杂变异式样的种的精心研究导致对25个种名的归并,其中有10个是80年代 由中国分类学家发表的(Clematoclethra)。诸如此类的例子随着研究工作的扩大而势必大量增加。传统 植物分类学主要或完全以形态性状为依据。外部形态性状具有比较容易观察和记录的优点。分类学种 概念能满足多种用途分类的需要。但如果把分类学种概念说成是完全凭分类学家个人的主观判断或甚 至偏爱而很难有是非之分就颇成问题了。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有条件对种这个分类阶元作客观的解 释。正确的物种概念来自对植物变异式样及其分类学价值的正确和充分的理解。因此,作为标本室分 类学家,首先要研究尽可能多的标本。其次,尽可能收编来自其他方面的证据是十分可取的。这些证据 即使不是很有用的分类性状,对更好地了解或解释类群的变异式样往往具有重要的意义。分类学家可 借以发现他所寻找的分类群在表型或基因型变异上的间断。对这两种间断的合理应用将导致在许多属内种级水平的更加合理的分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修订了中国产粗叶木属植物,共记录31种、4亚种和10变种。其中,报道了一个新种、1个新亚种、2个新变种、8个新组合和9个分布新记录,新归并学名12个,并且对中国粗叶木属植物文献记载中的一些错误和混淆作了澄清。  相似文献   

16.
卷柏属Selaginella Beauv.是一个在分类上较困难的类群,种类多,形态变化大。全世界有卷柏属植物750种以上,可以分为5个亚属。2002年10月我们对武夷山脉及周边地区的卷柏种类进行了调查,采集的标本存放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标本馆(SINU)和厦门大学标本馆(AU)。此外,我们还认真观察了来自福建师范大学标本馆(FNU)和AU的卷柏标本。结果表明,在福建,卷柏有18种1变种。其中,缘毛卷柏S. ciliaris、白毛卷柏S. albociliata和布朗卷柏S. braunii是福建分布的3个新记录。  相似文献   

17.
张欣 《科学中国人》2012,(19):52-53
"在跟他学习的千余农民眼中,是个不断创造奇迹的科学家!"浙江日报这样评论。"一个把中国的农业科技至少提早了10年的人。"中国农科院教授李虎山说。"我也要和师傅一样,做一个不背锄头的农民。"他的学生刘洪宇说。"给我3亩土地,就可以为5万人提供食物。"他自己这样说。他就是浙江省丽水市农科院农业智能化快繁中心主任徐伟忠。他没有很高的学历,但发明的植物非试管快繁技术是(光自养)微繁技术的发展,是世界植物育苗技术的一次革命;他不是学科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田麻属植物的分类进行了研究,确认1种2变种,归并了1种3变种1变型,降级1种。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用电脑图象分析手段对芸苔族5属13种植物进行了核型分析。其中蓝花子Raphanus;sativus var.raphanistroides、白芥Sinapis alba等植物的核型分析结果,都是国内外首次报道的。笔者建立了十字花科芸苔族植物的染色体数据库,这是国内外第一个专科性的植物染色体图象分析数据库,并且首次将染色体图象分析数据库应用于分类学研究。例如,比较分析芸苔族植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和分类地位,以及探索物种之间的演化关系,得到了若干新的核型论据。笔者认为,植物染色体图象分析数据库在植物分类学研究中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秦仁昌(1898.2.15~1984.7.22)中国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武进人,1925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林学系。1929~1932年先后在丹麦、瑞典、德国、法国、奥地利、捷克等国访问研究。历任云南大学教授、生物系主任,云南省林业局局长,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分类室主任,植物研究所顾问,中国植物志编委会秘书长,植物分类学报主编,中国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植物分类学会和命名委员会名誉主席等。庐山植物园的创始人之一。秦仁昌从1926年起从事蕨类植物研究,创立了蕨类植物新的分类系统。他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