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写作真幸福     
当一个人的写作进入忘我境界时,我把这叫作“石头开花”。我相信写作是一种创造,一种信仰,一种追求,是切入人生的一个角度。人生短暂,艺术、水恒,让我不得不这样善待人生。红尘.只不过是人生树上的枝,枝上的花、叶。而爱好,才是树本身。爱好写作,我的选择没有错!我是不善在生活海洋中游泳的,那海水的苦,那波涛的激荡!一遍又一遍洗刷着我。我时常体验着挫折,背负着沉重,只有在写作时我才能够见到太阳,吸吮它的光,享受它的温暖。爱写作的人在伏案疾书的时候!是在体验真正的幸福。写作真幸福@赵桂梅  相似文献   

2.
我是1997年12月退伍离开部队的,作为一名跳过伞的特种兵,我爱好写作,业余时间常通过阅读《新闻与写作》来提高我的写作水平和弥补我看书少的遗撼。  相似文献   

3.
我白幼爱好文学。一生主要干了两件事;一是编辑,二是写作。编辑是本职工作,写作是业馀爱好。离开工作岗位以后,写作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我先后出过十二本书,其中九本是六十岁后出版的。这部文集中大部分作品写于六十岁以后。  相似文献   

4.
一当兵30多年,因年龄、环境和条件的影响,自己的业余兴趣和爱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有一种兴趣、爱好却始终如一,那就是坚持业余写作。从当战士报道员到走上师的领导岗位,我都把写作当作一种追求,一种事业,一种与社会交往的最佳方式,一种自我提高和完善的途径。为了它,无数个节假日我都“蜗居”在办公室,一杯水、两包方便面对付一天;为了它,我曾一次次失约,在所在的城市生活多年竟很少带女儿上过公园;为了它,我曾把准备请客买的菜遗忘在菜市场,而受一个灵感的驱使,匆匆赶回办公室闭门写作,直到妻子打电话说客人已经到家,我才知道自己犯了…  相似文献   

5.
找茬     
《大观周刊》2010,(45):57-57
第三回 爱好 我平生有两个爱好:喝酒、赌钱。喝酒我前面已经说过了,它让我可以得到暂时的清醒。而赌,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我说不太清楚为什么会喜欢它。  相似文献   

6.
写作也美丽     
每当我坐在电脑前,思绪在键盘上飞扬,写完一篇稿子,发“伊妹儿”的时候,就会想起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感觉这个题目比小说还美。于是会自然的把小说思想延伸开去,感到了写作的神圣与美丽。多年来,我把业余写作当事业干。这样说,也许会有人说是一种幼稚的浪漫。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闲人,他们不喜欢写作,他们觉得世界上爱“爬格子”的人,是一群天才傻瓜。的确,写作,尤其是业余写作,是一项非常艰苦的思想跋涉。爱好写作的人,对有些人的非议只能是一种沉默的笑。爱好写作的人,往往容易出错,不在文章本身,而在于所写的人和事,都很具体,很鲜…  相似文献   

7.
爱好,人之品位。人生有"三宝":工作、生活和爱好。工作,是从事的一项事业,承担的一份责任;生活,是生存的一种方式,人生的一个过程;爱好,是行为的一种使然,精神的一种享受。我在书写心境、雕刻人生、收藏吾爱中,懂得了不少人世沧桑,悟出了不少做人之道。  相似文献   

8.
关于阅读的意义,我们可以说出来十条二十条。我这里也有七条,其中一些属于我个人的表述,也有一些是对他人表述的引申——一、阅读是一种人生方式。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阅读的生活和人生的那一面,便是不阅读的生活和人生。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  相似文献   

9.
一天上午,我坐在公共汽车上,正拿着一本新近出版的《新闻与写作》聚精会神地看着,一个30多岁的青年从座位后面探过头来对我说:“您是搞报纸工作的吧,我对写作也很感兴趣,您说怎么才能提高呢?”我说:“要多练习写,不要放过一切可以练笔的机会,绝不能偷懒。”他说:“对,我一定要多练习写。”车到前面一站我就该下车了,对话也就中断了。看来,今天爱好写作的青年还是不少的。有的却苦于不知道  相似文献   

10.
<正>毛泽东喜爱读书、嗜书如命。即便是戎马生涯,在面临危境、紧急转移的时候,依旧不放弃阅读,不舍得扔掉随身携带的书籍;而在和平年代,读书不辍,已经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他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在晚年,他曾长期住中南海"游泳池",陪伴他的是好几排书架。据其身边图书管理人员徐中远撰写回忆文章称,毛泽东晚年阅读小字困难,"毛主席看用新闻纸印的书,  相似文献   

11.
一、阅读是一种境界 "境界"原指疆界,借用此词意发展为眼目所看到的景象,从心智的角度描述,佛教名词犹言造诣,艺术欣赏指意境.境界是思维的复杂展现,是情感的酣畅,是综合修炼的高台和成果.人在阅读中的亢奋状态会产生境界,单从此意义上,可以说阅读是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12.
写作,应该说是很辛苦的事情,但亦是享乐儿,作家贾平凹就说他五天不写作就要生病。那不是假设,也非虚谈。凡爱好写作的人,都有一种欲吐非吐不可吐而快之的体会。 但是,进入写作时候的情形却大相径庭。 俄国大作家契诃夫写东西时,抗干扰的能力特强,他说他的许多短篇,是在洗澡间写成的。这就让我有点儿感到奇,惊讶大作家“随遇而安”的写作能力。但大多数人却不是如此,写作非是要寂静的环境不可,而且是独处之最好。清代袁枚就写过他的写作体会:“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袁枚的写作心态,反映了大多数写作者的心态。  相似文献   

13.
逆向思维,故名思义,也就是从相反的方向考虑问题,溯流而上的思维。一方面,它可以开挖常规思维尚未领略的彼岸世界;另一方面它可以打破常规思维的僵化定势,去“闯”、去“冒”。因为更多的人在思维定势的作用下,习惯于按照已被总结并承袭的生活规律去认识变幻无穷的生活。如果在新闻写作中,运用逆向思维,可以得到出奇制胜的效果。逆向思维能创新大家都知道,新闻写作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而新闻的主要特征就是新。新闻写作,就是在思维领域追求“独到”和“最佳”,追求与前人有所不同而独具卓识,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新的突破,从而  相似文献   

14.
新闻写作是一种相当“绞脑汁”的艰苦劳动。在新闻采访和写作过程中,新闻记者的思维活动特点是怎样的? 人们知道,文学创作主要运用形象思维,而哲学思考和科学研究则主要运用逻辑思维(也叫抽象思维)。那末新闻写作主要用哪一种思维方式呢? 十九世纪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说话,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政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参考》2012,(24):23
正本刊讯(记者韩阳)8月15日,上海书展的重要活动之一"书香中国"阅读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以"文学写作与阅读生活茅盾文学奖得主四人谈"为主题,邀请王安忆、莫言、刘震云和毕飞宇四位茅盾文学奖得主,以及学者陈思和、主持人曹可凡,围绕当下的阅读、写作与生活等话题交流。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阎晓宏,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杨振武出席论坛并致辞。阎晓宏代表新闻出版总署对阅读论坛举办表示祝贺。他说,阅读不仅关系到文化的传承发展,也是新闻出版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届论坛以"文学创作与  相似文献   

16.
父亲(刘再复)常和我说,作家大约有三类:一是用头脑写作的;二是用心灵写作的;三是用全生命写作的。他说他最喜欢用全生命写作的作家,也喜欢用心灵写作的作家。其实,这种分类也可用于阅读。父亲作为一个读书人,他的阅读虽然也用头脑,但多半是用心灵与生命。我陪父亲到华盛顿参观杰弗逊纪念馆,同样面对墙上杰弗逊总统的名言。  相似文献   

17.
在阅读《青铜葵花》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一是随着对生活发现和驾驭能力的提高,曹文轩对作品的构思和感受都在不断完善。二是曹文轩在这20年儿童文学的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可以肯定地说,他是一位先锋的、明亮的、具有个人风格的作家。上世纪80年代,他以凝重、优美的个性化写作在当  相似文献   

18.
暑假前,我在学校图书馆外文阅览室的书架上,发现了一批关于写作的书,它们都不在"新闻"类的书架上.其中<牛津高校写作指南>书前有一篇<致学生>,开篇就说:"写作一直被说成是可以学会但不能教会的".  相似文献   

19.
当兵30多年,因年龄、环境和条件的影响,自己的业余兴趣和爱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有一种兴趣、爱好却始终如一,那就是坚持业余写作。从当战士报道员到走上师的领导岗位.我都把写作当作一种追求,一种事业.一种与社会交往的最佳方式,一种自我提高和完善的途径。为了它,无数个节假日我都“蜗居”在办公室,一杯水、两包方便面对付  相似文献   

20.
害怕读书     
我对书的感情有点深,深得也许是有点病态了。我家里最多的东西是书,最大的房间是书房,上万册书围了一圈,把我困在其中,也是乐在其中。坦率地说,写作有很多功利的目的,而阅读完全是精神需要。人的精神层面很宽阔,你怎么填满它?我就是靠阅读。我读文学书只占四分之一,科学的、哲学的、历史的,很多闲书乱读。尽管我对世俗生活一直保持一种警惕,希望自己不要太物质化,可似乎有点防不胜防。这个时候,也许洗干净手、焚上香火读一本书能拯救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