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海外视野     
《视听界》2011,(2):9-9
美国之音对华广播将停止 隶属于美国国务院的美国之音在美国经济低迷之下裁员,计划今年10月1日起.全面停止旗下中文短波、中波及卫星电视广播,转而专注网络及手机播出。此举象征美国对中国广播时代即将结束。据称,美国之音要将未来的重点转向数字媒体.比如互联网广播。  相似文献   

2.
美国之音成立于1942年2月24日。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进入转折阶段,美国之音主要从事战争鼓动宣传,为盟军的胜利制造舆论;进入“冷战”时,主要进行反共宣传;“冷战”结束后,它宣传美国政府政策,介绍美国社会和生活方式,报道美国国内外新闻,进行时事评论,成为美国政府对外宣传的重要喉舌,成为美国政府推行全球战略的重要工具。美国之音有新闻性和专题性两大类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无线电广播也像报纸一样,被用来为帝国主义的战争政策服务。在国内,广播中充塞着诲淫海盗节目,其目的是麻痹人民的斗争意志,毒化善良人民的心灵;对国外广播,则极力制造和加剧国际紧张局势,进行反苏反共的歇斯底里的宣传。近年来,美国政府拨出愈来愈多的经费用于广播宣传方面,并且建立新的电台,加强宣传。今年一月十九日,艾森豪威尔提交给美国国会的预算咨文中,要求拨给广播和电视的经费就达二千多万美元。据今年三月十九日“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新闻署还要求建立十二座新的广播电台,以便不经过转播台,直接从北美洲向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冷战宣传。美国最大的对外广播宣传机器是“美国之音”。它是美国政府御用的宣传工具,直接由新闻署领导。“美国之音”通过设在世界各地的七十八个转播台,  相似文献   

4.
正国际广播(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是以国家为主体加入国际传播的一种宣传行为,对华广播是指国外国际广播电台专门面向中国大陆的国际广播,包括政府官方的国营国际广播、公营国际广播、宗教广播和秘密电台等。自1942年美国之音(Voice of America,VOA)和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BBC)开办对华广播起,对华广播已走过了70多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美国之音在报道1986年中国的学潮时,还讲究一些宣传手法来掩盖其反动本质的话,那末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动乱和北京反革命暴乱中就不顾事实真相、异常狂热地大搞欺骗宣传和反革命煽动,其颠覆社会主义中国的真实面目暴露无遗,欺骗宣传的手段也彻底破产了。我们首先列举美国之音欺骗宣传的伎俩:  相似文献   

6.
在对外价值观传播方面,美国新闻署最得力的"干将"是"美国之音"。美国之音创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942年),隶属于战时新闻局,主要负责对法西斯控制的国家与地区宣传盟军的政策和战绩。1945年改由美国国务院管辖,宣传推介美国的民主政治理念、价值观及生活方式。进入冷战时期,其广播对象变成了苏联、古巴和中国,1953年后划归美国新闻署,并根据艾森豪威尔的指示,将主要任务锁定"利用广大的无线广播网与共产主义作斗争"上,对象则是"铁幕和竹幕背后的国家"。为了更有效地针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战,美国对盟国的广播大规模减少,到1955年除了全球英语广播外,完全取消了对西欧各种语言的广播,其意识形态倾向和价值观传播色彩也变得越发浓烈起来。  相似文献   

7.
《美国之音》电台台长詹姆斯·康克林在接任后十个月辞去了台长职务。在这以前,该台新闻部主任伯纳德·卡曼斯基也去职了。在《美国之音》电台,辞职是司空见惯的事了,然而这两个人的离去,不仅在该台内部引起振荡,而且在整个美国新闻界也掀起一场风波。这是为何?卡曼斯基何故辞退?康克林何事消极?他们相继离去又说明了什么?卡曼斯基主任何故辞退?要问卡曼斯基为何辞退,首先得谈多年来他在《美国之音》电台领导的一场“排除干扰”的斗争。所谓“排除干扰”,主要是指新闻节目摆脱国务院、国际交流署的控制,独立进行工作,改变宣传手法,争取更好的宣传效果。一九七三年水门事件发生了,问题涉及总统,《美国之音》作为政府电台报道还是不报道?该台最终决定还是报道。但是当时该台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之音成立于1942年2月24日。是美国政府为适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需要,针对纳粹德国的宣传而创办的。作为第一家由美国政府经营的国际广播电台,美国之音从建立之日起就是美国政府机构的一部分,为美国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服务。向全世界传播美国政府的政策是美国之音的重要任务之一。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目前,美国之音用55种语言向世界各地广播,其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汉语、阿拉伯语为主要播音语种,每周播音达1300多个小时,全世界有听众约1.2亿。  相似文献   

9.
如美国在全球的超级大国地位一样 ,其国际广播在世界上所铺的摊子也最大 ,拥有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自由欧洲 /自由电台、自由伊拉克电台、自由伊朗电台、马蒂电台 /电视台以及民主非洲电台等为数众多的国际广播电台 ,在世界各地发挥着美国政府的喉舌作用 ,为美国的外交政策服务。然而 ,它们果真能达到所预期的效果吗 ?世界各国的听众果真能接受美国的宣传吗 ?美国国际广播界资深记者马克·霍普金斯最近撰文 ,对美国的国际广播现状提出质疑 ,认为目前美国正用大量无用、过剩的广播和电视节目———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自由欧洲等各类自…  相似文献   

10.
1976年7月12日,美国总统杰拉尔德·R·福特签署了“美国之音”章程。这个章程指出:“通过收音机与全世界人民进行直接交流,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国的广泛兴趣。为了有效地做到这一点,‘美国之音’必须贏得听众的注意和尊敬。因此,‘美国之音’的广播将遵循以下原则:(1)‘美国之音’将始终如一地成为可信赖的权威性的新闻源泉。(2)‘美国之音’将代表美国,而不是代表美国社会的一部分,因此。它将是美国重要思想和制度公正而全面的体现。(3)‘美国之音’将清楚而有效地介绍美国的政策,并就这些政策提出负责任的讨论和  相似文献   

11.
评论和新闻分析在《美国之音》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一九七六年七月,美国国会通过批准的《美国之音章程》第三条规定:“美国之音应清楚有效地报道美国政策,同时也报道对这些政策所进行的认真讨论和意见。”这一规定可以说是《美国之音》评论和新闻分析的指导原则。《美国之音》是美国政府的官方电台,但是,为了争夺听众,它又竭力标榜“客观”和“公正”,摆出一副不受官方控制的样子。“美国之音”的记者和编辑人员认为,他们也是新闻从业人员,同那些商业性电视广播电台和报纸杂志中的从业人员一样。但是无法否认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之音的新目标:西欧作为里根与戈尔巴乔夫之间心理战的一部分,美国之音很可能作一些变化。近年来,第三世界国家是收听美国之音的主要听众,这些国家的当地新闻广播不多。美国之音从没有把西欧听众当成一回事.原因是,听众更相信当地的新闻广播,美国之音主要用当地不太用的短波,而且不使用当地的语言。然而,现在担心北约组织的同盟国也许在收听戈尔巴乔夫的广播,而不是美国的广播,美国政府打算采取行动.虽不增加用欧洲语言的广播。但从十月开始,美国之音将尽量利用当地的调频。如果能有懂英语的欧洲人收听美国之音的话,白宫希望,这将有助于美国对克里姆林宫的公共关系战.  相似文献   

13.
西方媒体,尤其是美国新闻是自由的吗?震惊全球的美国“9·11”事件,以及围绕这起事件发生在美国的一系列新闻事件就足够引起我们的反思。美国之音电台台长为新闻自由被撤职“9·11”事件之后,正当美国人愤怒不已的时候,塔利班最高领导人奥马尔说,塔利班不会交出本·拉登,还说“9·11”恐怖袭击事件是美国自己种下的苦果,美国应该停止不断扩张其帝国的行为。奥马尔的讲话录音到了美国,美国之音决定播出,这时,美国官方立即出面制止。美国国务院9月24日表示:政府禁止“美国之音”播放塔利班最高领导人奥马尔讲话的决定…  相似文献   

14.
简讯     
△《美国之音》现在用39种语言每周播音900小时左右。它在美国国内有33座发射台,在英国、德国、希腊、摩洛哥、利比里亚、斯里兰卡、泰国和菲律宾有68座发射台。《美国之音》说苏联在1973年停止干扰后去年8月又恢复了干扰。现在为干扰《美国之音》广播,苏联每年要花两亿五千万美元,比《美国之音》每年开支多一倍多。  相似文献   

15.
几十年来,在苏联和美国的宣传战中,无线电广播一向是主要的武器。美国南部的人们很容易收听到莫斯科播出的和古巴转播的英语节目。在苏联东西伯利亚地区,人们也能够清晰地听到“美国之音”。最近,伊  相似文献   

16.
美国“无硝烟战争”的新战略──《冷战后美国之音的六大任务》出台胡耀亭香港《明报》在今年6月26日独家发表了美国之音现任总监杰弗里·科恩的文章,题目为《冷战后美国之音六大任务》。这六大任务是:一,对抗共产党和极权国家;二,鼓动美国式的新闻自由;三,输出...  相似文献   

17.
美国之音简史温飚摘译(在1992年,美国之音建主50周年之际,其主管部门美国新闻署编写了一本小册子,介绍美国之音50年的发展简史。这本小册子直言不讳地告诉世人:美国之音具有怎样的性质,担负怎样的任务和发挥怎样的作用。《美国之音章程》就是“联邦的法律”...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4,(15):2-6
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与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合办的中央政治学校新闻学院,是战时美国对华文化援助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院完全仿照哥伦比亚大学普利策新闻学院的教学模式,是美式新闻教育在中国的一次重要实践,为中国培育了一批杰出的新闻和宣传人才。因中美两国政府存在着利益和立场上的冲突,加之在教学方针和培养目标上,美国教师与国民党宣传部也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冲突,学院最终停办。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80年代学英语的人大多离不开一部短波收音机,因为通过短波可以收听“美国之音”的英语广播,练习听力。到美国后,熟悉的电台、电视、书籍、报刊一下子全没有了,所以在所谓的自由世界里反倒觉得消息突然闭塞起来,于是就想收听“美国之音”。可是,当地的中波、长波都没有“美国之音”,而找遍了大小商店,竟然都没有短波收音机出售。  相似文献   

20.
综合外电外刊报道,冷战结束后,西方对原苏联东欧各国的电波战趋于削弱。由于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和经济实力的增长,美、英、德、法等西方大国都大力加强对华广播,进行思想政治渗透.广播的时间、频率和发射功率也大幅度增加.美国和英国更是把对华广播作为各自对外宣传的战略重点.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提高在我国全境的可听度和有效性,它们在我国周边的10个国家部署了26个发射基地,从南到东到北到西形成了一个四面包抄的广播发射网,其目的就是要“使整个中国大陆听到西方世界民主自由的声音”.西方对华广播机构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