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实施小学数学“探索式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小学数学“探索式教学”的程序为:引入——→讨论——→争论——→结论——→应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应用一、“引入”——在创设情境上下功夫。引入新课,是小学数学“探索式教学”的首要环节。在此环节,教师应着力于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归纳起来,教师应注意创设以下五种情境:浓郁…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倡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合作探究而形成知识的构建.因此,要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师应通过多种方法来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在教师引导下逐步深入探究,再分层练习巩固,进而促进学生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来创设问题情境,进而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3.
所谓数学网络课,就是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它是以学生通过操作电脑进行个性化学习为主、教师利用教学网络进行有效控制为辅助的一种新教学形式。笔者在参与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利用FrontPage制作了“百分数”网页,进行了一个阶段的单元教学,真正体会了网络教学的内涵。创设网络情境,激发兴趣构建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通过多媒体网络可以创设生动、直观、形象、接近实际的学习情境,突破学生的原认知结构,使他们将新旧知识同化顺应、重组整合。教师有效地将网络知识与学习内容联系起…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认为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标呢?“换位法”教学能做到这两点.所谓“换位法”就是在教学中尝试将师生互换位置.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而教师则侧重做好组织、引导工作.“换位法”包括创设情境、设疑自学、自演自评、点拨释疑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5.
数学中的“悟”是认识数学规律、领会数学知识内在联系、提升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是培养数学素养的核心方法。数学中的“悟”蕴含在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中,与数学知识形成同步发展,是对数学知识中精髓的把握。只有明确“悟”的含义,才能在知识与能力之间构架起一座桥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设置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将“悟”落实到数学教学的每个环节,真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数学学习中的“悟”进行解读,就如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有效的学习情感的调动,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设情境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但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有的放矢 数学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本节课学生的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不能为了学生的兴趣,漫无目的地创设情境,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你懂得了什么”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开放式”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必须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实施个性化教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注重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个性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实施“开放式”教学,恰恰符合这一教学改革的要求。 一、营造“开放” 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课堂上要激起学生的创新热情,首先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主动去思考:我应怎样学?要营造这样的教学氛围,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开放性的学习材料,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创…  相似文献   

8.
笔者曾多次参加省、市数学教学观摩,发现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非常看重数学学习情境的创设,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情境创设得可谓“丰富动人”,有的课上情境、画面是一个接着一个,并且,有些背景图片动个不停等等,应该说这些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对促进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有些学习情境的创设,却有意或无意地引发了学生的“遐想”,比如,有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了一个“抓小偷”的情境,一节课中,学生都是在“抓小偷”中渡过的,在课堂结束的时候,由于学习情境的“巧妙”创设,教师也成了一个“小偷”。那么我们的课堂…  相似文献   

9.
刘海燕 《考试周刊》2024,(19):78-81
问题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一种能促进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智慧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把课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结合起来,实现学以致用,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能结合减轻学生负担,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从而促进教与学的提升与发展。文章从“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现状与原则入手,结合“导入环节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参与打好基础”“创设开放式教学情境,点燃学生学习热情”“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强化学生运用能力”“创设实践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参与”等策略,探讨为学生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发挥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实现教与学的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杨光福 《四川教育》2002,(10):33-33
小学数学“探索式教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较佳途径。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哪些策略实施“探索式教学”呢?一、情境设置策略创设问题情境,提供诱因,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学习,是他们自主探索的重要前提。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靠近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并巧妙地创设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悬念,以此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新内容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最佳的探索状态下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可创设以下问题情境:从学校到广场有三条路线,分别要用15小时…  相似文献   

11.
历史教学中要体现“人本思想”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把历史教学当成是育人的裁体和手段,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情绪和情感的体验情境。  相似文献   

12.
林纲东 《广西教育》2007,(5A):39-4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但是有些教师在创设“情境”中搞“形而上学”,一些情境的设计牵强附会,以至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明确创设情境的目的,把握情境创设的本质,要使所创设的情境能真正服务学生的学习,不要因形式需要而创设,要因实际需要而创设,要讲求课堂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密度”是初中物理教学重点,特别是本节的教学体现了学习物理要领的基础思维。所以本节教学内容对今后的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密度一节又安排在初二,使刚接触物理的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特征无疑增大了学习难度,由于“密度”的抽象性,且研究方法也初次遇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重视“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矛盾、求知、欲望、动力”,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研究物质的特性-密度。下面就具体谈谈本节如何做好“情境”创设。  相似文献   

14.
“情境-问题”视角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建构,有利于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置情境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进而增强课堂教学效度,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为深化初中数学课程改革,采用文献分析等方法对“情境-问题”视角下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建构进行研究,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参考建议:明确单元主题,创设数学情境;依托主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引导探究学习,解决数学问题;迁移单元知识,实现数学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视角下,教师与学生需改变传统观念,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教”与“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坚持趣味性、科学性、全面性原则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策略开展初中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一是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设置明确的数学学习目标;二是教与学全程融合评价,促进单元整体教学开展;三是注重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合理设计单元学习内容;四是注重学习思想有效转化,深化学生单元理解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单元整体学习,可有效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李忠亮 《江西教育》2024,(19):61-6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视化不仅是一种策略与路径,还是一种方法与思想,能让学生的“量感”可见,为培育学生的“量感”提供了一个视角。在教学小学数学“量与计量”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可视化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可视化活动,促进学生可视化的生活实践与应用。学生“量感”的形成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应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提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常规问题,还应引发学生提出具有发展性和探索性的非常规性问题,把学习引入纵深、数学教学中,教师自己首先要想到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才能引导学生提出好的数学问题,“情境与问题”教学课要求学生能根据教师出示的教学情境提出好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而是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8.
谢君 《教师》2012,(20):81-81
由于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不少的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很吃力,提不起兴趣,进而产生“怕学”“厌学”情绪。如何能让学生从“厌学”到“乐学”呢?我认为: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积极探索,以解决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问题导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对问题探究和研究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系统地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启发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其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问题导学法”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有效思考。  相似文献   

20.
王薇 《陕西教育》2007,(3):38-38
如今的教学流行一种做法,即无论什么课,开始大都要“创设情境”。“情境”是为了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意义建构。《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确实,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