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新闻记者来说,不具备新闻敏感的人当不了一个好记者.新闻敏感是衡量一名优秀记者的重要标志,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必须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2.
新闻敏感是记者必须具备的素质,在新闻实践中许多记者认为新闻敏感不可捉摸,可遇不可求。还有记者在培养新闻敏感过程中感觉宏观理论的指导操作性不强,费时费力,难以入手。本文针对这些观点,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并在总结新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思维锻炼的角度提出了培养新闻敏感的方法和途径,具有较强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璐 《考试周刊》2011,(62):48-49
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新闻敏感与洞察力至关重要.它是记者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其职业个性的集中体现。具备良好的新闻敏感和洞察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记者的职业“命运”。高度的新闻政治敏感性和洞察力是一个记者在政治上业务上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新闻敏感至关重要,它是记者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其职业个性的集中体现;记者的职业责任感和关注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深入采访过程中激发出新闻敏感,同时,新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要不断的积累知识,进一步增强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5.
新闻敏感是一个“顿悟”过程,核心是政治敏感;记者的职业责任感和深入采访激发出新闻敏感,新闻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要不断学习,防止新闻敏感疲劳。  相似文献   

6.
新闻敏感对于记者来说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是记者新闻素质的中心,本文主要从这个角度出发具体详细的论述新闻敏感的重要性,以及他的深层含义,以及作为一名记者怎么样更好的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以理好的做好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7.
新闻敏感是记者观察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时迅速发现新闻价值的能力.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表现为记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是否具有锐利而敏捷的观察力,并随时随地能够运用摄像机、摄影技巧迅速而准确地进行捕捉客观现实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物的能力.同时,能以高度的真实性和强烈的现场气氛反映生活的主流和本质,表现人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8.
新闻敏感是记者在大量的社会现象中,迅速准确地发现或判定哪些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一种能力,它是记者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的综合反映.记者的本领大小、能力强弱、水平高低,同新闻敏感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新闻敏感至关重要,它是记者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其职业个性的集中体现。是否具备良好的新闻敏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记者的职业“命运”。高度的新闻敏感是一个记者在政治上业务上成熟的标志。如何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准确把握党的方针政策。新闻记者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就必须服从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方针政策,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善于发现事物的政治意义。如改革开放初期,党的大政方针主要是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新闻记者就要在这方面下工夫,多写一些反映新时期各种经济现象的文章。这个时期新华社一记者写的…  相似文献   

10.
新闻敏感是衡量新闻工作者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新闻敏感内生于"心":"心"基于"实性","心"要联"新","心"要系国运民生;新闻敏感的外化:通过文字、声画语言表现新闻敏感,文图的观点表达体现新闻敏感。总之,新闻敏感是内生与外化两个维度的结合,具备较强新闻敏感的记者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新闻敏感是记者素质的核心,传统理论多从新闻学的角度研究新闻敏感。本文旨在从心理学视角对其进行探析,从而进一步探讨新闻敏感的心理发生机制.尤其是人格、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对新闻敏感的制约.进而指出培养新闻敏感的途径及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新闻媒体的竞争显示了其核心竞争力--记者的竞争.记者素质有很多面,比如职业道德修养、采访心理素质等,本文论述记者的新闻敏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记者对于一个新闻事件的抢发、早发、连发,除了新闻敏感外,就是社会责任感.一个事件发生了,记者总是要注意挖掘它的社会意义,力图给人以启发.社会意义挖掘出来了,人们从中得到了启发,有所收获,记者才算完成了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新闻敏感是记者最重要的职业素质,甚至可以说是记者的职业生命。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需后天的培养和提升。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新闻记者要适应新闻这一行业并站稳脚跟,成为一个优秀记者,就必须具备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不断提升职业敏感性,坚持政治家办新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努力学习,注重积累,不断深入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记者有记者的状态。记者的状态是指记者的生命状态和工作状态,包括“记者的位置”、“新闻雷达”、“采写冲动”、“抗疲劳”等方面。记者的状态是记者新闻敏感的温床,是记者最靓的“名片”。记者的状态是一个业务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答案既在题内,也在题外。  相似文献   

16.
孙彦杰 《德州学院学报》2005,21(5):91-93,86
从现实发生的事实中选择可以报道的新闻题材,依据和标准是题材的新闻价值;报道题材有无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的大小,决定于事实所具有的能引起社会关注的程度;而正确鉴定和判断题材的新闻价值,记者既需要新闻敏感,更需要具有哲学的眼光.只有用哲学的观点思考和分析报道题材,才能在更深层次上准确把握事实的新闻价值,从而使新闻报道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之所以会有生命短暂的垃圾新闻,正是因为记者对题材缺少一种哲学的思考和把握.  相似文献   

17.
身为一名优秀的记者,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储备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读者的普遍关注和共识,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预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同时,记者要对新闻敏感的重要性和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了解,也有助于深刻地体会如何培养和增强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会议这座“富矿”中淘出新闻“真金”,需要记者既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更要有好的“挖掘”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闻敏感不是凭空产生,如果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积累,很难有一个非常正确的新闻敏感。这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真正的新闻也许就隐藏在采访对象一句不经意的话中,也许就隐藏在平淡无奇的表象中。它像一个火花,一闪即逝,而采访往往就应该抓住这一瞬间,以此开掘下去,前边就是一片豁然开朗的天地。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不是记者“期待”出来的,而是“碰到”的。这种“碰到”不是偶然的,而是在记者实践经验的积累中、  相似文献   

20.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的提问,决定其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以及能否架起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桥梁,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