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曾利用大量明代进士登科录、会试录、同年录等原始文献对朱保炯、谢沛霖二先生编著的《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以下简称《索引》)做了一些校误。近来,在研究明代进士题名碑立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索引》承袭了清李周望等编著的《国朝历科题名碑最初集》(内附明代诸科,以下简称《碑录》)中一个较为  相似文献   

2.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是一部载录明清进士的索引工具书,收录完备,检索方便,但亦有错误之处。文章以现存的明代《登科录》及其它文献为依据,指出并校正了其中的八处舛误。  相似文献   

3.
李晓頔 《兰台世界》2021,(3):144-147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现存明代进士题名碑77通,其中20通石碑的碑阴处刻有"试官题名",记载着殿试考官的信息。进士题名碑上的试官题名源自宋代,传承于元,结束于明中期,现存可见者均为明代碑刻。题名碑上的试官题名虽已有风化现象,但大多数考官信息仍可辨识,是非常珍贵的科举原始资料,将其与《登科录》比对,可填补永乐朝殿试考官信息。同时,两种材料亦可互相订正,纠正讹误,为研究明代考官制度提供更加准确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北京孔庙那些风侵雨蚀的石碑(代序)在北京的孔庙里,有198通(块的意思)元明清三代的进士题名碑。其中,元代3通、明代77通、清代118通。碑上镌刻着五万多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名次。(自明永乐十三年乙未科起,至废除科举制度前的最后一科——清光绪三十年甲辰科止,其间每科所取的全部进士,均有碑刻矗立于此。)北京孔庙大成殿属于人事制度范畴兼有教育制度性质的科举制度,自隋朝初创,至清末寿终正寝,前后历经1300余年。  相似文献   

5.
进士登科录是研究古代科举制度及历史人物的重要原始文献。历代进士登科录是方志《进士题名》最直接的渊源之一,用《进士登科录》与之校勘,可发现方志中存在的一些错误。同时,方志对进士登科录也能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二者优势互补,各有短长。我们在利用过程中应当扬长避短,各得其用。  相似文献   

6.
西山一带自明朝中叶便传闻有安葬建文帝朱允炆的所谓“天下大师墓”一说,如《长安客话》中曾引用了明代学者王在晋的观点:“建文墓在西山。闻嘉靖十五年九月,圣驾尝幸此。”又如,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载:“(景泰陵)又北二里,一丘一碑,碑曰天下大师之墓。仁和郎瑛曰:建文君墓也。通纪称建文自滇还京,迎入南内,号曰老佛,卒葬西山。”再如,杨士聪在《玉堂荟记》中写道:“建文帝葬处,距景帝陵不远,石碑题曰:‘天下大法师之墓’。”其后诸多北京志书中也沿袭此说,似乎是言之凿凿、铸成铁案了,事实果真如此吗?  相似文献   

7.
进士登科录是每科进士放榜后,由官府组织编写的用以记载登科者的名册。进士登科录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号,即使同一时期的叫法也不同。如在唐代称其为“登科记”,宋代则称之为“小录、进士小录、同年小录、登科小录”等,明清时期的进士登科录又称“殿试录、御试录、廷试录、进士题名录”等。  相似文献   

8.
《鄱阳集》的作者洪皓是南宋一名杰出的爱国者和文学家,他字光弼,鄱阳(今江西乐平)人。出生于哲宗元三年(1088),“少有奇节,慷慨有经略四方志”(《宋史·洪皓传》)。徽宗政和五年(1115)中进士,先后出任海宁县主簿、摄令事、秀州司录等职。在海宁,他下令按财力纳绢,使富户纳绢增加,而贫弱人家则得到减免;在秀州,他清仓赈济灾民,又甘冒“违制”之罪,毅然截留路经此地的浙东纲米,“愿以一身易十万人命”(《宋史·洪皓传》),在金兵进犯、许多高官都望风而逃、避之惟恐不及之时接受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为大金…  相似文献   

9.
唐玥 《档案学研究》2022,36(6):144-148
《钦录》是明太祖管理佛教事务的圣旨敕谕汇编成册的文书档案,藏于南京等地各大敕建寺院。万历年间,葛寅亮将南京各寺《钦录》汇总成“《钦录》集”,编入《金陵梵刹志》中,使之得以保存。《钦录》的编纂可追溯到洪武六年开设的钦录簿制度,并直接受到其“钦录圣旨”“编类为书”原则的影响。因洪武初年僧司还未设立,《钦录》的记录主体实际上是各大寺院而非官府,这导致禅、讲、教等不同类型的寺院所藏版本存在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和其丰富的内容可补充《大明会典》记载之不足。《钦录》档册体现了明初佛教管理制度化的特点,对研究明初佛教史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鲁迅于1915~1919年间,收集了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及隋、唐石刻的大量拓本,陆续予以整理,在1916~1918年《鲁迅日记》上有“录碑”、“夜独坐录碑”及“夜校碑”  相似文献   

11.
读《方舆胜览》,见其卷首之“录白”应是迄今难得的早期版权史料。此书全称《新编四六必用方舆胜览》,七十卷(正编四十三卷,后集七卷,续集二十卷),是南宋进士祝穆于嘉熙三年(1239)编撰的。刊刻后,为了防止他人盗版、剽窃(“翻开或改换名目或以节略”),申请官府保护其版权,并得到了转运司官方榜文的认可。现抄录如下: 两浙转运司 录白 据说太傅宅院干人具告状:本宅见雕诸郡志,名曰《方舆胜览》并《四六宝苑》两书,并系  相似文献   

12.
《型世言》第十二回 李时勉本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型世言》中《宝镇归仕女,奇药起忠臣》一回,内容涉及到李时勉的一些故事,兹作考辨如下。李时勉(1374-1450),名懋(小说中误作“懋光”),以字行,号古廉,江西安福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上,参与修纂《永乐大典》及《洪武实录》,书成,授翰林传讲。洪熙元年,以言事下狱,不久获释。宣德初,改待读学士,迁国子祭酒。时勉以直节敢言为当时人望,与南京国子祭酒陈敬宗,号为“南陈北李”。“士之识与不识皆知李先生”,“一时名公巨卿亦莫不推而下之。”景泰元年四月卒,年七十七,溢忠文。有《古廉集》传世。一、关于永乐十九…  相似文献   

13.
近年随着科举研究的兴盛,科举文献也越来越受重视,进士名录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类。现存进士名录中包括大量的具有档案性质的单科名录,如各科的进士登科录、会试录、同年录等a。其中同年序齿录记载进士资料一般比较详细,史料价值较高,但由于其作用主要是供联谊,故易代之后多不存。明代进士89科,各类同年录仅存30余种b,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之同年序齿录即不见传本,且此科进士之登科录、会试录亦皆未见传世。笔者在一部古籍的书衣夹层中发现了本科进士序齿录的部分残叶。本文通过对残叶进行缀合、剔重,将其内容全部整理录出,并略加考补,以期稍补此科进士材料缺失之憾c。本科进士344名,知名者有洪承畴、阮大铖、侯恂、黄尊素、瞿式耜、袁中道等d。此残叶当为万历刻本,内容分为目录和正文两部分。目录半叶12行,每行收录进士3人。正文半叶16行,半叶收录进士2人。目录、正文共残存约6500字。目录所收进士按地域排列,人名下小字双行注明别号及生年。目录尚存约半数,计169人。正文仅存38人(其中16人不见于残存目录),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序,姓名下依次为籍贯、生员类别、字、号、治经、行第、出生年月日、乡试、会试、廷试名次、观政衙门、初授官职、三代名讳及官职、母姓、祖父母及父母存亡情况、伯叔兄弟名及官职、妻姓、子侄名及官职。  相似文献   

14.
写在前面:拙稿《安徽藏书家传略》,草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我供职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期间。其《序言》刊于《图书馆工作》(安徽)1986年第3期和《安徽史学》1987年第1。徐雁、王燕均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藏书论著读本》(1990年7月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其《文献录》中即录有此条目,并注明“稿本名”。  相似文献   

15.
麓山三绝碑     
麓山寺碑,又名《岳麓寺碑》。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著名书法家李邕应潭州(长沙之古称)司马窦彦澄之请,撰写并刻了麓山寺碑。碑末纪年后有“江夏黄仙鹤刻”六字,据《岳麓志》载“仙鹤即邕托名也”。因此碑集文、书、刻三美。世人又称三绝碑。李邕官至北海大守,人称李北海,故此碑亦称北海碑。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档案馆所藏《明太祖实录》稿本保留了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一月至六月的内容。"稿本"中存在大量同音异字的情况,应属不熟悉明初情况的抄手"听写"而成。其记事顺序和通行的《明太祖实录》十分接近,但使用语言口语化色彩明显,书写格式留有许多明代起居注和钦录簿的痕迹,对燕王朱棣也不避讳,因而可以推断为建文帝时期的《明太祖实录》或其初稿的抄本。明太祖欲择立燕王一事在"稿本"与通行的《明实录》中均有记载,对比分析《太祖皇帝钦录》中明太祖的思维脉络,从逻辑上可以证实此事的真实性,这无疑对明初政治走向的研究多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光盘出版物机读目录相关字段著录例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以《中国献编目规则》及《ISBD(CF)计算机档国际标准书目录》为依据,就用机读目录格式录光盘出版物时,以头标区、标识信息块、编码信息块、题名与责任说明、版本说明、载体形态项、资料特殊细节及附注项等相关字段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录方法进行了一些探讨,并用一些实例进行辅助说明。  相似文献   

18.
《庐山记》作者陈舜俞,字令举,乌程(秀州嘉兴县)人,《宋史》有传.其本传(卷三三一)云:“舜俞字令举,湖州乌程人.博学强记,举进士,又举制科第一.”据宋杨潜《云间志》卷中《进士题名》、《至元嘉禾志》卷十五《宋登科题名》、《光绪嘉兴府志》卷四《选举·宋进士》所载,其于庆历六年(1046)中进士乙科.嘉祐四年(1059),于明州观察推官任上,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入第四等.累官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①.神宗熙宁三年(1070),以不奉行青苗法,降监南康军盐酒税.熙宁八年(1075)卒.  相似文献   

19.
并列题名的几种形式及其著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并列题名,《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定义为:“规定信息源中出现的对应于正题名的另一语种的题名”[1]。这就是说,作为并列题名,有三个组成要素:(1)并列题名出现在规定信息源中。对图书而言,当有书名页时,题名及责任说明项的规定信息源为书名页。(2)必须是...  相似文献   

20.
地方志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代编纂潮州方志今有据可考者记录如下:(南宋)潮阳图经[考据]一、《舆地纪胜》卷一百“潮州”在“风俗”、“鸭湖”、“桑浦山”、“瘦牛山”等引录了《潮阳图经》资料。二、《永乐大典》卷五三四三“书籍”有“新修《潮阳图经(古瀛乙丙集)》三百五十版。”《《舆地纪胜》有“《古瀛集》帙三,凡著述之关于州,常侯■命编为集”。知《潮阳图经》载于常■所编的《古瀛集》中。(淳熙)潮州图经二卷王中行撰常■序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修(注:常■,邛州人,淳熙元年潮知州)。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