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朱存明教授的《汉画像的象征世界》一书,对汉画像的象征意义作了深入的挖掘。本书通过对汉画像之象征意义全面系统的文化阐释,展示了汉画像象征意义的丰富世界,将汉画像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这也是古代文化象征意义研究的一个重大成果。汉画像是汉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珍贵的艺术遗产。包括汉画像石、画像砖、壁画、帛画、漆画及墓室图像、祠堂画像、棺椁画像等在内的大量的汉画像,以其丰富的象征形式,表现了汉民族的审美意识和时代精神。由于汉画像是以图像或抽象符号的形式存在,其意义是以象征的方式展现的…  相似文献   

2.
写意,是我国自唐宋元三代以来所形成的中国画的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和特征.汉画像的写意性,则源于先秦时期的传统文化与哲学思想,表现出含蓄、内敛的倾向;在艺术上,以最简洁的绘画语言,刻画出物象的形神,追求质朴之美.正是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积淀,汉画像的具体艺术手段与特色为:第一,线为汉画像最主要的表现手段,线条洗练且每一条线都充满了生命力;第二,汉画像重形似,更注重神似;这也为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和谢赫提出的绘画"六法"提供了准备和依据;第三,运用现实和想象、写实与夸张相统一的手法,使写实的汉画蕴含着且鲜明地表现出其写意性;第四,造型准确生动,形象概括、粗犷.以少胜多,虚实相生.汉画像的写意性,对我国后来的美术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汉画像中日月图像的解读,分析了汉画像中日月崇拜的世俗性功利性特征.汉画中的日月崇拜是原始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延续,又和汉代阴阳五行思想相结合,寄寓了汉代人对永生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汉画像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砖石刻装饰壁画。在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程式和规范。汉画像同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各领风骚数百年,卓显其华夏文化艺术的辉煌形象。淮北是中国四大汉画像产地之一,其画像的图绘风格,与其它地区有着较大的相似之处,但因汉时地区和文化方面上的差异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图像是一种重要的叙事媒介,汉画像在图像叙事上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作为汉画像代表的武梁祠画像在叙事艺术上达到的高度尤其令人瞩目。根据叙事学理论,从时间性与空间性两个维度分析武梁祠画像,能够对其叙事艺术上的成就有所体认。首先,叙述者通过单幅画像的构建、群体画像的安排以及榜题的运用对叙事时间进行了充分地把握;其次,三种类型画像的不同位置安排和历史人物图像的有意选择也体现叙述者对叙事空间的把握。从叙事学角度观照汉画像可以为解析它的艺术魅力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汉画像中有许多以英雄神话为主题的图像,以不同的叙事模式描绘出多彩的英雄世界,隐喻着汉代人对于英雄的信仰。试从汉画像图像叙事对于空间与时间的不同处理方法入手,分析其英雄神话图像不同叙事模式中的表现手法,从而探寻汉画像英雄神话图像所创设出空间的独特文化意义,进而建构出汉代人英雄崇拜的独特精神情感。  相似文献   

7.
美轮美奂的汉画像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汉代特定的政治与文化背景对汉画像的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影响。自然力量的巨大和神奇使古代先民对自然一直怀着尊敬和欣赏的思想感情。这种情感既是汉画像走进自然实现人的自然化的思想基础,也是汉画像孕育生态美的重要动力。汉画像的发掘出土,能够帮助我们厘清以前生态美学研究中的许多模糊认识,对于在学术视野中考察生态美学的哲学内涵、构建生态美学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轮美奂的汉画像艺术,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它为社会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社会促进的产物。汉画像葬俗中从众现象的存在,既是社会影响对行为主体(墓主)施加压力的直接结果,也是汉画像葬俗向前发展的根本原因。就汉画像葬俗活动中群体行动动力机制和从众现象实施精微而凿实的考述、发覆和研究,对于延伸和拓展社会学的理论空间、准确把握早期民间群体行动的动力机制和规律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颖媛 《文教资料》2010,(10):99-100
传神论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典绘画审美观的形成.它包括“传神写照”、“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相关理论。它的形成必然受到前朝的相关理论和主要绘画形式的影-向。本文以汉代“重神”绘画理论和汉画像艺术中的“写意”精神为切入点研究分析汉画像艺术对“传神论”形成的影响.并通过分析比较汉画像艺术和顾恺之代表作的构图、造型、线条等绘画语言为传神论的传承关系提供实例论证.深入总结汉画像艺术对传统中国绘画审美观形成产生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汉代儒学的思想是汉代人死亡观和丧葬风俗形成的重要原因,汉代儒学厚葬之风与形而上的观念对汉画像中舞蹈图像的构成具有重要影响,汉画像舞蹈图像在功能、观念与舞美三者之间与汉代儒学思想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