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言文实词数量较多,古今概念不一,而又歧义纷出,稍有疏忽,就会产生曲解或误解。 1.一词多义。本义是多义词的“源”,而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都是由“源”派生出来的,因此,复习多义词要在掌握本义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即上下文的意思),来考虑它的特定含义,切忌生搬硬套。 2.古今异义。古今异义无论是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感情色彩发生变化,还是名称说法发生变化,它们的相同点都是形同义异。因此对古今异义词要把握往规律,更多的则需要去理解、去记忆,望文生义是不行的。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翻译”综合性强,难度大,从高考评卷和平时测试的情况来看,考生失分也比较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只注意翻译大意,而忽略试题的关键点——高考评卷的得分点,这些关键点是:1.古今异义[考点探究]同一个词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古今异义。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典型例题]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05年高考全国卷Ⅱ)因歌曰“……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  相似文献   

3.
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古义与今义有差别,甚至词义相差很远。这种词义的差异,是由词义发展变化造成的。古今词义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例如:①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②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江""河"在文中专指长江、黄河;今天泛指一般河流,比过去词义扩大了。2.词义缩小。例如: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相似文献   

4.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考生“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高考主要从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通假字等方面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考生复习文言实词 ,要在这些常见考查点上多下功夫。一、古今异义随着社会的发展 ,同一个词古今词义发生了变化 ,这种现象叫古今异义。词义变化的基本途径有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等。例1下列句中加括号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乃纵[反间]于燕B 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C 而城中[鼓噪]从之D 燕军[扰乱]奔走此题考查古今异…  相似文献   

5.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考生"理解常见实 词在文中的含义"。高考主要从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方面考查学生对文 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考生复习文言实词,要在这些常 见考查点上多下工夫。 一 古今异义 [知识精粹]同一个词古今意义发生了变化,这 种现象叫古今异义。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词义扩大。例如"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鸿  相似文献   

6.
古汉语常用词教学在内容上以"古今皆有词"中的857个"古今义同且异词"为主要讲授对象,在教法上体现为分散、集中相结合的讲授方式;132个"古有今无词"及"古今皆有词"中的84个"古今义同词"和12个"古今异义词"为学生自学内容。在常用词内容安排方面除了义项罗列外,增补《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和《新华字典》的释义内容,以此粗略地展现古今词义发展演变的源流线索,指出词义的古今异同,并针对异同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7.
读王建伦同志《浅谈文言以今证古教学法》(《天津教育》1987年第3期),颇有同感。该文论述了挖掘现代汉语中的古汉语遗迹,以今证古,把各种文言语法形式教活的具体做法及理论依据。这里仅就怎样运用这种古今联系的教学方法,将许多难懂难记的文言实词教活,试作补充。文言实词词义艰深,数量繁多,是初学古汉语的主要障碍。传统的文言实词教学法,对词义变迁、古今异义的一面强调得多,对词义承传、古今相通的一面注意得少。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的“遗传性”,在词义教学中,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现代汉语的双音词,绝大多数由古汉语的单音词发展演变而来。这些双音词内,往  相似文献   

8.
古今异义词,是指文言文中的词语或短语与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或短语字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语言现象。一般分为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古今异义词,其中以双音节古今异义词数量最多。古今词义和用法的差异,一直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大障碍,而单音节古今异义词辨析又是学生学习难点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9.
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古义与今义有差别,甚至词义相差很远。这种词义的差异,是由词义发展变化造成的。古今词义的变化有下列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0.
汉语古今词义演变中,“走”在“行走”义上对“行”的替换是学者们早就注意到的问题。如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把“走”、“行”、“跑”作为事物是怎样改变了名称的例子。然而,“走”如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在词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词义完全不同,有的词义有同有异。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古词古义,通过对成语中古今异义词的差别情况及形成途径的论述,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今词义的差异,以期对古汉语词汇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理解诗意,必须从疏通文字入手。我国的汉字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词义在不断变化,存在着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现象。例如:《暮江吟》一诗中的“可怜”一词,古义是“可爱”;《山行》诗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一  相似文献   

13.
张涛 《教育教学论坛》2014,(46):266-268
古今字,是传统训诂学的术语,它反映的是同字异义的现象。研究古今字,有利于深入理解汉语词义的发展,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典籍中字词的意思。本文将重点讨论词义引申造成古字与今字的变化,同时也指出简化字的一点弊端。了解古今字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14.
古代汉语中有许多常用词,从词形上看,跟现代汉语一模一样,但词义却有不容忽视的差异,有时甚至大相径庭;阅读时又因眼熟而很容易以今臆古,造成误解。这样的词,就是人们常说的古今异义词。近几年高考中就出现过诸如春秋、首领、绝食、南面、鼓噪、扰乱等这一类词语,还真难为了不少考生。怎样辨别理解古今异义词,本文  相似文献   

15.
古今词义详识别【识记口诀】文言词语记得快,双音词汇少存在。单音词语组词解,词义大小要分开。词义转移现象在,对比记忆要明白。感情色彩细琢磨,古今异义辨明白。【口诀精解】文言词语记得快,双音词汇少存在:文言词语中很少有双音节词,因此,在遇到类似于  相似文献   

16.
蒋士祥 《文教资料》2007,(36):109-110
运用训诂知识能够帮助寻求释义的根据,正确阐明词语含义,解决文言文教学中一些疑难问题;能够帮助用历史的眼光辨析古今异义,正确把握词语含义;能够帮助去衡量别人注释的正误,择善而从;能够帮助更好地解决词义的概括性与具体性之间的矛盾,使字典辞书发挥更大的作用;能够帮助把词语教学系统化,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古今异义的文言词语一直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个难点,为了帮助同学们攻克这一难点,笔者把常见的古今异义词语作一总结。句子后面的第一个括号  相似文献   

18.
《诗三百》中,《大雅》、《小雅》共百又五篇,占三分之一强,且其内容也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然而,关于《大雅》、《小雅》本身名称的来源,至今仍没有准确而肯定的说法,因此,有进一步深入探讨之必要.关于《大雅》、《小雅》中“雅”之意义,古今论者异说纷呈,其荤荤大端者,兹述如次.  相似文献   

19.
九年级学生为了全面掌握初中阶段文言文知识,可采用下面六法进行复习:对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的现象作分析,克服望文生义的毛病;准确发现活用的词,判别解释词义;运用几种方法试着解释虚词的具体意思;依据字音、凭借字形正确判断通假字;准确判断文言句式,补出被省略的词语;正确翻译文言文.  相似文献   

20.
本刊1995年第3期《关于<所见>的琐见》文中认为“把‘鸣’译为”‘鸣叫’比译为‘唱歌’好。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够妥当。古今辞书都把‘鸣’解释为‘(昆虫或鸟)叫’,没有‘唱歌’这个义硕。”古文或古诗翻译成现代汉语,了解词义的最可靠方法是查工具书,但有时仍不能解决问题,需要依靠一些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