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跨文化交际中的"负迁移"是引起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在使用外语交际时直接套用母语的句式。如英语学习者会直接把"你是谁?"的汉语句式对应地翻译成"Who are you?"用于英语电话交际的场合,由此造成了语用失误。其原因在于英语学习者缺乏对该句式的语用功能及其组成成分的语用规则的了解。为此,对其传授相关的语用知识,提高避免语用失误的意识和能力技巧,是使其获得进行得体英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李恒 《文教资料》2011,(32):25-26
话语标记语是口语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人们更科学地解释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从而有效地使用语言并实现成功的话语交际。本文以电视访谈节目为语料,对话语标记语"这个"和"那个"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交际主体的认知心理来探讨话语标记语在语用推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朕"主要用于殷商、西周汉语中,可以指代任何说话人。殷商汉语中的"朕"只是一个普通的第一人称代词,没有谦敬等语用功能;西周汉语中的"朕"具有了表尊敬义的语用功能。语境在"朕"语用涵义的判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西周汉语中的"朕+称谓+名字"模式对战国汉语仍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交际从功能上可分为传知性交际和寒暄性交际。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基本且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学会怎样用汉语寒暄。寒暄语主要功能是传递感情信息,调节沟通气氛,建立、保持或终止社会交际等。疑问句在现代汉语寒暄中使用频度最高,话题具有开放性,其功能已由"提问和求答"转化为以寒暄为主,疑问式寒暄可分规约性疑问式寒暄和非规约性疑问式寒暄,前者结构固定、意义固定、功能固定,只表达单一的寒暄功能,并呈现出语用化倾向;后者在表达寒暄功能的同时兼表传知功能,呈现出复合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越南留学生的语用偏误入手,对汉越人称代词进行对比,越南语的人称代词在汉语中虽有对应项目,但在感情色彩义和语用功能的分布上有差异,越南语因第二人称代词缺乏如汉语"您"、"你"、"你们"这样的礼貌式而不得不借用亲属称谓词、职务名词等用于交际场合,第二人称代词空项给越南学生学习汉语第二人称代词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6.
汉语和韩国语中都存在外国语字母缩略词或者外国语字母与本国语,数字、符号等组合而成的词语--字母词.两种语言中的字母词在表现形式、构成方式、写法读法,语用功能等方面存在着异同点,对比分析两种语言中的字母词对字母词的规范使用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汉语视觉媒体使用英语词汇达到交际的目的已经司空见惯。在顺应理论框架下来探讨英语词语的语义认知、语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英语词语作为"异码交际"如何体现CBS和AIDA策略,以及跨文化传播的背景下产生"异码交际"的社会文化、心理作为动因。  相似文献   

8.
要研究抽象的词必须把它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本文把汉语交际和一些作品中出现的"意义"一词进行替换,从语用角度对不同语言环境里"意义"一词进行研究,以此来发掘汉语词汇自身的语用规律。  相似文献   

9.
英语中的“advise”与汉语中的“建议”在言语行为功能上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回顾20世纪中期以来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与运用,对中英文表示建议的言语行为动词“建议”、“advise”的使用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其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语用失误。最后通过分析词典中的语用信息,探讨如何在英语学习词典中反映更多更有价值的语用信息,并对建议言语行为在词典中的反映方式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在一定的言语交际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交际功能。人们想在交际中获得成功并最终实现交际目的,就必须懂得如何恰当的使用委婉语。有鉴于此,我们针对汉语委婉语的语用特点进行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量的英文字母缩略词进入汉语中,对这些外来词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差异较大。在论证这些字母词的可译性基础之上,对这些翻译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字母词是语言经济性原则的产物,相应的翻译方法也要体现出该原则,方能保证信息的准确、高效传递。  相似文献   

12.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实际运用目的语时存在语用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者将一语概念、结构强加于二语,忽视目的语词、句型的语用意义与功能。英语课堂教学要真正重视语用意识的培养,适时输入语用概念与知识,提高二语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英语首字母缩略词在汉语中的广泛应用引发了部分学者对汉语言纯洁性的担忧。文章在结合相关翻译学理论、语言经济原则和语言社会属性等问题探讨的基础之上,认为英语字母缩略词的流行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有助于保持汉语的活力,并且无碍于汉语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14.
汉语书面语临时使用的英成分被叫做语用性英成分。这种成分有着独特的表达功能。人们临时使用英成分能收到表意准确、表达简练和幽默、委婉、形象的修辞效果,同时能显示语言新潮。这种用法的社会基础是汉民族总体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着一定的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15.
英语社会用语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如果使用不当将会失去语用功能,带来交际上的困难甚至障碍。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一些旅游景点标示英语中出现的问题,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旨在净化标示英语,使其真正成为对外宣传的“窗口”。  相似文献   

16.
话语标记语是英语口语交际中十分常见的话语现象,在不同语言层面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熟练运用各类话语标记语可以使学生增强中西方文化对比意识,逐步接近英语母语者的语言习惯和心理文化特征,具备良好的语感、语言直觉和一种语言生成转换的能力,恰当得体地与他人交流沟通,提高交际效果和口语表达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7.
语用学作为语言学一个新的分支,研究的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及其规律。在以英语为主导语言的交际中,中国学生往往因为中文话语行为,或是使用了不恰当的语言形式,或是错误的理解了语言形式,或是受了文化因素的影响等原因,导致了交际的失败。本文试图对中国学生和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在语用差异和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进行研究,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关于礼貌的研究由来已久。礼貌,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主要功能就是运用礼貌的语言行为来维护社会秩序,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交际中不必要的误会与冲突,达到交际的目的。礼貌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不同,语用礼貌也会有所不同。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研究将会帮助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更透彻地了解英美文化,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语用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了他们的语用差异,说明礼貌用语的差异性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以及对二语教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重叠词是同形重复或叠合产生的词,是英汉语共有的语言现象。从英汉语重叠词对比研究中可以发现:英语中的重叠词数量远远少于汉语;英语重叠词构造方式较少,汉语重叠词构造方式多种多样;英语重叠词在使用上具有口语和俚语特色,汉语重叠词既适用于口语又适用于书面语,并广泛地应用于文学作品中;英汉重叠词的语用功能丰富多彩,但英语重叠词多表示贬义,而汉语重叠词则具有多种语义色彩。  相似文献   

20.
道歉语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语言之一,更是商务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礼貌用语。然而由于不同语种的民族在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因而各语种道歉语用的规律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鉴于此,本文立足于道歉语的语用功能,探讨了道歉语用策略在英汉商务文书往来中的异同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