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译界关于“信”与“达”之间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30年代初期,针对梁实秋等人的“宁错而勿顺,毋拗而仅信”的观点,鲁迅先生提出“宁信而不顺”的主张,对片面追求译文通顺,而置“信”于不顾的论调予以驳斥。鲁迅在进一步阐明自己观点时说:“译得‘信而不顺’的至...  相似文献   

2.
荀子固然反对“大天而思之”,反对“从天而颂之”,反对“望时而待之”,反对“因物而多之”,反对“思物而物之”,反对“错人而思天”,但他并不主张“勘天”,并不主张“征服自然”,并不主张“人定胜天”。荀子所主张的是“物畜而材之”、“应时而使之”、“骋能而化之”、“理物而勿失之”。荀子所谓“有物之所以成”,就是无望于天而有专于人;其所谓“制天命”,实质就是“人成天生”。  相似文献   

3.
关于《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的中心论点 ,人民教育出版社 1 995年6月第 2版的《高中语文第四册 (必修 )教学参考书》说 :“文章的题目‘改造我们的学习’既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也标明了文章的论述范围———如何彻底改变学风方面的问题。”《教参》又说 :“文章开门见山 ,用一句话 (‘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作为引论 ,既提出了问题 ,又表明了中心论点 ,简洁明了。”也就是说 ,《教参》认为文章的题目“改造我们的学习”和引论的“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都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老师们在讲解…  相似文献   

4.
《淮南子》继承了先秦各家关于“法”的理念与学说,并根据其人性论与历史观为“法”注入了新的理解:在法的起源上,主张“法生于义”;在法的功用上,主张“法者,所以禁君使勿擅断也”;在法的局限及其补救上。主张“法必待圣而后治”。  相似文献   

5.
《论语·雍也》“虽欲勿用”句中的“勿”字原为“物”。“物”字本义指杀牲牛,引中指杀牲,又引申指供宰杀的牺牲,后来再作引申,泛指万物。《论语》“虽欲物用”原句所用的是“物”的第二次引中义.指供宰杀的牺牲。“勿”本义为屠杀,后来音近假借为否定副词。《论语》在流传中,“物”同声假借为“勿”,后世误将“勿”作本字流传。  相似文献   

6.
“宁明确而勿笼统;宁肯定而勿含糊;宁具体而勿抽象。”“如果研究过写作艺术的人有一个相同的观点,那么,这个观点一定会是:引起并保持读者注意的最可靠的办法是写得明确些、肯定些、具体些。”这是1978年美国出版的小威廉。司特朗克(WILLIAM STRUNK Jr.)和 E·B 怀特(E·B·WHITE)所写的《文体要素》  相似文献   

7.
从“勿攸”到“忽悠”——“忽悠”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忽悠”的本意是指旗帜随风飘扬的样子,究其本原应作“勿攸”。后来。在同音假借的作用下,“勿攸”改作“忽攸”或“勿悠”。最后,“忽攸”或“勿悠”在偏旁类化的作用下又改作现今通用的“忽悠”。  相似文献   

8.
赵平 《语文知识》2004,(9):33-34
诗僧即僧侣诗人,他们所创作的诗歌被称为僧诗。中国传统诗学有“诗赋欲丽”的说法,而佛教主张“一切皆空”.要求勿造口业.更将“不绮语”视为重要戒条之一,诗歌丽辞自然是当禁之列。不过佛家也认为,以语言为依托,可以诠释义理.传播佛法真谛。禅宗提倡“我法以心传心,不立字”,但又认为“字,波也;禅,水也”,若离字而求禅,则如“拨波而觅水”,实为不可。佛禅与语言的关系.是“无言而言”.说不可说之境。诗僧们修身养性,持守戒律,往往离群索居,日常交游拜谒之人也多为高僧隐、人学士。  相似文献   

9.
六、关于“而勿正心勿忘”《孟子·公孙丑上》“知言养气”章谈养浩然之气的功夫时有“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的话。“而勿正心勿忘”义不可通,不应曲为之说。愚按“勿正心”三字疑涉下“勿忘”二字而衍误。原来原文当作“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长也。”由于原文“勿忘”前误衍“勿忘”二字;再把误衍的“忘”字分开写成“亡心”二字;再把“亡心”二字误写成“正心”二字。这样,原文的“而勿忘”,就逐步衍误成“而勿正心勿忘”了。若将本文还原成“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长也。”则下文宋人  相似文献   

10.
李宪乔是清代高密诗派的代表性作家。其诗学思想兼取唐、宋派的优点,而又不失自我,表现出了一定的超越精神。一方面,他强调诗言志为诗人安身立命之处;另一方面,又重视性情,反对诗分唐宋、四唐。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他主张转益多师,“舍皮得骨”。此外,他还继承了辨味理论,推崇“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诗歌境界。  相似文献   

11.
赵传兵 《成人教育》2011,31(9):66-68
《论语》是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其中,孔子及其弟子们的“闻过则喜”、“过则勿惮改”、“过则内自讼”等过错教育思想,以及孔子对弟子们“既往不咎”、“与其自洁、不保其往”、“毁亦有所试”等因人而批、因人施批的批评方式,对成人惩罚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著名学者蔡尚思在《中国思想研究法》一书中,特别指出“辩论批评的重要”,专章探讨了“评论的方法”。他认为“一切方法和评论叙述,均随态度而转移,所以学者尤其是思想家和历史家,首要注意态度”,并对“评论应有的态度”分为二十点而约言之:勿慕名、勿畏势、勿贪利、勿徇情、勿故误、勿臆说、勿离题、勿异拟、勿当然、勿灰色、勿嫉妒、勿依附、勿太过、勿混谈、勿恋旧、勿执一、勿相对、  相似文献   

13.
《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记》中写得十分出色的一个片断。《鸿门宴》之所以惊心动魄 ,扣人心弦 ,固然由于揭露的矛盾尖锐复杂 ,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更由于作家善于渲染气氛 ,使人常常紧张得透不过气来。《鸿门宴》以项羽“闻沛公已破咸阳”开始 ,一开头就先写“项羽大怒”。又写项羽命令 :“旦日歹食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 !”这完全是稳操胜券的口气 ;而谋臣范增又火上加油 :“急击勿失 !”这样一来就显出了战火迫在眉睫。妙在司马迁在他们两人说话之间 ,插上一句“当时是 ,项羽兵四十万 ,在新丰鸿门 ,沛公兵十万 ,在霸上”。这样的叙述 ,看…  相似文献   

14.
“中庸”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权”是违反常礼常规的临机应变的方法。孟子把“执中”与“行权”辩证地统一起来,主张以“执中”为根本原则,以“行权”为一种行动策略,以求对“执中”有所补益。孟子“行权”范围涉及到政治、经济、伦理诸方面,而最能体现其“执中行权”的则是他对周礼的扬弃,把孔子的“仁—礼”理论体系改造为“仁—义”体系。孟子之所以强调“行权”,客观上是为形势所迫,主观上则为论辩需要。“执中行权”是改良而非变革,但从思维方式上为后世大师对儒学改造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相似文献   

15.
重评“五四”前后的“东西文化论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四”前后,以杜亚泉、梁漱溟为代表的东方化派和以陈独秀、胡适为代表的新化派围绕东西化问题展开过一场大的争论。争论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东西化差异的性质,新化派认为是“古今之别”,而东方化派认为是“中外之异”;二是新旧化的关系,新化派主张“弃旧图新”,而东方化派主张“新旧杂揉”;三是中国化的出路,新化派主张“化取代”,而东方化派主张“中西调和”。从学理上分析,新化派和东方化派的主张都是正确与错误并存。分开来看,它们构成悖论,合而视之,则又互为补充,形成辩证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君子不器”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孔子的教师观及其现代价值,正确认识孔子的这些教师观,对当今教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宪乔是清代高密诗派的代表性作家。其诗学思想兼取唐、宋派的优点,而又不失自我,表现出了一定的超越精神。一方面,他强调诗言志为诗人安身立命之处,另一方面,又重视性情,反对诗分唐宋、四唐。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他主张转益多师,“舍皮得骨”。此外,他还继承了辨味理论,推崇“不一字,尽得风流”的诗歌境界。  相似文献   

18.
陈师道的诗歌创作实践与其《后山诗话》中体现的诗论存在既对应又矛盾的关系,对应关系表现为五个方面:“学诗当以子美为师”、由“有工”进至“无工”、论才与学的关系、诗写“胸中之妙”和以俗为雅;矛盾关系则体现为创作中坚持“以文为诗”而在理论上进行批评、创作中主张求新求奇而理论上主张自然两个方面。通过对这两种关系的论述,还可以推知《后山诗话》的大致成书时期。  相似文献   

19.
在屠格涅夫的创作中,“有趣之事”(爱情幸福)与“有益之事”(社会义务)是一对矛盾,他主张摒弃前者而选择后者,为此,他笔下的主人公不断地“自我改造”,以求契合“事业”所要求的品质与个性;但在另一方面,屠格涅夫又在描写中证明了这种“改造”所面临的困境,在本质上的反人性,以及在结果上的不可能。  相似文献   

20.
西安事变中,“云南王”龙云由短暂的观望到反对张杨而拥护中央;由主张武力进攻到军事政治并用;并劝告杨虎城接受陕甘军事善后方案,建议南京勿对西安用兵。龙云的上述做法促进了事变的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