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技术创新的定义所谓创新 (innovation) ,依这一名词发明者熊彼特的定义 ,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内容 1引进新产品 ;2引入新技术 ;3开辟新的市场 ;4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 ;5实现工业的新组织。显然 ,熊彼特的创新概念 ,其含义是相当广泛的 ,它是指各种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新活动 ,这些活动不一定与技术相关。当然 ,与技术相关的创新 (新组合 1 2 )是熊彼特创新的主要内容。技术创新是指与新产品的制造 ,新工艺过程或设备的首次商业应用有关的技术的、设计的、制造及商业的活…  相似文献   

2.
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他的德文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熊彼特的理论一开始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1934年他的作品用英  相似文献   

3.
自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 1883-1950)1912年提出自成体系的“创新理论”以来。“创新”已成为倍受关注的问题。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熊彼特指出,“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变动,而这种函数是不能分解为小的步骤的”。熊彼特认为,没有创新的经济会处于一种“循环流转”的均衡之中,而创新有助于打破这种均衡、推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企业经营创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 ,都依赖于人们不断地创新。“创新理论”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 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当时“创新理论”主要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 ,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关系。 2 0世纪 50年代以后 ,熊彼特的追随者受其学说的影响 ,使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更加趋于完善。现在 ,创新正成为生产力中新的要素。正如美国经济学教授内森·罗森堡在其《西方是怎样致富的》一书中写道 :“西方经济增长的直接源泉 ,是贸易、技术和组织管理的种种…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基石,而自由竞争市场下的私有产权及其利润是经济增长的制度保障。新古典经济学倒“果”为“因”,通过将垄断利润作为动机虚置于“创新”之前完全颠覆了正版熊彼特理论。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这一伦理学诠释将彻底解决经济增长中伦理原则与经济原则相对立的问题。有鉴于此,儒学第五期发展的参照系必须从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转换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上来。儒家传统中的“责任、创造和完美人格”完全可以成为新工业革命的精神动力,儒家传统需要在新工业文明背景下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6.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持续不断的创新是其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创新能力的强弱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标志,创新作为企业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企业文化创新的内涵“创新理论”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当时“创新理论”主要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关系。20世纪50年代以后,熊彼特的追随者使创…  相似文献   

7.
1创新的概念与动力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11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就是将新技术应用到经济活动中,所引起的经济变动,既形成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重新组合,或者说是建立起新的生产函数.他认为创新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引进新的产品;二是采用新的生产方法;三是开辟新的市场;四是获得原材料的新来源;五是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所以,现在创新的含义十分广泛.  相似文献   

8.
企业技术创新的持续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世纪中叶,新熊彼特学派(亦称技术创新学派)根据熊彼特的“创新”观点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概念,强调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目前,对“技术创新”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推荐的《奥斯陆手册》中对技术创新作了如下描述:技术创新是指技术的产品和工艺(TPP)创新,包括实现了技术上新产品和工艺以及技术上有重大改进的产品和工艺。2.华中理工大学张培刚教授认为:技术创新是研究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用  相似文献   

9.
丁萍 《青海科技》2001,8(2):42-45
市场经济时代是企业和企业家的时代,从经济管理的角度看,企业家的基本职能就是创新管理。 一、创新理论与创新管理 谈到创新,人们自然地会想到熊彼特,是他首先在经济学中独树一帜,提出了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内涵是: 1.循环流转 熊彼特首先假设在经济生活中存在一种所谓“循环流转”的均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企业家,没有创新,没有变动,没有发展,企业总收入等于总支出,生产管理者所得到的只是“管理工资”,因而不产生利润,也不存在资本和利息。生产过程循环往复,这实际上是一种没有任何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
《金秋科苑》2012,(15):10-1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从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的创新概念以来,创新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和世界各国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技术创新进程和创新能力的竞争己成为各国竞争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高技术”一词是10多年以前产生的。它随着微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而出现在社会科学字典上。这一词被熊彼特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在他的代表作《商品循环》中。当代熊彼特主义者认为,高技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技术发展的起因是人们大胆尝试与创新的欲望,是人们为得到更高的利润而冒险采取一系列改革的行动;是一次次创新意识的进发,而不是因循守旧;2.技术的发展在性质上不是延续的,当今新兴的高技术与以往的技术形式根本不同;3.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先有某些部门的一系列改革。然后由许多改革者推广新技术,使新技术认可,成为能获取利润的专利;4.技术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不断的创造性的自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导部门的革新迫使其他生产部门逐渐过时,并使它们的生产下降;5.这种创造性的自毁也促使旧的社会制度趋于瓦解。  相似文献   

12.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技术创新(technology innovation)概念最早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长波的动因时明确阐释的。在熊彼特看来,所谓创新就是“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他所指的创新概念,并非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概念,而是与技术有密切关系的一个经济概念。他按照经济学方法对发明与创新做了有意义的区分,认为“先有发明,后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 ,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国国家领导人对“创新”给予了高度重视 ,全国科技、教育、经济及企业等各领域中“创新”活动也日益蓬勃开展 ,在我国掀起了一股研究“创新”的热潮。什么是“创新”?如何理解“创新”的含意 ?专家学者们各叙已见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在众多的研究“创新”的论文或专著中 ,有一种观点认为 :“创新一词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约·阿·熊彼特于 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创新作为一个明确概念的提出 ,却是本世纪的事。 1912年 ,经济学家熊彼特在自己的博…  相似文献   

14.
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支持和鼓励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使企业成为科研开发和投入的主体。”这是因为,随着本世纪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日益深入,科学技术对经济的渗透影响愈益加大,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企业在技术水平上的竞争。尤其表现在企业进行独具特色的技术创新,从而确保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按照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内容:(1)引进…  相似文献   

15.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个不断产生新的结构,不断破坏旧的结构的“创造性破坏过程”,所以“创新”是社会前进的原因,实行“创新”的企业家是社会的推动者。本文结合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联系我国当前的实际,探讨了该理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IT企业新商业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内IT企业商业模式的变化我们认为,国内IT企业商业模式的变化主要是围绕下列几方面展开的: 1、创新模式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熊彼特的创新概念指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它包括五方面内容:①采用一种新的产品;②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③开辟一个新的市场;④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来源;⑤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创新可以分为三大类: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随着IT产业的日益发展成熟,以及新兴行业的不断涌现,IT企业原有的以技术创新为主的单一模式变得更加  相似文献   

17.
论集群式创新的组织模式   总被引:59,自引:3,他引:59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来源于实践经验的启示,本文跳出“熊彼特假设”的争议圈,独辟蹊径,提出了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的新概念,并对集群式创新的内涵、特征、一般模式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进行了研究,试图探求一种在不损失创新行为优势的前提下,充分获得创新资源优势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认为“创新概念经历了“创造新东西”、“经济学内涵”和“整合”论三个阶段的否定之否定的演变过程,并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概括为由三个部分构成的有机体系。作通过“创新理论在我国”演变过程的考察,认为我国许多人一直是仅仅从技术学来理解“创新”概念,并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化阻碍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劣根性,以及当前盛行“等同”论思想渊源。最后论述了“等同”论与新时代明要求的相迅不容性。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中国在21世纪是否能拥有美好未来,取决于创新能力。然而,中国目前在创新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我以为有三大误区。一是将创新的内涵和外延,要么局限于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技术创新”的含义,要么等同于“发明”、“创造”、“革新”等狭义概念。岂不知在各领域的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也都是一种创新。二是认为只有像孙膑指导田忌赛马得胜、韩信背水列阵、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名画、爱迪生发明电灯等天才人物所创造的奇迹,才是创新。殊不知更为重要的是千百万普通人所…  相似文献   

20.
张军荣  袁晓东 《科学学研究》2013,31(11):1601-1605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无法揭示技术创新发生的过程。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式创新、创新网络等理论是对创新过程的揭示,但却带来了理论上的隔阂和混乱。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开放式创新能够统合上述技术创新模式,并且能够避免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中的构建理性倾向,可以被称为一种技术创新“范式”。但是开放式创新具有稀释创造力、技术专属性差等缺点,并不是技术创新的唯一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