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等腰三角形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它作为一个中考必考内容,一直受到各地命题者的青睐.命题者经常利用等腰三角形问题"无图多解"的特点设置"陷阱",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和思考问题的周密性.解这类问题时,应对等腰三角形按一定标准分类讨论,才能获得完整的解答,切勿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而掉入"陷阱",出现漏解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圆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它作为中考的一个必考内容,一直受到各地命题者的青睐.命题者经常利用圆中问题“无图多解”的特点设置“陷阱”,来考查同学们分析问题的全面性和思考问题的周密性.解题时,不少同学忽视图形的可能位置造成漏解,掉进“陷阱”而不知.本文将结合实例加以分析,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函数问题是初中数学中考的一个必考内容,也是各地命题者设计“陷阱”的热点.解这类问题时,常常会因数学概念不清,思考问题不周密,忽视题中的隐含条件而出现错解的现象.为帮助同学们学习时避开“陷阱”,现举例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考试》2007,(1)
综观历年各地中考数学试题,总可见命题者独具匠心的设计。为考查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周密性和深刻性,提高区分度,命题者十分青睐并精心设计极具迷惑性的似是而非的问题、多解问题、思维易疏漏问题等,常常令考生防不胜防,往往一时疏忽,掉进命题者巧布的“陷阱”,误入命题者妙设的“圈套”,造成  相似文献   

5.
命题者与做题者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命题者总是会针对考生易出错的知识和方法等设置相关的“陷阱”,制造各种障碍.作为做题者考生就应该在应试中想方设法挖掘和破解题中的陷阱和障碍,这就要求做题者在具有扎实的基本功的基础上,还必须要明确命题规律,知道命题为什么会出这种题,考什么知识,要用什么方法等.同时,要求做题者做到:①全面分析并灵活运用已知条件;②重视题设中的限制条件;③克服思维定势;④养成对结果验证的习惯;⑤注意转化过程的等价性等.下面就解斜三角形及其应用问题中的命题者在试题中设置的“陷阱”进行分类透析,以提高考生对各种“陷阱”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中考数学命题中,命题者为了考查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常常故设“陷阱”.学生解题时,如果审题不严、思考不周就会误入“陷阱”.本文对求解中考“陷阱”题的一些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供同学们学习参考.一、理解概念,越过“陷阱”命题者往往围绕数学概念设置“陷阱”,只要我们透彻理解了课本中的每个数学概念,就能灵活运用,越过“陷阱”. 例1 若二次根式a+b9a和a+8b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b的值是    .本题“陷阱”设在a+b9a不是最简二次根式.解 ∵a+b=2,∴a+b9a=3a+ba.由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知a+b=2,a=a+8b.解得a=2,b=0.∴ab=2…  相似文献   

7.
解数学题需要全面考虑问题,而有的学生在解题时往往会遗漏一些答案或增添一些不切合题意的答案,这些都是思考问题不缜密的表现。因此,为了考查学生掌握知识是否扎实,思考问题是否周密,命题者经常在场目中设计一些容易出错的“陷阱”。下面笔者通过例题,谈谈如何帮助学生跨越“陷阱”,培养缜密思考的思维品质。 1.加强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8.
“陷阱”题中的“陷阱”是命题者针对学生学习和解决物理问题时认识上的片面性,思维上的局限性,有意地在题目中设置干扰信息来迷惑学生,如果同学们不能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凭熟知的思维定势去解题,必将跌入“陷阱”.请看以下两例:  相似文献   

9.
命题者针对学生知识和思维方面的“漏洞”,常在试题中巧妙而隐蔽地设置一些“陷阱”,以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区分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准确地识别“陷阱”,并迅速地避开“陷阱”,实现正确解题呢?  相似文献   

10.
综观历年各地中考数学试题,总可见命题者独具匠心的设计.为考查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周密性和深刻性,提高区分度,命题者十分青睐并精心设计极具迷惑性的似是而非的问题、多解问题、思维易疏漏问题等,常常令考生防不胜防,往往一时疏忽,掉进命题者巧布的"陷阱",误人命题者妙设的"圈套",造成解的"缺失"或"多余"等,酿成谬误.本文以中考试题为例,对常见易错问题进行归类分析,以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1.
中考试题中,有一类难度不大却很容易丢分的题目,导致丢分的原因是命题者常常在题中设“陷阱”,制造障碍,如果审题不严,思考不周或基础知识不扎实,稍不留意便会“中计”而误入“陷阱”,本文对解数学“陷阱”题的一鉴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出6种有效策略,供同学们参考。 策略一:理解概念,避开“陷阱” 概念不清,思维就容易混乱,导致判断、推理或理解错误,命题者常常抓住学生这一弱点设置“陷阱”,只有透彻理解课本中的每个概念,才能灵活运用,避开“陷阱”。 例1 当x=___时,代数式x~2-4/x~2+5x-14的值为零, 本题“陷阱”就设在分母不为零这一条件上,若把分式的值为零理解为分子为零便会掉入命题者的“陷阱”中。 解:由x~2-4=0  相似文献   

12.
命题者针对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的过程中知识和思维方面的“漏洞”,常在试题中巧妙而隐蔽地设置一些“陷阱”,以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区分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才能避开“陷阱”,正确解题呢?  相似文献   

13.
由于圆中有关的点、线、角及其它图形位置关系复杂 ,命题者在命题时容易设置“陷阱” ;而在解中考题时 ,有些考生往往因对已知条件的分析不够全面 ,忽视某个条件 (包括隐含条件 )、某种特殊情形 ,从而导致漏解 .下面以近两年的中考题为例 ,列出常见有关圆问题的漏解的各种情形 ,并分析导致产生漏解的原因 .1 对点的位置考虑不全面 ,导致漏解例 1 如图 1,A ,B是圆O上两点 ,且∠AOB =70° ,C是圆O上不与A ,B重合的任意一点 ,则∠ACB的度数是 .(2 0 0 2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题 )图 1        图 2漏解 如图 1,易得∠ACB =3 5° …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命题者常会设计一些陷阱,使同学们在解题时出现增解的情况,导致解题错误。常见的陷阱如下: [陷阱一]忽视“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0二次项系数a≠0”的条件例1 (2003年黑龙江省中考题)关于x的方程  相似文献   

15.
正高考化学命题者总是试图设置一定数量带有陷阱的试题,所谓的"陷阱"就是命题者利用同学们知识结构中的含糊点、易错点、盲点或根据学生思维中的薄弱环节,有意"挖坑布雷",检查同学们识别能力.这类试题不同于常规题,具有一定的干扰性,较强的诱导力,较大的迷惑性,较好的隐蔽性或设置的思维障碍等.这也是各类考试命题时不可少的部分,因而当同学们遇到这类题目时,很容易掉入陷阱而导致错解.下面笔者仅列举化学试题中的"陷阱"问题为例作一分析,指导同学们提  相似文献   

16.
命题者针对学生知识和思维方面的“漏洞”,常在试题中巧妙而隐蔽地设置一些“陷阱”,以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严密性,区分学生的思维能力.怎样才能识别出“陷阱”,并避开“陷阱”呢?  相似文献   

17.
所谓“迷惑”题,就是指命题者对物理概念、规律、现象和事实等,在题目中加以变化、分解、隐藏,故意设置障碍或陷阱,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把学生引入歧途,形成错误理解,最终导致错解的一类疑难问题.这些经过命题者精心设计的“迷惑”题,已形成了我国各级各类物理考试试题的一种风格和命题趋势.本文拟对“迷惑”题的“迷惑”及对策作一些探讨,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由于圆中有关的点、线、角及其它图形位置关系复杂,命题者在命题时容易设置“陷阱”;而在解中考题时,有些考生往往因对已知条件的分析不够全面,忽视某个条件(包括隐含条件)、某种特殊情形,从而导致漏解.下面  相似文献   

19.
高考题中的解答题,必有一道三角函数题.命题者往往将一部分条件隐藏在题目之中,设置陷阱来迷惑考生.下面列举可能出现的“陷阱”题,以提醒同学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20.
<正>命题者在编制试题时常常会精心设置一些“陷阱”,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慎密性,科学性和严谨性.尽管数学试题中的“陷阱”在表现形式上各不相同,但认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