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进”和“南进”是日本图谋称霸全世界计划的两个方面,是二战期间对外侵略扩张的重要国策。无论是日本的北进,还是南进,都必须先占领中国。中国战场对日本的北进、南进政策的制订、实施和失败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打乱了日本战略部署,挫败日本既定的“北进”、“南进”侵略计划,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中国东北以后 ,为实现其永久霸占的野心 ,对东北进行了大量移民。特别是“七·七卢沟桥”事变后 ,日本又进行了青少年移民。“青少年”移民与一般的农业移民不同 ,它的军事战略目的十分明确 ,它实际上是关东军的兵源储备 ,起到了强化对苏军事防御、镇压东北抗日武装的作用。日本的“青少年义勇军”移民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也给日本人民造成了极大伤害。  相似文献   

3.
日本军事战略是南进还是北进是经过反复权衡的;最后南进军事战略能够得势原因是多方面:从经济利益考虑,美英在远东军力的薄弱,扭转中国战局、美英在东南亚对日本的制裁等。从经济、军事实力方面分析,决定了日本南进军事战略只能采取偷袭方式,也决定它的这个战略的最后失败。 日本军国主义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野心由来已久。20世纪30年代末,随着军部法西斯组织对国家政权的控制日益加强,日本统治集团明显地加快了其侵略的步伐。 当时,在远东阻挡日本军事前进的主要是中国、苏联和美国。 中国由于多年内战的消耗和军事力量的薄弱,已在1937—1938年的战事中被逼到了西南一隅。尽管日军取得了巨大军事胜利,但它始终无法彻底打垮中国军队,从而迫使重庆的蒋介石政府投降。 美国和苏联无疑是日本的两个劲敌。就总体实力而言,日本既比不上苏联又比不上美国,因此日本无意与两国同时开战。但是与两国中的一国单独开战的想法在日本军方看来,还是可行的。 当时日本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是应该把谁作为自己的对手,应该制定怎样的军事战略。  相似文献   

4.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遭受了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人民遭受了无数的灾难,尤其是日本,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最深。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将东三省变为其殖民地:1937年制造七七事变,从此大举侵华。自日本侵略中国的第一天起,英勇不屈的中国人民就奋起抵抗,给以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5.
<正>半个多世纪前的中日战争(1931-1945),被西方学者称为"二十世纪东亚史上最重大的事件"1或"重塑亚洲大陆未来的一场冲突",2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东亚的政治走向和中日双方各自的认同。3中国对这场战争的认识非常明确:这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野蛮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广大亚洲国家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同时也是一场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侵略、救亡图存、最终取得伟大胜利并因此重新确立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抗击法西斯日本的主要力量和主要战场。中国抗日战争牵制并消灭了日本陆军主力,拖跨了日本的经济,粉碎了日本“北进”和“南进”的世界战略,有力地支援了盟国对日作战,对打败法西斯日本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太平洋战争是日、美两大帝国主义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矛盾长期发展和日本推行“南进”政策的必然结果。“九一八”事变前美日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美西战争前,日美关系相对平和。美西战争后,美国作为胜利和甲午战争的胜利日本便开始了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争夺,到一战前,两国在中国问题上的矛盾一度变得尖锐。20世纪的前20年,特别是一战期间,日本在争夺中暂居上风。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当今世界的经济大国,与中国近邻。中日两国同为亚洲大国,中日关系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日关系影响着亚洲的稳定,甚至是世界的和平。古代日本长期以中国为师,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强大起来,屡次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今天,日本右翼势力不仅不思悔改,而且竭力掩盖侵略的罪行,美化侵略战争,给两国关系蒙上了阴影。只有正确处理中日关系才能切实维护两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旅大(旅顺和大连)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毗邻朝鲜半岛,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出海口。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其在一个多世纪以前成为日、俄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甲午战争之后,旅大曾被俄国强租7年,由此开始了对大连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日俄战争后,日本统治旅大地区长达40年之久,并根据其战略需要对大连进行了重新规划与扩建。俄日两国近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给旅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给这座城市的规划与发展打上了迥异的烙印。  相似文献   

10.
国际教育援助是日本软实力战略的重要实施手段。"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前,日本的国际教育援助旨在加强与亚洲受害国的教育文化交流,改变"侵略国"、"经济动物"等负面的国家形象;90年代之后,日本的国际教育援助服务于政治大国战略。在非洲,日本通过举办非洲发展国际会议,输出了新的援助理念,国际教育援助为其联合国外交做出了贡献。在亚洲,日本为扩大其政治影响力,选择了蒙古、越南、泰国等"战略性国家"进行援助。教育援助因其直接与受援国人民的福祉相关,在为日本与这些"战略性国家"建立良好关系,提高日本软实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决定民族命运的关头,小资产阶级肩负起领导缅甸人民通过“烂草坪”的历史重任。这是由殖民地缅甸的经济、政治、阶级结构所决定的;也是由于日本“南进”、欲侵占缅甸,英国殖民统治岌岌可危,缅甸民族面临多重灾难的时势所定夺的。缅甸唯有小资产阶级具备领导民族解放运动的实力。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我缅人协会”以“德钦”(主人之意)的姿态,站在反英斗争的前列。不幸的是,由于这个阶级的幼稚、软弱,最终还是落入日本的陷阱。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5,(34):18-19
19世纪末以来,日本军国主义抬头,在法西斯主义的影响下日本帝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不仅给亚洲被侵略国家和人民造成了莫大的伤害,而且给日本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无法言喻的深重灾难。战争期间,日本给中国和朝鲜等国家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严重摧毁被侵略国家的经济命脉,文化侵略更是尤为严重。战争结束前后,更是有一些知名作家用文字记录了当时殖民地与被殖民地人民的生活窘境,用文字展现了当时人民的文化状态与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3.
汪伪棉纱布贸易政策完全是满足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紧迫需要而产生,并自始至终为其服务的,它的实施严重破坏了中国的民族经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14.
徐兴虎 《新高考》2007,(2):30-33
【考点指津】 1.分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的原因 (1)内因:①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是由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所决定的,是其推行“大陆政策”的必然结果。这是日本侵华的内因;②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对日本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日本政府急于发动一场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借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并依靠掠夺中国的财富,来医治经济危机造成的创伤。外因:①当时国民党正忙于“围剿”红军,也给日本以可乘之机。②日美为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矛盾日益激化。  相似文献   

15.
日本对常德发动细菌战攻击,给常德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常德会战是常德细菌战的继续,细菌战是日本侵略中国和世界的依靠力量,常德细菌战只是日本违反国际公约和人道原则的一小部分,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对于因美国包庇而逃避了军事法庭审判的日本细菌战战犯,我们必须予以充分地揭露和批判,日本政府更应深刻反省,认罪赔偿。  相似文献   

16.
从19世纪30年代,鸦片开始流入东北,直到20世纪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结束,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东北地区鸦片泛滥,给东北人民造成极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规模最大、坚持最久、威力最强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曾经作了伟大的努力” 一、中国抗战打乱了日本的世界战略计划。 日本是当时世界上第二号法西斯强国,是法西斯国家集团在东方的支柱。按照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初期的战略企图,是要“速战速决”,迅速灭亡中国。然后,利用中国的资源,以中国为“兵站基地”,“北进”侵略苏联,“南进”对英美作战,独霸亚太地区,并进而争霸世界。所以中国战场的变化,直接关系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过去被日本视为“不知何为”的中国,战端一开,  相似文献   

18.
提到日本我们会想到积雪覆盖的富士山; 也会想到沾满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人民鲜血的日本军刀; 想到在绚烂的樱花树下团团围坐,赏花、饮酒、唱歌的日本人; 也会想到那些和我们民族伤痛和耻辱联系在一起的日子、“九·一八”、“南京大屠杀”……; 我们的脑海还会浮现出舒适快捷的日本新干线以及精巧、美观又蕴含智慧的家用电器……。对于日本这个一衣带水与我国既有两千年友好交往历史,又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和苦痛的邻邦,我们对它的认识和记忆是复杂的。同时,日本人和日本又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暧昧的概念,我们很难用一句话来进行描述和…  相似文献   

19.
<正>50年前,中国人民历经八年的浴血奋斗,万千将士英勇抗敌捐躯沙场,数千万人民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终于赢得了日本投降的最后胜利.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抵抗外来侵略战争中唯一的一次胜利.在这场关系民族存亡的殊死决战中,中华民族发扬了传统的“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团结精神,中国人的凝聚力和抵御外敌的坚强”志充分地表现出来,中国人的智慧、勇气、力量和创造精神,充分地发挥出来,给后人留下了最珍贵的精神遗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日本法西斯侵略中国的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苦难,令人遗憾的是,战后曾多次发主日本政客公开发表言论否定侵略战争历史的事件.仅从1993年8月细川护熙内阁成立以来到95年8月份,短短的两年当中,日本三届政府中都有内阁大臣口出狂言,公然否定日本侵略战争的历史,为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战争罪行歌功颂德.1994年5月3日,羽田内阁法务大臣永野茂门在接受《每日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大东亚战争并非侵略战争,而是日本为求生存、解放殖民地及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相似文献   

20.
日本帝国主义在抗日战争时期出于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原因,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手段对中国社会实行了惨无人道的鸦片毒化政策,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