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董凡 《收藏界》2014,(12):118-127
陈畏陈畏,男,1968年生于北京,1996年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出版有《陈畏油画作品集》、《陈畏——中国当代美术家精品集系列》和《陈畏油画肖像作品》。作品曾发表于《美术》《中国油画》《中国美术教育》《美苑》《美术大观》《装饰》《美术观察》和《中国文化报》等多种专业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06,(4)
曾浩,出生于自贡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油画创作中心创作委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部书画艺术院特聘高级画师。曾浩从小由父亲引导走上绘画道路,在当代各大派别潮流盛行时,曾浩对本土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追求,在创作敦煌人物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对风景油画也情有独钟,2003年相继创作出一些风景系列作品,首创“圣洁”系列,2006年首次对外亮相。作品分别在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参展,并且多次在参加的全国、省级画展和大型国际艺术博览会上获奖。2004年9月15日在台湾园座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画展,并出版个人画册;2005年5月10日在美国纽约,由沃尔特艺术中心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英国西蒙敦煌研究院,台湾、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敦煌艺术机构、画廊和收藏家珍藏。并且敦煌系列《舞神》于2005年在广州保利春季拍卖套以41万元成交,同时《连花观音》以25.3万元成交。他的艺术被《美术》杂志、《油画艺术报》、《人民画报》、《人民日报》海外版等重要报刊杂志专题介绍,2004年6月天津柳青画社出版《中国当代实力派油画精品丛书·曾浩》画册。现为美国沃尔特艺术中心签约画家。  相似文献   

3.
西方油画从20世纪初来华广泛传播,经过近百年的融合,成为中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本土化过程主要是依托学校美术教育实现的。因此,中国油画史上的绝大部分名家精品,都与各时期的美术学院密切相关,时下艺术市场走红的油画家,几乎都接受过美术学院的培养,或者曾执教于美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史论硕士、现任教于鞍山师范学院美术系的刘晓丹先生,主要从事中国当代绘画与中国艺术市场研究。其所作的《"八大美院"油画概貌及市场状况》(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的系列分析,意在为艺术购藏者把握中国油画发展脉络、了解中国油画市场提供启示。目前完成的关于"四川美术学院"的《川渝油画的发展历程与市场表现》,及关于早期"中国美术学院"的《独领风骚的杭州艺专"老油画"》,已发表于本刊2007年第12期和2008年第6期,其余将陆续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收藏界》2006,(10)
1954年生于河北省保定市。童年随做美术教师的父亲学习绘画,后就学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1987年组画《绿海之泉》入选第二届全国科普美展,获二等奖;1990年连环画《童探贝克》(与冉正合作)由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91年油画《缝披毡》、《人体》入选海峡两岸新生代油画展(台湾);1991年与台北毕卡索画廊合作代理作品;1991年油画《微风》、《断了的项链》入选91中国油画展(香港);1992年油画《山之阿》、《人体》入选92中国油画展(香港);1992年油画《高原沐浴》入选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二十年美术展(日本),获国际文化交流协会特等优秀奖,入选《中国美术优秀作品选》;1995年被日本中国优秀作家长设展示场聘请为特约画家,作品多次参加日本举办的《中国美术展》;1998年在欧亚画廊举办《冉杰油画展》;2005年油画作品入选香港百家画廊《16/16》庆典画展;2005年与百家画廊合作代理作品; 2006年画册,《冉杰油画作品集》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品多为海内外收藏家收藏,有多件作品在《中国油画》、《艺术家》(台湾)等专业画刊发表。  相似文献   

5.
伊凡·伊凡诺维奇·希施金(1832~1898)是19世纪俄国巡回展览画派最具代表性的风景画家之一。今年是他诞生180周年。巡回展览画派的领袖克拉姆斯克依在评论希施金在俄国美术史上的地位时,说他是“俄国风景画发展史上的一个独立学派。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6.
《收藏》2017,(12)
正2017年11月1~23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关山月是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位杰出画家,也是为当代中国美术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美术教育家。关山月的一生与时代同行,用自己的画笔表现时代和生活,他所创作的美术作品彪炳史册,影响深远。关山月先生艺术生涯的重要节点,如:1955年"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上展出的《新开发的公路》,为传统山水画在新中国的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1957年,关山月先生在参观  相似文献   

7.
雪尘 《收藏》2011,(10):18-19
因为一次遥远的写生之旅,也因为这次写生所积蓄的人生经验与艺术经验在特定时代的最佳表述,遂有了1961年5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山河新貌"展。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个展览以及随后的《美术》杂志以及众多一流艺术家的认可,新中国绘画史上有了"新金陵画派"的名号及地位。既然名之以"新",它又"新"在哪里?除了被谈论较  相似文献   

8.
正2014年元月2日,我从报箱取出今年第一期《集邮博览》,打开之后发现杂志中有一枚雕刻版的空白纪念封。封上的一匹俊马,回首瞻望,像是若有所思。这是徐悲鸿先生的一幅早期作品"立马图",我们都知道徐悲鸿先生是现代画家,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他擅长油画、国画、人物素描,所画的鱼虫、花鸟、动物、风景无不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其以画马而闻名。人们一提到徐悲鸿,就会想起他画的马。1978年5月5日,邮电部曾发行了一套"奔马"邮票,同时还发行一枚"奔马"小型张。图案是徐悲鸿先生不同时期的  相似文献   

9.
董凡 《收藏界》2014,(2):129-129
这幅油画描绘的是一个英年早逝的作家,鲜红色的背景象征着他所追求的人生意义!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无法忽略的名字,他是一个充满传奇的人物,坎坷半世,身后盛名远播-他就是路遥。这幅油画成功地塑造了路遥充满着信念、顽强与坚毅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正在当代美国,艺术大师如满天繁星,而戴维·莱费尔无疑是最璀璨的那一颗!在传统绘画领域里,对中国艺术家影响最大的美国艺术大师中,除了安德鲁·怀斯、理查德·斯契米德外,素有"当代的伦勃朗"之称的戴维·莱费尔占据非常重要的一席。1931年,戴维·莱费尔(David A.Leffel)出生于布鲁克林,童年时期因骨病住院长达11年之久。在此期间,他学习了绘画,之后加入帕森斯设计学院以及福特汉姆大学,在纽约艺术学生联盟教学25年。戴维不仅是享誉国际的艺术大师,而且还是著名的美术教育家,著作有《自画像:洞察力的视觉之旅》《艺术家教:对绘画艺术的反思》《大师的油画秘密》等著作。  相似文献   

11.
《收藏》2008,(5):38-43
当很多年轻人都不记得赖少其时,我们推出了“心迹千秋——赖少其的艺术”这一专题。也许,赖少其并不是中国美术史上宗师级的艺术家。但是他特有的军旅生涯以及他与鲁迅的交往都成了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视角,一个话题。作为军旅出身的艺术家,赖少其的笔墨并未抵达黄宾虹那样的高度。但其蕴于笔墨间的气势。却使他的作品抵达了许多书斋里的艺术家难以抵达的层面。这一层面构筑了赖少其的学术高度,也形成了我们刊发这一专题的理由。  相似文献   

12.
李洪伟 《收藏》2014,(1):158-163
齐白石先生在中国艺坛上生活了近一个世纪,是一位绘画艺术继承传统锐意创新的大写意画家,是一位诗、书、画、印全面发展的艺术家,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他一生勤奋耕耘,为社会为人类留下了数以万计的绘画,书法、篆刻、诗歌等艺术作品,备受人们的赞赏和喜爱,他精于花鸟、草虫以及虾、鱼、蛙、蟹等水族类,也擅画山水和人物,他以他的童贞和逸趣描绘对象,充满了丰富的生活情趣。他注重观察自然,师法自然,在长期的探索中几经"变法",融合文人画和民间艺术的表现技法,敢于突破陈规俗套大胆创新,使自己的作品风格独特,他不仅追求简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6,(13)
正孙宗慰是20世纪探索中国油画民族化进程中一位代表人物。他个性沉静,不好言辞,虽因各种原因没有留下许多理论著述,但他以自己独特的审美眼光和一生的思考与实践,为后人留下了精彩的作品。最为独特的是,从他的画作中我们看到了油画——这种西方艺术方式下的中国味道。孙宗慰艺术的独特在于其油画中的"中国文化"。虽说中国文化是他血液中的东西,任何时候都不可回避,但像他这样自觉、鲜明而又合适地在油画中画出中国味道,更多的是他  相似文献   

14.
在上海,新闻界和美术界说:"他是我们之中的邮票设计者",而集邮界则说:"他是邮票设计者中的报人。"——他就是《豫园》邮票设计者张安朴,上海嘉定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硬笔画学会会长。上世纪70年代后期调入解放日报社,长期从事美术编辑工作,退休前是摄影美术部主任、高级编辑。他从小爱好美术,擅长宣传画、油画、钢笔水彩画等,其作品《书籍是知识的窗户》荣获1983年首届全国宣传画展览一等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1年第二届全国宣传画展览上,他的《我们的心永远向着党》再次荣获一等奖。他是上海美术工作者参与邮票设计(包括联合设  相似文献   

15.
王为威 《集邮博览》2018,(12):62-63
2018年5月11日发行的《当代美术作品选(二)》特种邮票中,第二枚《秋溪放筏》(图1)是中国现代著名国画艺术家关山月的作品。艺术大师关山月的绘画作品不是第一次登上中国邮票了,1982年邮电部发行J.84《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邮票中,第一枚"梅花"就是关山月的作品(图2),他用傲霜斗雪的怒放梅花来形容中国人民高贵的品格。关山月的山水、花鸟、人物作品无数,但尤其擅长画梅。  相似文献   

16.
视野     
《收藏》2012,(10):12-15
李叔同油画《半裸女像》重见天日2011年下半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从库房里发现一幅油画裸女像,画面与据传李叔同油画作品《半裸女像》极为相似。为此,2012年3月27日下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了"李叔同油画《半裸女像》鉴定及研讨会",召集了来自全国的美术史、美术评论、美术鉴定、美术教育等领域的20余位专家共同探讨、研究。如同往年西方发现了达芬奇、拉斐尔真迹一样,李叔同油画《半裸女像》的发现,着实让油画界及各媒体兴奋了一把。  相似文献   

17.
LAIN 《收藏》2013,(8):104-111
马良/Maleonn1972年生人,生活、工作于上海。12岁起进入上海华山美术学校初中部学习专业美术,1995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设计专业。1995-2003年期间从事广告影片的美术指导和导演工作。2012年创作艺术项目《我的移动照相馆》,用9个月时间,在全国35个城市搭建临时照相馆,免费为1500多位喜欢他的朋友拍照,反响强烈。奖项(节选)2012年入选《南方人物周刊》2012中国艺术家权力榜:2010年入选《周末画报》中国权力百人榜;在奥地利获得第八届Trierenberg超级摄影巡回赛(奥赛)杰出作品金奖/中国题材金奖2个奖项;2008年《东方早报》文化中国奖中获得年度摄影艺术家大奖  相似文献   

18.
收藏俱乐部     
李娜 《收藏》2014,(19):10-11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油画创作题材已摆脱了神权和皇权的束缚,各类风景、人物以及场景开始出现在画面里,各类思想迥异的画家也开始尝试古典主义以外的油画风格创作,此时出现的印象派,象征着艺术家开始把自身对于光、色和造型的理解融入作品当中,打开了以后各个风格画派百花争鸣的局面。本期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个时期的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19.
1957年,我国开始发行美术邮资信封,编为第1号封的美术图是汤文选所作国画《婆媳上冬学》(见图)。 汤文选先生1925年出生于湖北孝感,曾任湖北省美术院副院长、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是一位享有盛誉的中国画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建国初期,他以满腔热情投入到中国画的革新和创作中,他的成名作就是《婆媳上冬学》。 1957—1976年,一场政治风暴使汤先生历经坎坷磨难。在艰难的处境中,他开始了花鸟画的研究与创  相似文献   

20.
《收藏界》2007,(9)
同样是出自于徐悲鸿之手同样是人物女子油画肖像同样是1939年作于新加坡同样是以抗日战争作为背景几乎是同样的尺寸拍卖时间仅相差一个多月而为何它们之间相差4710万元2007年5月27日,在香港佳士得举行的"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和"现代及当代东南亚艺术"拍卖会上,徐悲鸿的一幅油画作品《珍妮小姐画像》以2490万元成交。而一个月之前的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徐悲鸿的另一幅油画作品《放下你的鞭子》却以7200万元成交,这幅作品不仅大幅刷新了徐悲鸿油画的拍卖纪录,而且再次创下中国油画的世界拍卖新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