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飞 《收藏》2015,(7):70-71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二月,湖广总督张之洞鉴于广东铸造铜元颇有成效,而且获利丰厚,认为湖北亦"亟应仿照试办,以维圜法而便民用",指令湖北银元局试铸当十铜元,"先行铸造一百万枚,饬发宫钱局暂为试销"。这些铜元投入市场后,颇受民众欢迎,流通顺畅。翌年八月,张之洞又决定将原来的湖北铸钱局改建为铜币局,专门铸造铜元,银元局不再兼理铜元铸造事务;"此后铜币  相似文献   

2.
寇尚民 《收藏》2012,(17):94-97
安徽安庆造币厂建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最初定名安徽银元局。光绪三十二年易名度支部安庆造币分厂,次年改为安徽制造局。民国2年(1913年)利用制造局老厂房和机器重建安庆造币厂,直至民国15年关闭。笔者现依据文献资料,对安庆造币厂所铸银币和相关史实作一探究。铸币历程在安徽省未铸造银元之前,市面流通的货币,除清朝各帝铸造的制钱外,还有银元宝、银锭、银锞子、散碎银、外洋和其他省铸造的银元。光绪二十三年三月,安徽巡抚邓华熙向清政府具奏:"请仿广东、湖北筹铸大小银元,以济钱荒,而挽外溢之利。"获准后,成立安徽银元局,委派营务处潘作  相似文献   

3.
边力 《收藏》2010,(2):139-142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河南巡抚陈夔龙鉴于“各省可仿粤省之例铸造铜元”之上谕,以“豫省银贱钱荒”为由,具奏朝廷“设局开铸铜元”,获准后遂将地处开封南关的机器局改为铜元局,并命官员从上海购来机器设备和一应材料等,于同年10月正式开铸“光绪元宝”铜元。光绪三十二年,河南开封铜元局划归户部管辖,改名为“度支部造币汴厂”,铸行“大清铜币”中心“汴”铜元。  相似文献   

4.
沈飞 《收藏》2016,(5):84-87
正光绪三十年(1904年)八月,河南巡抚陈夔龙以"豫省银贱钱荒"为由,奏请朝廷在豫设局开铸铜元。随后,在开封南门外机器局内附设铜元局,并向美国新泽西州的汉立克纳浦厂(Ferracute Maching Company)订购造币机器。十月二十日,铜元局开机试制(图1)。河南是铸造铜元较晚的省份之一,铜元局仅有造币机器6具,后来扩增至9  相似文献   

5.
姚欣荣 《收藏界》2012,(9):66-69
北洋造"光绪元宝"是清光绪年间,由北洋机器局铸造的机制银元,是清代晚期出现的贵金属货币。据史料记载:光绪十六年(1890年),广东省率先引进外国铸币技术,开始机制以"光绪元宝"为名的银元。以后,清中央政府和各地也开始了机制银元的活动,中国近代银元制度得以建立。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北洋机器局试铸出一套五种币值的银元,主币为"壹圆"。光绪二十三年,又继续铸造一套,并更换了中英文纪年和增加了英文"大清",其他和二十二年造银元基本一致。光绪二十四年又继续铸行。光绪二十五年,清  相似文献   

6.
陈传银 《收藏》2009,(5):124-125
光绪十三年(1887年)二月,两广.总督张之洞获准清廷批奏,成立广东造币厂,试铸“光绪元宝”银元。随后各省相继设局仿铸,安徽是继广东、湖北、浙江、北洋之后铸造银元较早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7.
《收藏》2017,(10)
正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六月七日,四川总督鹿传霖以"川省制钱缺乏、银价过低"为由,向清廷奏请开办银元局。奏准后,"派员前赴上海购置各项机器,初拟在于省城铸造制钱,川东铸造银元。旋将银元改在省城铸造,并于机器局后建造鼓铸银元、制钱厂局。"地址在成都东门内撞扒街1号。年底,与上海的茂生洋行议定,购办美国新泽西州汉立克那浦公司机  相似文献   

8.
《收藏》2017,(9)
正清朝光绪末年,市面流通的货币十分复杂,以银两、银元、制钱并行,也有清政府发行的宝钞、银票,加上外国在华银行发行的客钞,更有铜元的铸造与使用,各种货币间的比价不一,兑换复杂且流通携带交易极为不便。光绪二十年(1894年)左右,各省相继设立了官银钱号,以解钱价日贵、商民交困之态,在各官银钱局发行的钞票中有少数图案为银元图案,很有特色。民  相似文献   

9.
李训刚 《收藏界》2013,(4):67-67
这枚"光绪元宝"北洋库平一两重36.73克,钱面:珠圈内汉文"光绪元宝",圈外上环满文四字,下环"库平壹两",左右分别为"北"、"洋"二字,字上一星点。钱背为中心蟠龙图,上下环英文,左为阿拉伯数字33,左右下侧各一圆点星。背景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北洋银元局试铸清政府制定"银币分量成色章程"法定银元为库平壹两后,铸行"库平壹两"、"光绪元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6,(23)
正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四川总督岑春煊始议铸造铜元,并奏准在成都机器局内附设铜元局。同时,委派四川驻沪官员向外商洽购造币设备。铜元局的厂房利用机器局压铜厂和铜钱厂的旧有厂房,铜料采用机器局枪弹废壳、边渣及宝川局存铜。次年六月,铜元局开始试铸铜元。开铸初期仅试铸当五、当十两种铜元。七月,  相似文献   

11.
沈飞 《收藏》2010,(4):140-141
新疆最早开铸机制铜元“光绪元宝”(图1)的铸造时间约为1907年,由迪化城外水磨沟机器局内设的银元局试铸。铜元的正、背面均无维文。正面珠圈中为汉文“光绪元宝”,中心有一朵六瓣花饰,圈外上方有汉文“新省”,左右两侧各有一朵五瓣花饰,下半部有汉字“市银一分五厘”。背面为龙纹,龙身盘空向下,底部有海水。  相似文献   

12.
张建功  陈俊华 《收藏》2012,(15):74-80
新疆铜元发行时间明显滞后于内地各省,直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后才开始铸造"光绪元宝"铜元,至民国22年(1933年)最后一种官铸的"喀什造癸酉双旗"铜元停铸,因此新疆铜元的前后流通只有26年左右。新疆铜元币值向来稳定,1934年后,因地方军阀战火迭起,社会动荡,财政困窘,加之纸币泛滥,甚至出现60亿元大面额的纸币,致使新疆铜元逐渐退出流通领域。新疆铜元明显受内地铜元的影响,采用机制,取消中孔,较红钱铸造细致,式样精美。但它和内  相似文献   

13.
张健初 《收藏》2006,(1):103-103
2004年11月9日,易趣网收藏品拍卖,一枚“二十三年安徽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三钱六分”银元最终以50万人民币成交,拍者是一位远在美国的买家。网上收藏品拍卖,一直是小打小闹,此次成交价高达50万元之巨,在收藏界引起强烈反响,全国各大媒体也纷纷作了报道。这枚由安徽省铸造,币值“三钱六分”的银元,距今不过108年历史,为什么能拍出如此天价?要解开这个谜,须先介绍安徽银元局的创始人——安徽巡抚邓华熙。  相似文献   

14.
沈飞 《收藏》2018,(1):68-70
福建是继广东之后铸造铜元的省份。福建铜元局拥有三个厂局:一为南局,一为西局,一为东局。一省之中设局多达三处,实属少见。  相似文献   

15.
刘盛全 《收藏界》2013,(2):58-58
云南省地处西南边陲,清末民初时,商品经济不如内地发达。在清末各地大造铜币过程中,云南起步较晚,后在法国领地安南及内地商品经济的冲击下,甚感权利外溢,起初曾与湖北、四川搭造银元、铜元。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二月,云南省造币厂破土动工,于翌年二月竣工。滇厂创办时期,正值各地铜元泛滥成灾之际,清政府将全国十七省二十处厂局裁撤归并为九处,云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7,(12)
正湖北是继广东之后第二个采用机器铸造银元的省份。光绪十五年(1889年)八月,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当时,湖北因制钱缺乏,张之洞认为在湖北开铸银元,"既可以纾民困,亦可以保利权。"于是光绪十九年八月,张之洞与湖北巡抚谭继洵商议后,联名向清廷具奏:"督同司道再四筹商,佥以广东奏准开铸银圆,利用便民,成效昭著。盖银圆大小轻重均有定式,取携甚便,尤利行运,商民便之。不独闽、广、江、浙及江西、安徽、湖南等省商民贸易通用  相似文献   

17.
甘肃古称陇右,山川秀美,地杰人灵。敦煌艺术驰名世界,汉唐时代是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文物丰富,素有文物大省称号。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南方各省显贵、富商纷纷避难西北,先辈们遗留文物顿丰,新发现"洪宪元宝·北洋造二十文"试铸样钱,就是最好的实物证据。现公布于世,请钱学界鉴赏。新发现二十文样钱,在设计铸造方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正面为"洪宪元宝",背面为"北洋造二十文",左右两侧各铸一星。史载: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袁世凯出任直隶(河北省)总督,掌握大清王朝小站新军,成为北洋军政实权人物。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双方议和,清帝宣布退位,袁世凯利用军政实权,摇身一变成为民国大总统。  相似文献   

18.
正民国3年(1914年),北洋政府为救济钱荒,统一币制,设立了一个专门发行铜元券业务的金融机构——财政部平市官钱局。其隶属财政部管辖,发行主要是为币制统一做准备,所发行的种类以铜元券为主,后为了补足财政的亏空,维持钱局的经营和政府的统治,又兼顾发行银辅币券和定期兑换银元券,本文分别介绍其中的发行情况。铜元券  相似文献   

19.
褚纳新 《收藏》2011,(6):111-114
抗战爆发后,国内铜材紧缺,中央造币厂造币数量骤减,但在市面流通中,铜元却贬值使用,200枚铜元只能兑换法币壹元,若兑换银元,则需320枚铜元,所以老百姓对铜元多藏匿不出。1938年12月,杭州沦陷,浙东地区在日军的封锁下,交通中断,供应停止,成为了一片孤岛。  相似文献   

20.
李进兴 《收藏》2001,(4):55-55
三枚银元,外表看上去似乎很普通,也很常见。一枚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湖北银元局铸成的龙纹“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元;一枚是我国清代流通的墨西哥鹰洋银元,正面是仙人掌上立一口衔蛇颈的展翅雄鹰,背中央一顶自由软帽,周饰光芒,还有纪年1888等:另一枚是极普通的袁像银币,正面是袁世凯免冠戎装半身像,上有“中华民国三年”,背面中央直书“壹圆”交叉嘉禾、下萦结带,俗称“袁大头”。但是这三枚普通银元却有着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因为是毛泽东主席在1935年10月留给西海固人民的三枚银元,故非常珍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